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4-12-26 14:17:1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如何更好的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经济发展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和调整的过程。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相关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结构调整;制约因素;措施

一、经济结构调整制约因素

(一)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消费增长率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过去的解决温饱问题为首要任务进入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的发展阶段。客观上要求这一阶段的经济结构要与之相匹配,经济增长方式应由过去的以投资带动为主逐渐转变为消费拉动起主要作用。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总量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在外需减少引起的消费水平降低,其中也有高储蓄、低消费的问题。投资需求在经济的发展中更多的表现为中间需求,由投资进一步形成生产能力,然而这种能力若无法进入最终的消费就没有意义,会造成产能的过剩。但近年来,与投资率的持续增长相比较起来,消费率却始终处于下降状态,当前我国消费率明显不能满足社会发展转型的需要。

(二)当前经济结构过多的依赖于外需

据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高于60%,这远超过一些发展中大国和发达国家的水平。过高的外贸依存度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不协调,过多的依赖于出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需的发展。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出口,会引起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增强,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问题。金融危机的出现也在促使经济发展机制的转变,过去通过市场外需来消化大量产能的增长方式难以继续。整体来看,虽然我国外贸出口这一经济驱动力不能放弃,但经济增长过多依靠外需拉动的方式必须加以改变。

(三)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

巨额的经济刺激计划对加快发展、提振经济发挥着关键作用,但不合理的投资引导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部分工业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一些资源性产业项目虽然带有高污染、高能耗的影响,但因其具有见效快、投资大、回报高等特点,在强大的信贷货币支持下往往又开始继续生产。尤其是在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若把握不当,监管不到位,很可能又成为个别地方的热衷方向。从我国工业产业结构来看,目前工业比重依旧占比过大,并且其中高物耗、高能耗的重化工业增长过快,服务业的发展则相对落后。经济增长对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过度依赖必然会造成产业的不均衡发展,同时引起环境污染。

(四)缺乏有效的落后产能市场退出机制

这也是产能过剩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主要原因,在新一轮国家投资增长的带动下,出现了部分地方不合理的扩张产能、一些新项目违规建设或未批先建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产能的过剩。近年来我国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进行市场落后产能的淘汰,尚未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与经济手段,效果十分有限。

二、经济结构调整的途径

(一)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优化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处于核心地位,为实现这一目标,要完成三大产业之间及其内部关系的调整。继续加强和巩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同时提升第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让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大产业的产值和劳动力比例应更加合理安排。此外,三大产业也都需要进一步提升其相关产品、服务质量,形成在国际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品牌。还应在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市场机制应充分发挥✘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调节性作用,以及政府在其中的引导性作用。

(二)推进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结构调整中的目标和核心所在。这也是一国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时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在实施大中小城市、城镇的协调发展战略中,应充分发挥大城市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节约土地资源等优势,同时应结合中小城市适合农民迁移,便于集中管理等优势。同时也要在这过程中,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让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相协调适应。

(三)调整需求结构

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中,应首先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形成能够长期扩大消费需求增加的机制。同时,通过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来提高我国居民的整体消费能力。此外,应进一步优化产业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所带来的效益,让过去以政府投资、城市♚投资为主的方式逐步转变为政府和社会共同投资、城乡共同投资,并且更多的投向农业、民生领域和新兴战略产业。

(四)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

从财政政策ถ上来看,可以通过调节投资方向的相关税收进行方向引导和结构优化,从而避免因投资结构的不合理而造成经济大幅波动的风险。除严格控制土地供给的政策外,应充分发挥土地价格本身的调节作用,做到土地价格的高低能够影响不同地区与行业的投资成本,发挥其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信号作用。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