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同风险管理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航天企业的发展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对外运营中所暴露出的合同风险,不但引发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更促使研究人员激发出研究热情。本文以航天系统为例,探究现阶段航天系统对外采购以及研发合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加强航天系统合同风险管理给出合理化建议。
一、企业合同风险概论和合同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
企业是指通过进行合法化的经营活动来达到以盈利性为目的的国有或私有团体,而合法化的经营活动则是通过用合同的签订和遵守来体现的。
(一)企业合同风险原因剖析
1.对合同法律缺乏认知
我国合同制度早已于上世纪80年代初建立,但我国合同法在1991年3月15日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成立。期间时间跨度漫长,企业普遍都存在忽视合同现象,对法律法规认知不足,缺乏相应的危机保护意识,致使合同发挥不出原本保护企业一切合法权益的作用[1]。
2.相关人才稀少
大部分企业缺少相对应的合同管♛理人员,大多数企业把吸收和培养人才的重点放在技术领域或行政管理方面,对合同处理的可用人力资源少之又少。不少合同管理人员还存在着缺乏专业知识,职业素养过低以及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
3.❥企业制定合同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的合同风险管理涉及广泛,是企业对外经营的根本保障,如果没有相应的企业制度来规划、引导,会造成企业合同出现严重漏洞从而✎导致危及企业自身的发展利益[2]。
(二)合同管理在航天系统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航天系统中,合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航天系统的仪器采购、技术开发、保密协定都离不开合同管理的范围,合同管理包含了全部航天系统的各个方面,对航天系统的整个实行有着控制和安全保障的作用。合同管理是航天系统的核心,如果航天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缺乏合同意识,航天系统的运作就没有目标,缺少合同管理,航天系统就没有一个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会造成效率不高、预定目标难以实现等问题[3]。
二、现阶段航天系统合同风险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航天系统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知识和认知
航天系统合同管理人员在制定合同的流程中所ฏ参与的过程太少,大多根据多年的经验而不是因地制宜的对合同进行签订,对当前项目合同缺乏经验,缺少实质性的认识。另外,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除了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其他相关工作者很少接触合同文本,导致大多数管理者不清楚合同流程,从而根据自己的想法对工程进行指导管理。在航天系统中一些小的项目很少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人员,没有根据工程对合同进行妥善保管,加上大多数航天企业并没有设立单独的合同管理体系,合同不单单是阅读一遍了事的,一份合同可以分解成多份,要由不同的人来参考。航天企业人员大多都是专业的科研人才、研究人才、行政管理人才,缺乏管理合同的专业人才。
(二)航天系统涉外合同中的风险
对于大多数外协合同中所需要采购的仪器以及仪器周边配套,没有精通仪器的专业人士进行分析,对合同约定中的不稳定性因素进行合理评估;对于外协加工、外协采购、劳务外协等合同的签署缺乏双方的认知度,存在盲目签订等风险度较大的弊病。
三、航天系统合同风险的防范
(一)对合同文本实行推广
合同是航天工程管理的科学指导和总结,有利于对双方行为进行规范。对于合同,整个航天体系自上而下都应认真了解、认真阅读,避免发生违背合同规定的事情。完善工程管理制度,坚持做到工程跟着合同实施的原则。
(二)确立专门的合同管理人员,并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无论是中小企业或像航天企业这样的พ巨头,都应该设立专门合同管理人员,小至一人,大到设立一个分部。集中相应人才,并对相关人才实行培训,提高专业素养,杜绝缺少管理人才、或管理人才知识水平不高、素质过低等现象[4]。
(三)建立并完善外协合同签署管理制度和技术研发合同保密制度
一直以来,在企业外协合同以及采购合同签署过程中,存在着对所采购仪器操作不熟,缺乏相互认知以及盲目对对方信任。完善外协合同管理制度,确立以合同管理为中心,从根本上围绕提高企业效益和经济利益等目标来与国际接轨,建立科学、有效、合理化的对外合同签署制度。对涉外合同签署过程中出现的主观风险提高警惕,加强对合同的认知程度。
在研发合同方面合理争取权益,委托方定时对对方进行必要检查,双方做到依照合同约定参与研究开发工作,并对研发成果保守相关技术秘密,并提前确立风险承担责任,以免技术开发失败造成较大损失[5]。
四、结论
加强和防范合同的风险管理,不仅仅对航天系统有着重大作用,更对所有企业、社会、个人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的经济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在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全球航天事业的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面对世界,我国航天系统如何提前规避风险,加强自身风险管理,在提高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