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与推进策略
[摘 要] 近来,审计理论界对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推进策略等理论问题存在诸多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绩效审计的 定位和开展。笔者将在分析绩效审计含义的基础上,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理论探讨,希望提高大家对绩效审计基本理论 研究的关注度,达到有助于促进绩效审计健康 发展 的目的。
[关键词] 绩效审计;含义;评价标准;推进策略
一、世界绩效审计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绩效审计源于20世纪40年代,最早由美国人阿瑟·肯特第一次提出。自上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 经济 危机以来,由于公共开支的日益增加和公营 企业 的大批涌现,引起了社会公众对公共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关注,要求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官员所负的公共责任进行审查,从而把国家审计领域从财务审计推进到绩效审计。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开展和绩效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绩效审计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在推进绩效审计的过程中,各国绩效审计因为侧重点不同,凸显各自特色。美国和英国都强调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审计;澳大利亚在“三E”上有自己的特点,其经济性和效率性审计除了针对机构还针对个人,效果性审计侧重更为有效的管理;德国绩效审计除强调效果性之外,还强调列入预算事项的事前经济分析;瑞典绩效审计侧重业务活动的效果效率和组织、管理制度的健全合理。
20世纪90年代,西方审计发达国家完成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为中心的转变,绩效审计取得显著成绩,产生了广泛影响。丰富的审计经验和严谨的操作规范,推动了世界范围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以此为基础,审计模式逐步转化为 现代 审计。从世界范围看,当前绩效审计的发展趋势日益强劲。
在绩效审计实践迅猛发展的同时,国际审计组织和许多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注意 总结 几十年绩效审计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可供操作的审计规范。 为了指导和推动绩效审计发展,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通过发布声明等形式来公布研究成果。在1986年第12届会议上,它发表了《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指出在政府审计工作中,除合规性审计外,还有绩效审计,它涉及对公营部门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以上这些研究成果的发布,积极推动了各成员国绩效审计发展的步伐。
世界各国绩效审计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绩效审计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绩效审计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哪里积极开展了绩效审计理论的全面探索,形成 科学 的绩效审计理论体系,那里的绩效审计将会得到长足发展。
近年来,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开始积极探索绩效审计,也进行了一些绩效审计理论探索,绩效ด审计基本理论的一些观点,影响着我国绩效审计的探索和发展。随着绩效审计实践的进一步推进,迫切需要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提供强力支撑,也是当前正在积极开展的绩效审计实践的迫切要求。
二、绩效审计的含义
绩效审计。绩效审计是独立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照国家 法律 规定和人们认知的共同标准,对政府履行公共责任,配置、管理、利用经济社会公共资源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所进行的审查、分析和评价。从发展的角度看,政府工作绩效情况应是绩效审计今后重点关注的主要内容,而非单纯效益的实现情况。
要研究绩效审计,必须首先研究绩效审计的实施基础。从国内外绩效审计实践看,审计实施有效评价活动都应以资源配置为基础,都不能离开财务收支审计这个基础。否则,不能称之为审计,绩效审计将成为“空中楼阁”。这里所讲的基础,是指现代意义上的财务审计。这种现代意义上的财务审计,不仅仅是账本记载资金收支的真实、合法❥,还应包括社会各种资源使用、配置的真实、合法,不仅仅包括已经实现的,还应当包括预期实现的。
绩效审计是财务审计的扩展和深入。审计产生的前提是受托管理,受托责任者对委托人或授权人交付经营的资产或公共资源,要承担经营安全、完整和有效的责任,这是绩效审计所要关注的内容,从而奠定了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财务审计检查资产管理的真实合法,绩效审计则进一步检查资产管理的有效运用。事实上,财务审计一般或多或少都涉及到成本效益、投入产出等问题,那就已经带有绩效的内容了。绩效审计的内容广泛,不管审计目标涉及绩效的哪一部分内容,审计类型都应是绩效审计。所以,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指出,我们不能因为绩效审计的“3E”特征,而否认在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之间开展合作的需要,绩效审计完全可能包含传统的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正当性审计的内容。
绩效审计的形成和发展,不仅由于经济的发展,而且依赖民主和法制的增强。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报告纳税人的钱是否合理使用,是否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率、效果。为此,绩效审计要顺着公共资金及其公共资源流向进行,正如著名审计专家杨时展教授在《世界审计史序》中所说:“……受托责任的最高形式是 政治 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意识的增长,人民逐渐要求一切取之于民,必须经济有效地用之于民,用于民而不经济,用于民而没有达到人民预期的效果,政府仍要负责任。”
上述论述可表示为:
资源配置→受托经济责任→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我们认为,所有绩效审计项目的实施,都需要从财务收支或预期的财务收支活动出发,在保证其真实、合法的基础上,来开展绩效审计活动。如果没有这项基础,财务收支存在虚假和违规,审计作出的绩效评价意见也不会真实。
绩效审计的基本观点
1. 绩效审计的内容即经济、效率、效果,现在已经从事或以后将要从事的以资金效益、政府绩效为主要内容的审计活动,都应当属于绩效审计的范畴,它在不同地方、不同时期各有侧重,将会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性和地区特征,有的侧重效益性ฎ,有的侧重效率性,不可能每个具体的审计项目,都具备“三性”齐全的审计评价条件,同样我们也不能认为,只有经济、效率、效果“三性”齐全的审计,才是绩效审计。 2.绩效审计探索实践的切身体会告诉我们,绩效审计可以运用在通过成效、业绩来评价的所有地方。如各级政府从贯彻 科学 发展 观、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出发,将大量财政资金投入社会公共事业,其产出的是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福祉,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从而夯实我们的立党之基,丰富我们的执政之源。
3.按照福利 经济 学的观点,政府通过干预、调节等手段,从社会成员手中集中一定的资源,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资源占有的改变,要求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广大公众最大福利的目标。在审计工作中,国家审计机关应采取得力措施,促进政府部门大力提高资源使用绩效,减少损失浪费,维护社会公正,增加全社会及社会成员的福利总水平。
4.由于政府可资利用的资源与其所承担的社会和经济义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提高政府绩效、明确经济责任的要求愈来愈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国际现象,这是促进绩效审计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最重要原因。世界绩效审计的成功实践和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发布的研究成果,也进一步明确了绩效审计的概念、内容、操作方法等。绩效审计的内涵广阔,在现阶段,虽然我国有些地方从事以效益为主要内容的审计,有些地方从事绩效全部内容的审计,但从经济社会发展总的趋势来看,绩效审计今后将成为我国审计工作的又一主题。
三、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和推进策略
有观点提出,绩效审计开展应当满足委托人有绩效审计需要、审计项目有适宜的工作标准等条件,目前开展绩效审计条件不成熟,主要有打假治乱、查处损失浪费和维护经济秩序是当前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很难确定一个比较一致的评价标准等原因,现在开展绩效审计无必要也不可能。
这里涉及到全国绩效审计推进策略、是否需要确定一个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等问题。我们认为,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去认识:
1.从民主法制建设角度看,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已形成统一的 法律 框架,属一元化多层次的法律体系。但各地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不一,我们办事、思考问题,都应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应当区分情况,分别采取相应措施。
2.我国属于行政型审计管理体制,各级审计机关是当地政府的组成部门,主要接受当地党委、政府领导。重大项目的损失浪费♀包括投资决策造成的损失浪费和项目实施造成的损失浪费。作为主要在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基层审计机关,对于查处项目实施造成的损失浪费,通过审计项目实施,完全可以胜任。但是,基层审计机关要对由地方党委、政府作出投资决策的重大项目,实施以查处由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损失浪费的审计,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在重大项目投资中,决策造成的损失一般远远超过项目实施造成的损失浪费。所以,受目前体制制约的基层审计机关,只能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角度,提出问题和建议。
3.不可否认,我国许多地方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正处于高发期,而有的地方通过多年强有力的审计监督,财政财务收支正日益规范,违规违纪行为逐年减少,财政公共投入规模越来越大,有的地方财政收入中已有70%以上用于公共建设,而这种公共建设大都为造福一方百姓的社会公共项目,它很难以是否存在损失浪费来衡量。我们认为,认真评价公共项目绩效也应是审计机关的应尽职责。
4.现在,全国各 ☻地审计人员的素质水平相差很大。如果全国统一推进绩效审计,将会出现以下情况:一些地方因为审计资源严重不足,绩效审计无法实际启动;而另一些地方又因为绩效审计推进太慢,审计资源存在较大浪费。
5.绩效审计需要进行大量社会调查活动和专业论证,确实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但实践证明,绩效审计并非“高不可攀”。在绩效审计实践中,对于一般的专业问题,审计人员只要具有强烈的学习热情,通过不断与有关方面进行有效沟通,完成绩效审计任务是没有问题的;而对于特别高深的专业问题,我们可以聘请“外脑”,采用专家咨询等方式,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就是发达国家审计机关,在已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家型审计队伍的情况下,对审计机关从未涉及过的有些专业问题,也是通过此办法来确保审计项目质量的。所以,部分发达地区的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实践,是完全有条件的。
6.绩效审计项目涉及行业领域众多,相互间专业的差异极大,而且人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下对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的结果所寄予的期望值和满意度也大不相同。所以,要制订一套能够普遍适用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审计人员指望直接套用现成的绩效评价标准,再来实施绩效审计,既不现实,也无可能。纵观世界绩效审计的发展 历史 ,我们尚未发现有哪个国家是先制订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再实施绩效审计项目的。目前在绩效审计已经相当成熟的美国,也只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推行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内容看,只是单项的原则性、框架性的指导文件,而并非具体的评价标准。所以,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通过制订绩效审计指南,而不是制订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来指导各成员国的绩效审计实践。
7.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绩效审计发展情况看,在他们开展绩效审计的起步阶段,地区间的开展情况也是有先有后,而非齐头并进。如英国在绩效审计的发展过程中,就强调要“保持灵活和创造性”,因此在不同的地区,对于不同的绩效审计项目,绩效审计的实现方式和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世界范围内各国绩效审计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并指出:鉴于不同国家所开展的绩效审计在审计权限、范围、组织和方法上都存在很大区别,要编制适应所有国家绩效审计的指南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认为,在我国绩效审计的总体发展思路中,一方面应及时 总结 全国绩效审计发展的一般 规律 ,找出共同点;另一方面,应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民主法治的进程,并结合各地审计事业发展的不同特点,绩效审计推进应当有先有后,让局部地区采取不同的步骤,先行一步,发挥局部影响和促进全局的作用。
参考 文献 :
[1]杨时展.世界审计史序[M].北京: 企业 管理出版社,1996.
[2]韩立春.关于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的思考[N]. 中国 审计报,2003-07-30.
[3]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绩效预算课题组.美国政府绩效预算评价体系[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4]罗美富,等.英国绩效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