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柳永词与其人格解构

时间:2024-09-20 12:32:3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 诗言志。当诗发展到词,则更有利于流露作家情感。所以从柳词可观柳人。进一步可从柳词实现对其人格的解构,特别是像柳永这样的“市井浪子”与“进用士子”二重矛盾的中国文人。

关键词 柳永 人格 市井浪子 进用士子

一、从《鹤冲天》看柳永人生际遇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故称柳七,因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生于一个典型的奉儒守官之家,又处于一个文风昌炽的名邦,年少时期每夜必燃烛苦读,因此自幼文艺出众。”柳永确实才华出众,对科举和自己的诗词章句有高度自信。柳永本是浪漫柔情的才子。这种柔情也只有柳永把词写到“凡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地步。然而,柳永那种浪漫、真率、任性的行为与封建礼教是冲突的。这就决定了他“进用”出仕的悲剧命运,而《鹤冲天》就标志了这出悲剧的开始。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是他早期的作品,真实记录了词人在仕途上第一次严重挫折与应对态度,充分暴露了他任性率真、颇带几分叛逆色彩的人格心态。上文已述柳永以才学ย自负,以“龙头”自期,正是这样过于自信,把世事看得过于简单的性格,以致其一旦名落孙山,就格外的吃惊、格外的沉不°住气。发端两句“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直接点破其遭遇――落榜了。“如何向”,这一问,道出了词人心底的迷茫与不安。这下理想被现实彻底的撕碎了,“未遂风云便”。然而,柳永不是别人而是那个叛逆的柳永,于是何不“恣狂荡”,尽情放纵呢?这是一种近乎玩世不恭的颓废心理,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正是由于这种颓废,词人心底的忧愤喷薄而生。既然自己已经输得够惨了,还论什么“得”和“丧”呢!即便丧,也不过是终身“白衣”而已。而只要是“才子词人”,“白衣”就是卿相,皇帝身边那些文人卿相又价值几何呢?下阕是“恣狂荡”的具体体现。“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是“恣狂荡”的具体环境。而这种环境里,更有词人的“意中人”可以踏足寻访。接下来就是对“堪寻访”的渲染,“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这种毫不掩饰的颓废放浪,着实违背了统治阶级的教化宗旨了,并冒犯激怒了皇权阶级。而词人并不在意于此,他还要继续吐露自己的苦衷,“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青春短促,不过一顿饭的功夫,然而就在这短促的人生中,还有许多挫折和忧患,而这一切都来源于“浮名”的祸患。“浅斟低唱”与“偎红倚翠”相成正好构成“恣狂荡”的基本内容。

至此,他发泄完了。柳永的放荡不羁,以及自己的那种豪情,看破功名的那份任性浪漫,大大提振了落地子弟的心绪。这种豪气冲天,一扫文人心中的郁结和块垒。可文人毕竟只是文人,“偎红倚翠”也好,“浅斟低唱”也罢,只不过是文人的激愤之言。他有自己的《凤归云》的“壮节”,还有自己的《如鱼水》的“高志”。学而优则仕早已贯穿在中国文人一代又一代人的血脉里,不说薪火相传也是代代不朽。要想明白《鹤冲天》与作者入世的矛盾就必然涉及到下一部柳☿永人格的矛盾以及对其的解构。

二、人格解构――进用士子

柳永是个争议很大的人物,自宋代开始对其褒贬不一。有人称他“名宦”、有人斥之“薄于操行”,有人说他汲汲于“进用”,又有人说他“厌薄宦情”。笔者认为,这里所争议的焦点就在于对柳永的人格解构上。“人格,作为人的基本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过程,它组织着个体的经验并形成个体特有的思想和行为对周遭环境的反映。”

三、人格解构――市井浪子

但汲汲进用并不是其全部人格,他还有厌薄功名的叛逆与耽于市俗之乐的浪子人格。综其全生而看,他的鄙薄功名是由于科考失败和长期的羁宦漂泊。而追逐市俗享乐的浪子行为,几乎是柳永人生中最出彩的地方。不仅是那个连皇帝都不正经的时代风气的影响,还在于他隐藏的心理倾向。自古名仕多风流,而柳三变的风流何尝不是令皇帝都心生嫉妒。

早期的风流在于环境多样性下的新奇探索。初次进京,汴梁城的笙箫达旦,红翠相♋拥,极大满足了他心理新奇的需求,勾起了他对此种生活方式的极大欣慰。他痴迷沉醉其中,他高歌欢畅,他的浪漫词作在歌声中诞生。

而后期的放浪,是由于仕途的羁绊过多。在长期压抑下,他无从解脱,不能像正常文人那样隐没山林、梅鹤相伴,所以他只有在那种浪荡中找到心理安慰,风流之人,必靠风流稀释。那巷陌中也许真有此人能理解词人内心的积郁,同时,市民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在他心中早已获得深刻理解和认同。他的市井浪子贯穿其灵肉生活的一切,柳永之所以为柳永,或许正因为如此。

参考文献:

[1]曹大兴.柳永和他的词[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

[2]严有翼.艺苑雌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罗烨.醉翁谈录[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4]崔杰.双重人格初探[N].光明日报,1987年9月14日.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