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4-12-26 11:23:5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有效的“翻转课堂”对学生的质疑、交流、表达等能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翻转课堂”的实践需经历初次探索:从基本模式走起;反思过程:从存在问题出发;二次实践:为了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翻转课堂 学习方式 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6-047

为追求教学效益,教师往往不能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去经历自主探究等学习过程,其本质原因是教学结构的缺陷。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习知识在课堂,内化知识在课外,教师在课堂内讲解知识,布置作业,学生课后再去完成作业,复习巩固。而“翻转课堂”则不然,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即学生首先通过自主学习,整理收获,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课堂内进行交流、探究,教师进行个性化辅导。 ม

一、初次探索:从基本模式走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能为学生从事数学探究提供重要的工具,可以使得相距千里的个体展开面对面的交流……”“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积极运用的典型代表。在相关学习后,笔者借助江阴市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以“认识圆柱和圆锥”一课为例,进行了初次尝试。

(一)精选课题

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学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当他们已经掌握知识的规律后,便很难再投入到探究中。所以,对于一些规律性、结论性的知识并不适合翻转,一旦翻转,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

(二)分层定标

“翻转课堂”分成课外和课内两部分的学习,根据数学课标理念,笔者教学“认识圆柱和圆锥”一课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三个目标:(1)尝试从生活中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2)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3)能提出有关问题。而对课堂学习则提出了四个目标:(1)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清晰表达。(2)经历合作交流,尝试解决同伴的问题。(3)探索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4)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基本思想。目标的制订,既是对学生课前学习的引导,又是对课堂学习的一个预报,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习什么、掌握什么、获得什么。

(三)定制视频

作为一种新的学习资源,微视频能给学生带来新奇感。但微视频不可能将传统课堂40分钟的内容全部呈现出来,所以在制作时,要紧扣核心知识,集中呈现。基于此,笔者在制作“认识圆柱与圆锥”一课的微视频时,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内容:(1)了解基础知识。通过实物介绍、圆柱、圆锥对比引导学生认识特征。(2)动手操作环节。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引发学生思考。

(四)设计“预学单”

“预学单”的作用是为了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梳理基本知识,提出问题。笔者针对本课内容设计了如下的“预学单”(右图所示)。

(五)评价效果

网络平台上的自主测评可以让学生直接看到自己完成的情况,了解自己的不足,同时又能让教师看到学生解题的正确率。在本班学生初次完成测评时,有4位学生正确率达到了100%,有7位学生正确率低于50%。但在第二天,询问学生测评情况时,学生通过反复做,从原来正确率25%达到了最后的100%,学生自查自纠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二、反思过程:从存在问题出发

笔者在组织课堂学习前先让组长将组员的“预学单”进行整理,结果发现75%的学生都没有问题可问。没有质疑又如何在课堂上解决问题呢?笔者还是进行了尝试教学,将课堂学习分成了三个环节:(1)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2)分享问题,全班共同解决问题。(3)探索研究。结果在第一个环节,学生交流时,发现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完整梳理出圆柱、圆锥的特征;第二环节,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全班讨论解答。原本的意图是为了充分体现“翻转课堂”,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互相学习,结果由于学生提问的数量太少,这一环节基本跳过;最后直接进入第三环节,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由于之前学生没有任何思考,所以这一环节变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样的课堂与传统课堂基本相似,也就是说根本没“翻”过来。

难道“翻转课堂”真的“玩”不起来吗?根据学生的反馈表,笔者找到了主要存在的问题:(1)学生缺少观看微视频的方法,导致观看流于形式。(2)学生没有整理出知识的框架,导致知识碎片式记忆。(3)学生不会提出问题,导致课堂缺少学习素材。(4)“预学单”设计过于单一,填空式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5)课堂结构缺少层次,环节设计过于简单。

三、二次实践:为了综合素养的提升

根据存在的问题,笔者做了如下的教学修改。

(一)课前学习:抓住“翻转点”,有效引导

1.微视频的学☢习。笔者在第二个班的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前,以“认识体积和容积☣”为例,进行了观看微视频方法的指导。

(1)初看,细读通篇内容。首先将“认识体积和容积”的微视频看一遍,了解所有知识点,并能如文章分段般将十几分钟的微视频分出层次,列出大纲,准备织网。

(2)再看,解读核心知识。在通读的基础上,第二次观看微视频,找到核心问题。通过暂停、慢放的方式,归纳主要内容:什么是体积、什么是容积,织出分支。

(3)回看,精读思想方法。通过两遍观看,学生已经初步明了主要知识和基本概念。第三次则利用反复回看的方式,仔细品读难点内容,找准基本知识外的方法:比较体积的方法,补充织网。

在指导的基础上,学生回家自主观看“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微视频,通过逐步织网的方式,解读视频。这样,学生通过大纲整理知识,整体性记忆知识,既提升了自学的能力,也提升了归纳整理的能力。 2.“预学单”的设计。原本笔者认为,“预学单”的设计只是为了方便学生整理知识,经专家提醒后,明确了“预学单”本身也是学生学习的资源,而填空式则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式。这既是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引导,也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形成。于是,笔者对“预学单”上的内容作了适当调整。原来的填空变成了问题:(1)圆柱有哪些特征?圆锥呢?(2)圆柱和圆锥有什么区别?(3)你会做圆柱吗?打算怎么做?试一试

3.提问能力的培养。笔者在与学生交流时发现,学生不会提问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问什么?于是,笔者以长方体举例,引导学生从表面特征、内在联系、生活应用等角度提出问题。

(1)观察表面特征,形的认识。认识新鲜事物,肯定是先对其形进行观察描述,从而产生问题。如长方体,学生通过看、摸等方式,了解其形的特征,接下来对形产生新的问题,如:长方体的六个面是不是一定都是长方形?长方体的棱都不相等吗?

(2)对比找寻内在联系,质的提升。通过对比,找到知识的本质属性,如长方体的认识可以借助正方体。通过对比,提出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正方体与长方体有什么关系?

(3)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价值。数学来源ศ于生活,通过生活应用去内化知识。如生活中的长方体,通过研究其价值,提出问题:长方体盒子体积和容积是不是一样的?如何测量长方体盒子的容积?

经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后,提出的问题有了量和质的提升,经组长整理后,生成了“共学单”。

(二)课堂演绎:抓住生成点,有效拓展

为了达成课堂学习目标,课堂各环节设计如下:组学、群学、导学、总结。

1.组学:提升表达能力,激发学习热情。组学的过程,分成以下几个步骤:(1)分享收获。说说对于圆柱、圆锥,你已经有了哪些了解。(2)晒出问题。组长将“预学单”上的问题进行Σ汇总。(3)同伴解疑。小组成员可以帮助同伴解答困惑,并在“共学单”上写上名字。(4)寻求帮助。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等待帮助。

因为学生已经进行了自主学习,所以通过交流,学生就可以表述自己知道的,吸收自己不知道的,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且通过小组学习,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解答同伴的问题,获得学习成功感。在这个环节的最后就是提出组内没法解决的问题,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素材。

2.群学:提升探究能力,引发思维激荡。群学是指全班共学,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组内没解决的问题,同时,在群学过程中,学生再一次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检测基本知识,达成第一个教学目标。在检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正确率能达到95%以上。学生未解决的问题,就如扔进河里的小石子,激荡了河面,泛起了涟漪。如上课过程中,有小组提出“生活中的圆锥,如小丑帽,该如何测量它的高呢?”其他组成员通过示范帮他解决了问题,并且透露出了一些学习方式的信息。学生从同伴身上发现,平时多读数学小故事,做数学趣味题,能够帮助自己拓宽思维,提升探究能力,使自己的思维更有广度。

3.导学:提升归纳能力,形成思维习惯。在导学过程中,根据学生遗留下来的问题进一步探究,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相关知识。这一过程,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价值。教师在与学生配合中,发挥了引领的作用,将知识如剥笋般层层深入,让学生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如学生对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联系产生了兴趣,笔者就这一问题与学生深入探究。通过实物演示、动画演示等方式,学生明确了平面图是如何形成立体图的,明确了知识间的联系;通过对比,同样一张长方形纸,旋转轴不同,得到的圆柱也不同,这就发散了学生思维。

对比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觉得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取得了长足进步:(1)容易获得成功感。(2)提升了数学学习能力:会做、会问、会说、会思。(3)减少了差异性,达到了均衡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教育,2012(9):18.

[3] 周丽.小学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信息教育,2014(17):62-64.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