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研究

时间:2024-11-13 10:04:5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当前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发生改变,应用型高校应对人才培养及时作出调整。本文根据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结合现行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理论、实践及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及不同属性课程衔接等方面的问题,设计了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一、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分析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物流行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在面向用人单位针对人才能力培养需求的调查中,有41%的用人单位强调操作能力的培养。用人单位要求本科生必须在一线岗位接受专业培训,一般要求在各基础岗至少完成3个月的工作才可以转岗、轮岗。用人单位认为,作为基层、中层管理者必须具有足够的一线工作经验才能对生产一线的基本业务流程有一个最为基本的认识,方能具备对各岗位进行管理的基础,☑才能够为以后承担起管理岗的岗位职责奠定坚实的基础。除了动手操作的实践积累,用人单位希望本科生能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在实践中善于思考,而不是机械地去操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也是用人单位对于本科物流人才的基本要求[1]。

2.统筹规划的能力

多数用人单位对应用型本科生的岗位定位为现场管理、仓库管理、业务咨询、数据分析等基层、中层且需要一定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及管理能力的岗位。一般要求应届毕业生在轮岗之后接受岗位评估,分配合适岗位,并以储备干部、职能部门管理人员为培养目标。这就要求作为管理者的本科生具有基层、中层管理者所应具备的统筹规划能力,包括对现场工作的人员安排、流程衔接、工作排程、投入—产出计划及相应资源配置等。尤其是在行业业务高峰期时,如近年来电商发起的电商购物节,上半年的“4.18”和“6.18”,下半年的“11.11”和“12.12”以及跨年的年货节等,高峰期间促销计划的执行不确定性较大,对人员的安排和订单的分配规划要求具有相当的弹性和柔性,除了实践累积的经验,更多地需要管理者的统筹规划能力。

3.合作与组织协调的能力

作为管理者,特别是最基层的组织的管理者,除了扎实的一线工作的基础,既要有与上下级以及平级组织之间的充分沟通的能力,充分理解上级管理者的管理思想,与其他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还要有与团队成员沟通的能力,团结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融入团队。在面向用人单位针对人才能力培养需求的调查中,有31%的用人单位强调操作能力的培养。在遇到问题时能够通过沟通合理、妥善地解决。因此,对于物流本科人才,用人单位在学生实践、实习过程中会进行观察和考核、测评,发掘其合作与组织协调的能力,尤其是学生干部,在学校的学生干部工作经历所掌握的社交知识与实际的现场管理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用人单位希望学生干部或实习生中的佼佼者能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职场的角色转变,能够辅助企业的人力资源和现场管理人员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发挥其组织协调、沟通等能力[2]。

4.创新的能力

近年来物流行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企业的创新发展不断提出新要求,这就要求企业所用的人才不仅仅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岗位工作,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工作中能够不断创新,不断为企业带来勃勃生机。因此,用人单位希望本科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对工作的方法、手段、流程等进行合理创新。在面向用人单位针对人才能力培养需求的调查中,有28%的用人单位强调操作能力的培养。当然,这种创新不是盲目试错,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科学的、有实践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创新。有的用人单位为了鼓励毕业生不断成长和创新,还为毕业生设计了比较完整的职业发展规划,并将其工作期间的绩效考核与创新贡献结合起来,以此来激励其进行创新[3]。

二、现行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

1.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出发点忽略了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时多从本校的办学定位、办学资源出发,而忽略了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真正需求。因此,在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会出现因人设课的现象,这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因人设课是课程本身对实现培养目标意义不大或者很陈旧过时,但还要开设。而实际上,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从企业需求出发,在同企业进行充分沟通后,个别专业课程可以获得企业的兼职教师支持,从而使课程安排更饱满和丰富。

2.理论课时偏多,而实践不足

从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在总体课时中,理论课时明显占绝对比重,而实践的教学环节所分配的课时不到30%。虽然高等教育教学中理论教学理应占绝对比例,但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应当进一步增加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所占的比例。而且,从用人单位对本科物流人才的能力要求上来看,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更为重要。

3.缺少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环节

现行的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编写过程中并没有专门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这一模块,只开设了创业学一门选修课,无论是从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还是进行具体的实践来看都明显不够。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应从大学四年不同阶段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和实践情况来安排。很明显,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创新创业能力要求差距很大。

三、物流管理专业拟修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是从物流管理行业用人需求出发的,其核心部分为岗位需求能力。因此,科学、全面的岗位需求能力分析是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

(一)岗位需求能力分析

根据对物流行业不同层次岗位的胜任能力综合分析,得到如下能力分析结论。1.关键能力。

(1)创新能力:具有提出科学、独特、新的理念、方法、技术、流程等的能力;

(2)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同团队内其他成员协同完成任务,与团队内其他人进行沟通的能力;

(3)执行能力:具有正确理解任务要求,并贯彻落实,完成任务的能力;

(4)学习能力:具有吸收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等完善自我的能力。2.专业能力。

(1)具有从事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货物的运输与配送、物流企业的运营管理以及物流成本计算与控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2)具有对物流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开发利用的能力,初步具有进行物流系统规划、方案设计及物流仿真模拟的能力;

(3)具有商品入库验收与检验、商品养护、食品储藏与保鲜的能力。3.方法能力。

(1)具备信息管理知识和技能;

(2)要有会计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商业知识;

(3)具有项目管理能力,并要熟悉企业ERP管理技术。4.社交能力。

(1)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2)语言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具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二)设计合理、多样、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1.优化理论课程模块。

(1)压缩通识课课时,增加专业课课时分配。根据人才培养的规律,通识课是所有专业都应开设的基础课程,出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际应用考虑,增加了现代办公的计算机类课程,由于物流管理专业拟开设物流专业外语,因此删除了高年级的大学英语课程。

(2)增设了课内实践环节。在理论课程模块的安排中,考虑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数课程,包括通识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必修课程中,按照课程教学需要适当增加了课内实践环节,并相应地增加了一定的课时。

(3)增加了选修课可选课程。为了满足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扩展专业知识的需求,特别优化了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并增加了可选的课程,使课程数量翻了一倍,让学生根据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选修课。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广泛地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在公共选修课中,增加网络选修课程,学生能够根据兴趣自主地选择课程。2.完善实践课程模块。针对理论课与实践课衔接不合理的问题,课题组在本次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中特别针对该问题进行了修正,使课程衔接更加合理,如:将ERP沙盘模拟和VBSE企业综合训练等适合高年级阶段进行的模拟实践安排到了高年级进行。

(三)增加实践环节的课时分配

1.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分配比例。从总体上将实践环节所占比例提升到30%以上,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个部分。通过与合作企业的探讨,将实践教学环节延伸到寒暑假,增加了社会实践的时长。2.增加校外顶岗实践教学的课时。为了配合物流行业的“双十一”“双十二”和“跨年购货节”物流业务高峰,将第七学期的理论教学环节课时进行压缩,且课程均为选修课程,在“双十一”之前完成理论课及期末考试,在完成教学周的学习任务后,学生可以较之前的教学计划提前参加到物流企业的业务高峰中,体验物流企业的各个环节的业务流程。在企业与学生双方自愿的情况下,学生还可以利用寒假在企业继续实习,并择优就业。学生通过参加实习,更多地了解拟就业企业的基本业务流程、各项管理制度、岗位待遇、企业发展前景等实际情况,对未来就业和职业生涯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同时,既满足了合作企业在业务高峰期短期用人需要,还可以使企业通过对学生的实习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决定拟录用员工的人选,避免单纯地通过笔试、面试录用员工出现的用人偏差,保证录用后的员工队伍的稳定。

(四)增加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单独设计了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包括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通识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创新创业的需求。1.合理安排创新创业教学课程及课时分配。从课程的选择上,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律,在不同学期开设不同内容的课程,同时考虑此类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合理减轻学生学习总体课程学习压力,同时配合相应的学科竞赛安排。2.配合创新创业教学设计实践环节。在创新创业教学环节中,特别ภ设计了实践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实践,使学生在就业和继续考研升学之外有更多的选择。此外,还支持学生成立物流协会,让对物流感兴趣的本专业和其他专业同学参与到协会组织的各类活动中,其中包含了创新创业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与物流相关的创新创业,如快递业务平台等。总之,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在充分了解人才需求方对人才培养规格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之后,从实际出发,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师资和学生学习能力实际情况去作合理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柯沪芬.物流行业岗位需求分析[J].陕西教育,2016,

:69-70.

[2]周雪梅.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课程体系开发与构建的实践探索——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物流技术,20✫14,33

(10):489-496.

[3]王伟鑫,葛显龙,许劲.“一带一路”倡议下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

(24):251-252.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