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战争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20大战役
中国工农红军自成立以来,到长征胜利,中国工农红军经历了大小无数场战斗、无数次战役,最具代表性℉的战役则有20场,它们分別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长沙战役、苏区第一次反围剿、苏区第二次反围剿、 苏区第三次反围剿、 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漳州战役、苏家埠战役、反6路围攻、湘江战役、强渡乌江、四渡赤水、遵义战役、大渡河战役、强渡嘉陵江、直罗镇战役、东征战役、西征战役、山城堡战役。这20场战役中,发生在贵州境内的就有三场著名的战役,即:强渡乌江、四渡赤水、遵义战役。笔者因工作在黔南,因此本文主要讲述发生在黔南的乌江战役。强渡乌江战役是指红军长征到达乌江南岸,分别在乌江回龙场、江界河、孙家渡、茶山关几个渡口强渡乌江发生的几场战斗和智取遵义城而组成了强渡乌江战役。在组成强渡乌江战役的几场战斗中,又以强渡乌江为整个战役的重要部份,而整个战役的核心则是发生在瓮安县境内的突破江界河渡口和孙家渡渡口战斗。笔者从诸多资料中看到强渡乌江战役一个共同的名字:江界河,由此,可以判断: 发生在瓮安县境内的江界河渡口---孙家渡一线突破乌江的战斗是整个强渡乌江战役的主战场。
或许有人会说;突破乌江战役不只发生在瓮安,按当时的战斗情况和战役部署,应该是分别从余庆县的回龙场渡口、瓮安县的孙家渡和江界河渡口、开阳县的茶山关渡口等同时发起攻击,怎么能把强渡乌江战役定位在瓮安境内的战斗呢?是的,持有这一观点的人不在少数,而且其它一些当年红军强渡乌江的战场所在地也立上纪念碑,表明此地为当年红军突破乌江的所在地和主战场,当然,这样做也是对的,它不仅起到说明此地为红军突破乌江战斗所在地的作用,更能起到教育子孙后代的作用。然而,按当时的战斗部署来看,中革军委采取的战略战术应该是多点、多路同时发起对乌江天险守敌的攻击。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任何一场战斗,指挥者都必须明确:战斗的主攻方向(或叫主攻点)、战斗的佯攻方向(或叫助攻点)、战斗的目的等,然后部署部队展开战斗,那么,对于强渡乌江这场著名的战役,指挥者的主攻方向在哪里?佯攻方向是哪里?对此,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认为;当年强渡乌江的主战场(主攻方向)就是瓮安县境内的江界河渡口---孙家渡一线,而回龙场和茶山关两渡口为佯攻方向,因此,强渡乌江战役主要是指发生在瓮安县境内的突破乌江战斗。
一、乌江战役发生的主要原因
红军方面:
(一)1934年12月12日在湖南省通道县紧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经毛泽东的据理力争,改变了三人团原定到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避免了红军钻入蒋介石在湘西为红军布置的大口袋。进入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后,红军在黎平县进行了三天的短暂休整,将部队的行军模式进行了改变,改过去三人团制定的甬道式行军为三角式行军,即:中央纵队居中,红一、三军团在左右两侧,红五军团断后,行军目标直指乌江南岸。居中的中央纵队目标直指江界河渡口,而中央纵队里是整个红军中的首脑机关,以及党政军主要领导和家属等,所以,中央纵队前进的目标是整个战役的重点。
(二)黎平会议决定:到黔北去,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新苏区。红军的目标直指遵义,而乌江则是横恒红军通往遵义的天险。就在三路红军分别到达乌江南岸的回龙场、江界河、茶山关渡口之时,国民党以薛岳为主的追剿部队己尾追红军而来,这对于刚刚经历了湘江战役之痛的红军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猴场会议采纳了毛泽东正确的军事思想,结束了李德等左倾错误路线对红军的独断军事指挥,决定迅速抢渡乌江,向遵义挺进,摆脱前有乌江天险,后有追兵围剿的严峻形势,不能让乌江成为红军的第二个湘江,必须改变红军自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
国民党方面:
(一)贵州军阀王家烈虽集贵州的军政大权于一身,但实际上内部却是派系林立,表面听从实则各自为政,而王家烈所能指挥的只有自己的两个师5个旅15个团,且战斗力低下,士兵几乎均为双枪兵。当红军进入贵州,特别是逼近乌江,威胁到王家烈的老巢----遵义和贵阳之时,他才大为恐慌,急令贵州全境协力防堵红军,妄图凭借乌江天险防堵红军进入遵义一带。
(二)红军大举入黔,出乎蒋介石的预料,因此,蒋介石一面密令薛岳率20万大军一路追击进入贵州,一面急令黔军王家烈部严防死守乌江,堵截红军于乌江南岸,并积极配合国民党中央追剿军薛岳部在乌江南岸地区拦阻红军,力图把乌江变成第二条湘江,将红军歼灭于乌江以东、以南地区。同时,蒋介石还有另一个目的,充分利用红军入黔之机,派重兵尾追入黔,一为追剿他的心腹大患ღ----红军,二为染指贵州政治、军事,借机解出他的另一个心病----云、贵、川三省多年来的各自为政和对其统治的阳奉阴为。为此,蒋介石还调动湘、桂、云、川四省地方部队从四面八方杀入贵州,妄图把乌江南岸变成剿杀红军的主战场。
二、乌江战役双方的兵力部署
红军方面:
为实现黎平会议决定,尽快摆脱红军长征以来因错误的、独断的军事领导造成的被动局面,当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黄平县时,进行了一个短暂的休整,重新调整了兵力部署,对突破乌江的战略计划确定为:以中路为重点,多路、多点、多渡口同时发起攻击,以确保中路强渡成功▼。战役总指挥:红军总司令朱德。
ค1934年12月28日晨,红军分三路纵队直奔乌江各渡口,第一路:以彭德怀为军团长的红三军团约1万人为左路纵队,从黄平县城出发,经松洞进入瓮安县,目标直指开阳县茶山关渡口,突破茶山关渡口后迅速向遵义集结并警戒贵阳方向之敌,同时派一个团从瓮安县城出发,经鱼河直扑孙家渡,抢占孙家渡并迅速占领对岸渡口。
第二路:以林彪为军团长的红一军团约1万余人为右路纵队,以第1师第1团为突击队从黄平县出发进入余庆县,目标直指回龙场渡口。
第三路:以中央纵队为主体约1万余人,以红一军团第2师4团为先锋,1934年12月30日
从黄平县出发,经瓮安老坟咀后进入猴场,目标直指瓮安境内的江界河新、老渡口。
国民党方面:
(一)黔军兵力部署:
当中央红军进入贵州后,王家烈曾抱有观望态度,以图保存自己的实力,以期巩固自己在贵州的统治地位。当红军逼近乌江,对王家烈的老巢及政治统治造成威胁时,除急令贵州各县协力防堵红军外,对乌江沿岸的具体部署为:
1、令黔25军副军长兼教导师师长,同时还兼任川南边防军司令的侯之旦所部两个旅及驻湄潭的万式炯旅共2万余人防守乌江北岸约百余公里的十余个渡口。侯之旦令其教导师副师长侯汉佑率林秀生旅两个团驻守瓮安境内的江界河渡口一线,重点防守江界河新渡、老渡口,以万式炯旅一个营驻守回龙场渡口。侯汉佑还将江防指挥部设在距江界河渡口仅十余公里的瓮安县珠藏(猪场)镇街上。侯之旦亲率第1旅第1团驻防遵义。
2、令黔25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犹国才所部开到乌江以南,防堵红军由安顺一带进入遵义地区。
3、王家烈亲率第一师及地方民团自任东南路总指挥,防堵红军进入贵阳地区并由此北渡乌江进入遵义地区。
(二)国民党追剿军兵力部署:
中央红军由湖南通道转兵进入贵州让蒋介石大为震惊,急令薛岳率中央军20余万人分几路纵队尾追入黔,当红军聚集在乌江南岸之际,吴奇伟第4纵队4个师己进占施秉,周浑元纵队4个师已进占洞口,薛岳所部己逼近福泉马场坪。湘军刘建绪部赶赴石阡、印江,沿乌江ฌ东岸堵截红军,广西各部队由广西各地越境入黔会剿红军。
三、乌江战役的战斗情况
当猴场会议决定突破乌江,夺取遵义后,红军总司令朱德随即向红军各部队下达了强渡乌江的命令,强渡乌江天险的任务由红一军团1师1团和2师4团担任,回龙场强渡点由林彪和聂荣臻指挥1师1团实施,江界河渡口强渡点由中革军委直接指挥,为加强江界河渡口强渡的指挥力度,中革军委派刚刚俠复红军总参谋长职务的刘伯承亲临江界河渡口,指挥2师4团进行强渡,后又派军委副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的张云逸带军委工兵营和干部团工兵连赶到江界河渡口,加强江界河强渡点的架桥力量,以便4团突破对岸守敌防线后能迅速架设浮桥,确保军委纵队和军团主力安全渡江。
战斗从1935年1月1日起分别从几个渡口打响。红三军团所担负的茶山关渡口未遇强有力的抵抗即渡过了茶山关渡口。孙家渡守敌于1月3日上午被击溃,红三军团一部占领孙家渡。1月3日回龙场渡口在连续两次强渡的情况下被1师1团成功突破。而江界河渡口为敌人重点防守渡口,加之渡口两岸地势险要,水流较急,北岸守敌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给红2师4团的强渡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红4团于1月2日上午组织了第一次武装泅渡,遇到了对岸守敌的顽强抵抗,敌炮弹炸断了缆绳,一名战士牺牲,其他7名勇士被迫退了回来,第一次强渡失败。当晚,红4团从上游水流较缓的老虎洞处组织三只竹筏进行偷渡,两只竹筏被水流冲回南岸,一只竹筏不见音迅,第二次渡江失败。
1月3日上午,在刘伯承总参谋长的亲自指挥下,红2师及4团领导组织部队采取佯攻老渡口,强攻新渡口的办法进行强渡,北岸守敌拼命用稠密的火力射击,妄图阻止红军强渡,战斗一渡陷入紧张状态,正在这时,从敌人侧后响起了枪声,敌人阵地一片混乱,原来是昨晩偷渡过去的一只竹筏在三连连长毛振华率领下从江岸崖石下爬上来从侧后打击敌人,在两面夹击的情况下敌江防工事被突破,溃敌四散而逃。过江的部队一面巩固阵地,一面正准备追击敌人,敌增援部队约一个团的兵力气势汹汹地向战士们冲来,过江部队已被压缩到江边滩头阵地,正在这危急时刻,红军神炮手赵章成连续三发炮弹在敌群中炸开了花,霎时,敌群中倒下遍野的尸首,余敌吓破了胆,仓皇溃逃,这时,敌群中传闻上游孙家渡已被红军攻破,增援之敌顿感形势不妙,开始弃阵逃跑,过江的红军趁势发起猛攻夺下敌江防沿岸阵地。至此,乌江天险被英勇的红军突破。
四、乌江战役的历史意义
强渡乌江战役,从1935年1月1日起开始发起攻击,至1月3日红2师4团在江界河突破乌江防线,到1月5日中央红军和军委纵队3万多人马全部过江,历时5天,共击溃黔军6个团,歼俘敌人500余名,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
此役是红军长征以来取得的第一个大胜仗,一扫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红军从此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特别是突破乌江天险,意义更为重大,它不仅打破了国民党蒋介石妄图围歼红军于乌江南岸的梦想,把几十万国民党追剿部队甩在了乌江以东以南地区,让红军赢得了充分的时间,营造了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不仅让中央红军这支自长征以来的疲惫之师得到了较长时间的休整,更主要的是让中央政治局在遵义从容地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为中共中央总结经验教训,纠正左倾错误路线在党内的领导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重新回到了领导岗位,从此,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革命迎来了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