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不同知识观时期大学制度形态解读及启示

时间:2025-01-13 20:13:5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摘要:大学发展史表明,知识观是影响大学制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历史上的不同时期,不同知识观控制之下,大学制度表现出不同的制度形态。当代社会,大学应主动整合多元的知识观,学习不同知识观的长处,以增强大学制度内部生命力,优化大学外部制度环境,促进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论文关键词:知识观;大学制度;制度创新

大学发展史表明,知识观是影响大学制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知识材料,尤其是高深的知识材料,处于任何高等教育系统的目的和实质的核心。”历史上,大学经历了形而上学知识观和科学知识观两个时期,不同时期的大学制度形态特征也明显地反映了两种知识观上的差异。如今,后现代知识观的出现更是给大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现代的大学应该持有什么样的知识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大学制度形态才能更好地释放其“知识能量”呢?

一、知识观视野中的大学制度

在不同视角下,知识观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因为知识本身具有复杂多样性。本文引用知识社会学的视角,认为知识观是一个时期所有知识传播、生产、应用和创新的标准,是“那个时期所有知识分子都共同分享的知识问题、范畴、性质、结构、方法、制度及信念等的整体”。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差异催生了不同知识观,如中世纪的形而上学知识观、近现代的科学知识观,另外,还有目前尚未成为主流的后现代知识观。

大学作为传播、生产、应用和创新知识的高等教育组织,大学制度必然受到知识观的制约,因此,在知识观视野中,大学制度是不同知识观时期的大学组织主体为了传播、生产、应用和创新知识为而构建的一系列知识制度。在不同知识观时期,大学制度形态不一样,可以分为内、外部两种制度形态。大学内部制度是指大学组织自身为传播、生产、应用和创新知识而在大学组织内部构建的一系列知识制度,具体的表现形态如课程设置、学术自治、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办学职能等;大学外部制度是指大学组织自身为与外部社会互动而构建的一系列传播、生产、应用和创新知识的知识制度,具体的表现形态如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导向、大学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中介机构等。

二、形而上学知识观时期的中世纪大学制度形态

1.形而上学知识观

“形而上学知识观认为,真正的知识是揭示世界本体的知识,因而是抽象的、绝对的、终极的知识;世界本体是存在于感觉之外的,因此获得真正知识的途✯径不是感觉,而是逻辑,知识即德行,知识的价值在于成就美德”。但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形而上学知识观所做出的发展在古希腊时期还只是个人的观点和信念,还没有成为一种控制整个社会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整体’,还没有与政治、文化等社会势力结合在一起。”4世纪以后,基督教被希腊定为国教,从此,教会势力改造了形而上学知识观,将其与宗教神学融合在一起,成为神学知识的源泉和合法性的依据,此时所有的知识都必须与神学一致,“上帝”被认为是唯一的世界本体。继而,在整个中世纪,宗教神学知识享有绝对真理的美名,成为霸权知识,占据统治地位,完全控制着整个社会的知识传播、生产、应用和创新制度。

2.中世纪大学制度形态

(1)中世纪大学的内部制度形态。首先,在课程体系方面,中世纪大学有一个显著特色即“大学间的高度统一性”,一般都设有文、法、医、神四类课程,其中神学居于支配地位,但最受欢迎的课程却是形而上的逻辑学以及实用的法律和修辞学,古典文学作品则是缺失的。其次,在大学治学方面,中世纪大学享有较高的学术自由。“中世纪大学是相对自治的独立机构,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权,这种自主权是经过不断地斗争,由教皇、国王、诸侯及城市当局授予的,包括内部自治权、独立审判权、免除赋税及兵役权、学位授予权及到各地任教权、自由演讲、罢教及迁校权,等等。”最后,中世纪大学是“人属大学”,它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大学就是师生为保护自身利益而组成的行会团体,最初的中世纪大学组织有两种模式,分别是教师型的巴黎大学模式和学生型的博洛尼亚大学模式,也分别称之为教师行会和学生行会,行会是保护他们权益的组织。这种大学“没有任何我们认为是显而易见的物质存在的属性”。

(2)中世纪大学的外部制度形态。第™一,中世纪大学大多是职业性机构。“这时的大学主要是培养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只是在有限的意义上可以说它是为学习本身的概念而存在的。大学在满足专业、教会和政府对各种人才的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第二,中世纪大学具有宗教性和国际性。中世纪的大学虽然是民间自发形成的,但形成之后也基本上成为了教会的附庸。“大学虽然不是教会,但大学却继承和保留了教会的特点。”中世纪大学具有教会和宗教团体一样的国际性质。它们没有身份和地域限制,吸收各种类型的学者,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对知识进行研究和传播,使学术活动超越了地区和种族的利益。

3.对中世纪大学制度形态的解读

首先,形而上学知识观控制着整个中世纪大学的学术理性。中世纪大学虽然大多是职业性机构,但中世纪大学制度严重受形而上学知识观的影响,重视逻辑课程,着重讨论知识的本源以及宗教色彩浓厚 ☻的与教会有关的实用知识和论辩技能。“中世纪大学也培养社会舆论的制造者、法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和神学家,学者们仍致力于具有永恒价值的学术研究之中。”其次,中世纪大学建立的学术自治制度完全符合形而上学知识观对大学的要求。形而上学知识的获得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支持,因为辩论是探究形而上学知识的重要方式。大学常常为少数学者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从事非功利性的智力探索。再次,中世纪大学的外部制度形态主要表现在大学与外部各利益相关主体的互动关系上,不同的互动关系代表着不同的外部知识传播、生产、应用和创新制度。市民阶层和知识分子在中世纪大学制度形成之初起着主导作用,后来由于教会势力的控制,中世纪大学笼罩在神学的氛围之下。最后,形而上学知识观日渐显露弊端,过度重视形而上学的经院哲学知识,忽视现实生活经验,阻碍了人们认识和接受那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知识。随着西方社会的发展,知识的社会价值愈发受到重视,形而上学知识观越来越受到批判。中世纪大学的内外部知识传播、生产、应用和创新的知识制度是与当时社会的形而上学知识观完全符合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单纯以形而上的思辨为主的形而上学知识观已不符合社会发展对新的知识制度新需求,导致后来中世纪大学的危机。 "

三、科学知识观时期中的近现代大学制度形态

1.科学知识观

17世纪,一种新型的打破神学权威的知识观——科学知识观开始显现,世俗社会逐渐承认了科学知识的合理性及其价值。19世纪,西方社会真正进入科学时代,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理念得到认同,人们也坚信只有科学知识能够代表真理;各级政府也坚持各项政策必须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事业突飞猛进,科学技术成为了生产力,科学知识观已经牢牢统治了全世界。科学知识观视野中,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才是社会的精英,真正的知识是实证的知识;科学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价值中立性以及知识的无国界性等,在这种知识观控制下,科学知识被允许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巩固了科学知识制度的在整个世界的地位。

2.近现代大学的制度形态

(1)近现代大学的内部制度形态。首先,近现代大学极力强调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在学科和课程设置上多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主要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其次,世界各国大学人才培养日益高深和专业化,例如研究生院、院系研究所(中心)的设置等;再次,大学办学理念日益多样化,大学的内涵得到丰富并分化出了不同层次、不同种类、不同职能的大学。例如比较典型的是重视科研的德国柏林大学和美国的霍普金斯大学,重视社会服务的美国的社区学院等。另外,虽然在这段时间里大学经历过多次生存的危机和改革的阵痛,但是大学依然秉持最初的“学术特权”。最后,大学的三大社会职能得到完善。洪堡柏林大学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的确立、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办都标示了高等教育界“科学革命”的开始;美国赠地学院的“康奈尔计划”和“威斯康辛理念”将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合法化。

(2)近现代大学的外部制度形态。首先,大学走出了象牙塔,融入了社会生活,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其次,伴随着大学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增强,外部力量控制大学的欲望有增无减,政府、市场已成为大学办学主体中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再次,出现了协调大学与政府、市场间关系的中介机构,如大学基金委员会等。它们之间的关系从最初的紧张状态,在经过不断地冲突和调适之后,已有不同程度的缓和,但是依然存在诸多不同程度的冲突。中介机构是近现代大学协调与外部关系的矛盾的必然产物。最后,大学的国际化程度加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学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开放,世界各国大学间的联系增强。

3.对近现代大学制度形态的解读

首先,科学知识观控制着近现代大学的学术理性。“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学好数理化,什么都不怕”等流行话语反映了人们对科学和技术的极度重视。其次,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学术组织设置上具有明显的科学主义烙印,具有高、深、专等特征。例如,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视、院系研究所(中心)等学术基层组织的设置、目前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等都体现了科学知识观的特色。再次,近现代大学内部制度继承了中世纪大学学术自治精神。近现代大学受国家主义、科学主义以及市场化等复杂且交替地影响,几乎失去了“自我”,大学却始终未抛弃对中世纪大学时期就产生的学术自由理念的追求。第四,科学知识观把大学从宗教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促进了大学的进步,但它同时也将大学带入“工具性”的牢狱之中,给大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危机。第五,科学知识观时期大学的外部制度形态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社会责任增多。随着大学社会作用的提升,社会对大学的期望和需求也在不断增强,“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的呼声高涨,大学不停地对社会做出回应,而回应社会的过程就是大学组织自身与外部社会不断互动的过程。最后,近现代时期形成了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种类日益多样的高等教育体系,但是在这个体系内一直存在着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例如大学学科建设中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和职业性之争等。

四、启示ซ:我国当代大学之选择

1.我国当代大学知识观之选择——整合多元知识观

(1)整合多元知识观的历史必然性。梳理不同知识观时期的大学制度变迁史可知每一种知识观都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大学发展,但随着社会发展,固守于某一种知识观反而会阻碍大学进步。每一种知识观都是对某一类知识价值的诉求,既有缺点也有值得学习的所在。中世纪大学固守于形而上学知识观,导致后来大学发展的危机;近现代大学严重受科学主义的影响,大学几乎失去“自我”。另外,在不同知识观时期,大学都艰难地秉持着“学术特权”,虽然其在每一个知识观时期的表现形态不一样,但这彰显了大学对学术自由理念的坚持。目前,新兴的后现代知识观坚持知识的解构性、文化性、境域性、多样性和意识形态性,它带来了新的知识视野,但是也有过于偏激的地方,例如否定了科学知识观的积极作用。伴随我国进入多元文化发展的社会,整合多元知识观有助于修正价值取向的选择,生成适合我国当代大学发展的办学理念,促进我国当代大学制度形态多样化的建设。

(2)整合多元知识观的现实必要性。我国现行大学制度始建于科学知识观盛行的20世纪初期,由于受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再加上受我国实用主义传统知识观的制约,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的“工具性”特征鲜明。此外,受我国中央集权政治传统约束,大学组织行政化倾向严重。“纵观20世纪的历史,在大多数的时间里,高度集权的社会控制和教育的高度政治化是阻碍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症结之一。”目前,我国当代大学处于转型期,面临着各种价值取向的冲突,原因在于:一是外部社会对大学需求程度增强,对多元人才需求的增多;二是大学主体意识增强,大学需要多元的办学理念来引导其分层分类地发展,然而我国现行大学制度却满足不了大学内外部多元发展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整合多元知识观有助于培育出多元的大学发展理念,解决对大学多元发展的需求,进而改善我国现行大学制度过于功利性和行政化的现状。

2.我国当代大学制度创新之选择——大学主体学习

(1)学习大学发展的内部规律,增强大学内部制度的生命力。“没有学习及其知识存量的积累,就不能有制度的变迁和创新。”大学内部制度是大学发展与存在的根基,也是大学不同于社会其他组织的根本所在。历史上,不同知识观时期的大学内部发展规律是一致的,那就是追求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根本——对“学术自治”的坚守。大学发展的内部规律除了大学对“学术自治”的坚守之外,还有大学内部制度的创新等,例如历史上大学新的社会职能的履行靠的就是大学内部制度的创新。我国当代大学既要学习历史上不同知识观时期大学内部知识制度的长处,同样也要学习大学内部制度是为何落后于ข知识观发展而导致大学危机出现的教训等。

(2)学习解决外部关系的能力,优化大学外部制度环境。大学发展史表明,外部力量一直是大学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外部制度环境如何制约了大学发展前途。大学面临的最大难题便是如何拥有和谐的外部制度环境。中世纪大学为了协调与外部社会的关系,使大学蒙上了宗教的外纱;近现代大学为了协调与外部力量的关系,使大学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以及促使了中介组织的出现。我国当代大学既要学习不同知识观时期大学外部知识制度安排的优劣之处,更要在处理与外部力量关系的实践中不断学习和发展新的知识传播、生产、应用和创新制度。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