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时间:2025-01-13 19:23:1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学语文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且要提高语文能力,更要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果语文课堂是棵大树,那么知识就是树根,能力就是树枝,情感就是树的汁液,思想态度价值观就是大树开出的美艳之花。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只有根深叶茂才能开ช出美艳之花;推而言之,学习语文,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发展语文能力,有知识与能力才能运用语言、鉴赏作品、体味情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让知识之根深深植根于语文课堂的沃土

笔者认为,语文知识是语文课堂的根。缺少语文知识,语文课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精致的肥料(跨学科的知识营养)、充足的阳光雨露(良好的师资、学习条件、环境氛围)都是白费。只有语文这棵大树的知识根系发达,才让语文课堂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

语文课姓“语”,教师要让语文课散发原汁原味的语文味。语文味是什么?语文味的源头活水就是语文知识。第一,要净化语文课堂,要知道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避免把语文课上成其他学科课程。其次,要准确把握不同文体的特征并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如现代诗,要把握其抒情性、웃凝练性、音乐性、形象性的特点;散文,要把握其构思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的特点等。第三,要懂得教学设计。因为教学设计是“语文味”的实施路径,只有教学设计恰当,加上正确的引导,才能让课堂充满“语文味”。

二、让能力之叶悄悄崭露于语文课堂的枝条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所以语文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首先是“听”。听的要求是: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具有较强的倾听品评力和倾听组合力。教师可根据这些标ต准提高学生的“听力”。

其次是“说”。课堂上的“说”不只是教师授课及学生回答问题,而应是学生主动用自己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技能训练。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例如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上讲台播报新闻、点评时事;让学生介绍自己、复述课文、口头描述周围的人和事,就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举办主题班会、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朗诵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三是“读”。达尔文说:“유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掌握了方法就掌握了金钥匙。”因此,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增强学生“读”的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充分挖掘“读”的趣味点,重视朗读、精读、泛读、速读等方面的能力训练,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第四是“写”。“写”是让学生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的途径,是充满活力的心理创作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通过实际体验来激发学生的灵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创作出丰富深刻有文采的作品。

“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教师只有重视这四种基本能力训练,才能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三、让情感之液缓缓流动于语文课堂的树干

情感在语文课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情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原动力。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感情,才会以极大热情投入学习。另一方面,情感又是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影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体验”。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情感意念智慧的产物和表现。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教师要摒弃只重理性分析而置文理情思意境的美和作者的性灵情趣不顾的教法,“披情入文”,采用朗读引发、研读体味、情景再现、情境体验等教法,使用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披露出来,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波澜,引导学生去感受。当学生“融情于文”,用感觉、联想、情感等去触摸内容,在情感活动中积极地“体验”时,作品真善美的情感也会随之渗透到学生心里。

四、让思想之花徐徐绽放于语文课堂的梢头

杜牧说“凡为文以意为主”。“意”是中心思想,也叫主题。它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不管文辞多优美,结构多严谨,选材多新颖,如果主题不鲜明集中,仍会像行尸走肉一样了无生气。

语文课具有人文性特点,即负有对学生情感、情操、心智、人格、品质的培养使命,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课堂上,如果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那么其教育是必然是空洞无力、低效或无效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因为其中有许多生动鲜明的形象、人物、景物等,饱含着丰富的情感,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态度和价值观;学生阅读这些文章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感染,情不自禁地产生思想蜕变。如学生读《沁园春・长沙》,胸襟更宽广,目标更远大。读《劝学》,学生会更注重积累,更务实。读《差别》会更明白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不要老抱怨,应多找找自己与别人的差别,真正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读《奇妙的超低温世界》,或许会产生探索科学、积极创造的欲望。教材课文有限,而学生能汲取的思想营养却是无限的。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只有做到了上述方面,语文课堂才能根深叶茂花嫣然,生命力无限!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