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理咨询阻力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4-11-12 03:22:5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本文对当代大学生不接受心理咨询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从课程设置、队伍建设、咨询方式、针对性服务、引导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引起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及大学生本人重视,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成效。

关键词:心理咨询;大学生;阻力;对策

心理咨询(counseling)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相❥关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呈缓慢上升趋势,其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20%以上。为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笔者对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的部分在校本科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成效提供借鉴依ท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资料源自2014年4月至6月对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的共600份调查问卷。

2.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在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校内随机选择大学生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三所高校各发出调查问卷200份,共600份,收回564份,回收率达94%。主要调查了在校大学生的年级、性别、对自己心理状况的满意程度、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量的看法等相关问题,并使用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调查对象性别、年级分布

2.对心理问题的态度

3.对心理咨询的态度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学生接受过心理咨询的比例为10.34%,以后会接受或者可能会接受的学生比例为70.3%。在对待心理咨询的态度上,男生和女生存在差别,没接受过心理咨询和以后也不会接受心理咨询的男生比重明显高于女生。而在年级分布上,大一学生以后会接受或可能会接受心理咨询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学生。

从表5可以看出,大学生拒绝进行心理咨询的原因统计,排在首位的是“保护隐私和对心理咨询师的不信任”,所占比重为43.62%;其次是认为“可以自己解决”,比重为23.76%;然后分别是“怕被认为心理有问题”“不了解心理咨询”及认为“咨询师无法解决”。

在对“哪种咨询方式更易被大学生接受”的统计中,“网上咨询”所占比重最高,为45.04%;其次是“电话咨询”和“当面咨询”,分别占24.82%和21.63%。

4.对咨询对象的态度

研究者把调查对象对咨询对象的态度做了统计,各年级没有显著差异: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希望咨询的对象,排在首位的是同学朋友,比重为56.7%,其次是家人老师,11.3%表示对谁也不说,愿意对专业心理工作者咨询的仅占6.0%,排在末尾的是向陌生网友咨询。

三、分析

1.寻求心理咨询的学生比例偏小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比较严重,诸多资料均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但本研究调查中显示,主动接受心理咨询的人仅有10.34%,数值偏小。不过,比较喜人的是70.3%的学生表示以后可能会接受咨询,处于徘徊状态。因此,目前心理咨询这种有必要但无行动的情形需要引起高校师生的重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利用心理咨询帮助自己成长。

2.男生需要更多关注

分析显示,接受过心理咨询及以后有可能接受心理咨询的男生都明显少于女生。传统习俗认知对于男性的界定更多的是强者的形象,遇到问题都能自己处理,无意识中给男生以“接受心理咨询是弱者的表现”这一认知。这种性别特征以及错误认知造成男生更不易接受心理咨询,同时男性的耐受力又相对较差,所以,男生比女生需要更多关注。

3.咨询学生及其问题在不同年级呈现一定规律

调查显示,各年级接受心理咨询的比例和咨询问题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年级差异,基本符合大学生发展规律。从总体来说,大一学生最多,会或者可能会接受心理咨询的比例为39.7%,咨询问题集中在人际关系和学习方面。对新生来说,他们要适应全新的大学生活,面临陌生的人群、新的学习旅程,他们的任何一种选择都会伴随着各种矛盾,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压力与焦虑,而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他们尽快地缓解心理压力、排除困扰,促进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同时,高校都会在新生入学时进行心理普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新生对心理咨询的关注。从大二到大三,接受心理咨询的人数相对少一些,这时他们对大学的学习生活比较熟悉了,相应的压力开始减轻,异性交往开始受到关注,同时开始考虑生涯规划问题。到了大四,随着生涯规划的执行阶段的真正开始,他们对于自己的个性特征、人格是否完善,是否适应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开始关注,更多这方面的问题需要大学生面对。

4.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咨询最多的问题

研究发现,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生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主要因为当前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是从小被呵护长大的一代,他们普遍个性比较鲜明,崇尚自由、以自我为中心,而♛大学集体生活需要大家相互体谅、相互约束,在还没有适应这种环境时,就很容易产生人际关系问题。多年来,校园中的恶性事件绝大多数源于人际关系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5.ข拒绝咨询的原因分析

调查发现,学生拒绝咨询的原因有:对心理咨询师的不信任,本调查中占43.62%;对心理咨询的误解,认为通过努力自己可以缓解或克服不良状态(占23.76%),把心理咨询和精神病等同,害怕被人说成是有病(占15.60%),认为心理咨询都是骗人的,根本无法解决问题,不相信有人能帮助自己(占8.15%);不了解心理咨询,讨厌被人说教。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对于心理咨询有误解,或者说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不够全面、不够科学。对此,我们要加强心理咨询的科普宣传,消除学生的误解和顾虑。

四、建议

1.重视心理健康宣传,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

一方面,通过加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以各类载体全方位普及相关知识,积极举办心理健康相关活动、讲座,让大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了解心理咨询,进而在必要的时候能接受心理咨询;另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向大学生系统讲解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一定的自我调适方法,学会自助并助人,完成一定的知识储备,增强认知的科学性、系统性。

2.采取灵活多样的心理咨询方式

(1)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有机结合。实践中,大学生心理问题分为两大类:诊断范围和发展性问题。据以往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大多数是发展性的心理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发挥两种咨询各自不同的优势,做到点面结合,既针对诊断范围的心理问题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又在整个学校范围开展发展性团体咨询。从而可以在心理咨询教师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为全体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及时、有效地摆脱心理困扰。

(2)同辈咨询、自助与指导相结合。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希望咨询的对象排在首位的是同学朋友,比重为56.7%,其次是家人老师,最后才是专业心理咨询工作者。所以,同辈的指导和帮助在某些时候可能比心理咨询师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等候学生的求询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更有效便捷。虽然心理咨询的理想结果是实现来访者自我调节,遵循自助性原则,但毕竟靠学生自己摆脱心理困扰是有一定难度的。心理咨询师在接受学生心理咨询时,既不能直接进行是非评判,也不能直接地给出相关的建议与指示,可在启发的基础上给予适当指导,从不同方面帮助学生重新认识问题,使学生学会自助。

(3)网络心理咨询与传统心理咨询有机结合。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相对于传统心理咨询,学生更容易接受网络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老师基于网络运用心理学理论和咨询技巧对求询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的过程,已越来越受到广大年轻人的欢迎。相对而言,网络心理咨询拥有“时空不受限制、信息获取迅速、隐蔽性强、更利于咨访双方互动,从而使心理咨询更顺畅、有效等”优势。因此,在高校开展心理咨询过程中,应及时建立网上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网络心理咨询和传统心理咨询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

3.加强心理咨询服务专业化建设

做到“专职人员培训专家化、兼职人员培训专业化、班级心理委员培训系统化”,建立心理咨询督导制,定期对心理咨询案例进行讨论,成立“心理咨询师沙龙”等,提高心理咨询服务质量。

4.注重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服务

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层面的学生,针对性地加大专业心理咨询的服务力度。消除男生在性别角色认知方面的偏见,提高其心理求助意识,加强对新生、毕业生、网络成瘾学生、贫困生等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对这些特殊群体心理健康方面的关爱。

5.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引导

高校要注重分析大学新生人际交往中易出现的问题和主要原因,引导和帮助在校大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经验技巧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教育学生与同学交往应遵循平等、相容、互利、信用原则,调整人格因素,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建立和谐、融洽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ฑ[2]胡伟国.地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0(03).

[3]薄建柱,杨绍清,崔向军等.不同性格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07).

[4]刘宗安.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02).

[5]王雪梅,王德明.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冲突及对策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04).

[6]朱春兰,丁@红,俞晓歆,胡月香.提高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机构认同度[J].高校建设,2009(03).作者简介: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