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艺术中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时间:2024-12-26 13:06:1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传统音乐文化是我国当代民族声乐的“本源”和“母体”,是本民族最为珍贵的文化财富。要想使其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当代民族声乐艺术工作者必须珍视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传统音乐文化在当代民族声乐艺术领域中的继承、表现与发展。本文对传统音乐文化在当代民族声乐艺术领域中的继承表现与发展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繁荣发展。

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原始社会开始,我国古代先民就经过不断的积淀、传承、借鉴、吸收和创新,形成 ヅ了完善的音乐文化体系,创造了辉煌的民族声乐艺术。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一个民族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预测这一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同时民族的声乐艺术家对待传统音乐文化的态度也在某种程度上昭示了这一声乐艺术类型的发展与未来。对于当代民族声乐艺术而言,只有深深地根植于传统音乐文化之中,以尊重的态度、开放的视野、复合的思维、创新的精神,更好地吸收、扬弃和继承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珍稀养料、宝贵精魂,才能真正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鲜明存在。

一、寻根溯源——传统音乐文化对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滋养

我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是在贯彻传统音乐文化理念、继承传统民族声乐遗产的基础上,在尊重本民族语音规则、审美取向、艺术传统的同时,有选择性地借鉴西洋美声唱法的技巧,在发声技巧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改进之后所形成的新型声乐艺术类型。可以说,我国当代民族声乐彰显出了传统音乐艺术的审美观念、审美风格及审美理想,展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个性、精神和审美体验。其中,比较明显的是受“天人合一”思想以及宗教思想所形成的中正平和、含蓄蕴藉的“发乎情,止乎礼义”的美学范式,以及对传统声乐理论中“以字行腔”“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等演唱规则的认同,并以此为基础所形成的关于呼吸运气、咬字发音、润腔的声乐技巧体系。作为传统音乐文化结出的最为丰硕、甜美的艺术成果,我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在中华声乐艺术领域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不仅充分满足了广大群众在心灵方面的审美需求,更是中华民族及世界艺术之林中一道形式、内涵及品质俱佳的饕餮大餐。

二、形、神、韵兼备——传统音乐文化在当代民族声乐艺术领域中的表现

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音乐艺术审美取向、艺术风格和艺术产品经过千百年发展历程之后的积累、提炼、沉淀与凝结,是滋养现当代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根基”所在。传统音乐文化在当代民族声乐艺术中渗透、主导和张扬的历程,也正是我国当代民族声乐不断繁荣发展的历程。可以说,传统音乐文化正是推动当代声乐艺术发展的根本内在驱动力。梳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形成脉络,可以看到其所走的是一条从重“神”开始,逐渐走向重“形神兼备”“声情并茂”艺术境界的历程。

1.“形”:人声之形、曲目之形、表演之形形,即外形、形式。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形”是有着极为丰富内涵的:一方面指具体的事物形态,如发声演唱器官的形状、声音的形态、演唱者的姿态;另一方面指抽象的与“神”相对的理论概念,是一种歌唱的状态。在当代民族声乐艺术中,对“形”理论的继承似乎无处不在。第一,人声之形。人声是声乐艺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和造型手段,声乐演唱的过程就是塑造声音形成完美的艺术形象的过程。第二,曲目之形。中华民族似乎天生就对流畅、自然、圆熟的线条有着极为深厚的喜爱,并在艺术实践中积极贯彻这一美学要求。第三,表演之形。在我国传统声乐艺术中,“演”是“演唱”不可分割的重要构成,《吕氏春秋?古乐》中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似乎从萌生之初,声乐表演者就要根据演唱的内容配以相应的眼神、表情和动作。比如,我国的戏曲艺术就是民族声乐艺术类型中最为明显的范例,另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山歌小调,更是以一边演唱一边舞蹈为特征。

2.神:神主形从、形神兼备神,即感悟、顿悟。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神”亦内涵丰富:一方面指抽象的概念,即声乐演唱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则是一种美学范式,即演唱者所追求的相对理想的歌唱状态。作为一对存在辩证关系的专业术语,“形”与“神”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当然,在我国古代声乐艺术领域中,人们似乎更多地追求“神似”ศ,认为“神贵于形,神主形从”,但这一美学境界的实现,仍❅然要通过“形神合一”“神形兼备”的途径方可达到。而在当代声乐艺术中,“形似”同样是声乐演员所要达到的第一步,即将个人的声音、肢体和表情通过训练调整到正确、规范的形态上,同时为了最终实现更为美好的歌唱形态,还要努力地追求“神似”,将所扮演的人物的精神气质、内心情感体现出来,以达到质朴天成、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展现出东方民族所特有的委婉、含蓄、细腻与深沉的民族气质。

3.韵:艺术净化、独特风格韵,即韵味、风格。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韵”一方面是指整个声乐艺术最为重要的精华部分,是衡量演唱者演唱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当代声乐艺术中,广大受众同样乐于用“韵味”一词来表达对某一声乐作品或某次声乐表演的喜爱。另一方面也指具体的声乐技巧。在一些民歌演唱中,为了使声乐演唱更具“韵味”,演唱者在旋律、语音、发声、吐字方面极为讲究,有时还会使用“润腔”“颤音”等声乐技巧,这既是民族声乐艺术“韵味”形成的重要手段,赋予了音乐作品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较强的生命力,同时又蕴含着深刻的美学意蕴和美学品格,传达着我国东方文化所特有的神韵,是我们民族声乐艺术中的宝贵财富。

三、与时俱进——推动传统音乐文化现代化进程的文化意义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凝结了古代先民、杰出声乐理论家、优秀演唱者的智慧与才华,经过历史巨浪的反复淘洗之后,最终得以形成相对完善的系统,成为滋养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丰厚沃土。但人类的认知总是受限于当时的物质条件与外部环境,必须要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因此,在坚守传统、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大前提下,传统音乐文化也应当保持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在经过“民族化”“多元化”“现代化”的变革中持续加快其现代化的步伐。

1.民族化“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民族化”则是确保一种民族艺术区别于其他民族艺术并得以存在所必经的强化历程。“民族性”始终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最为鲜明的特质,“民族化”则更是推动当代声乐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当代民族声乐艺术“民族化”的本源,传统音乐文化是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其在“中华民族”这一大语境中孕育和发展,清醒地把握住了“民族化”这一发展方向,对于民族声乐艺术的存在及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当代民族声乐艺术工作者应沿着这一艺术发展道路前行,采取有效的艺术手段和实践策➳略,把握传统音乐文化中最优秀的民族特质,如清晰的语言、圆润的运腔、和谐的情感表达等,切实提高本民族声乐艺术与其他民族声乐艺术的辨识度。

2.多元化多元性,即声乐艺术中在外部形态及内涵特质上有所差别的多种艺术要素;多元化,则是在充分表现这些艺术要素自身美学特质的基础上,使之有机融合并保持和谐共存的积极状态所必经的完善历程。在当今这个更为开放、多元和包容的文化语境中,一个文化艺术形态绚丽多彩、传播交流日益广泛的文化盛世已经到来,不同民族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冲撞与融合也在持续展开。对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而言,应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状态,积极吸纳其他民族声乐艺术的艺术传统和音乐元素作为自身肌体的完善材料,为当代声乐艺术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契机,引导当代声乐艺术向更为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为实现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跨越式发展创设条件。

3.时代化时代性,即传统音乐文化中所蕴含的与某一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相契合的特质;时代化,是促使传统音乐文化始终与所处时代保持同步状态所必经的改造历程。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传统”特质,并没有局限了这一文化的时代界限,反而更多的是强调其自身发展的历时性,具体是指传统音乐文化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所保持的良好适应状态。可以说,在每一个特定的“时代”,传统音乐文化都被充分地注入了新的时代特质,使其在那一时代得以延伸、拓展、创新,进而形成了一种既富于包容、沉淀及积累等优秀特质,又善于不断补充、完善和修正的发展传统。只有坚持“时代化”发展道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才是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杨曙光.《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传统》.中国音乐,1997(03).

[2]李萍.《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乔新建。.《确立民族声乐双重发展模式的构想》.音乐研究,2003(2).

[4]郭建宁.《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赵世兰,郭建民.《“近源”与“多元”——关于民族声乐文化的传承关系》.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2).

[6]伊丽媛.《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国民族声乐价值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内江师范学院学报(艺术版),2011(9).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