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及破解对策

时间:2024-12-27 16:45:0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喜忧参半,用人单位抱怨招人难,毕业生却认为理想的工作难求。就业结构性矛盾、就业市场不完善以及就业观念陈旧等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我们应该从就业结构、市场建设、就业指导、观念转变等方面加以破解,才能使毕业生顺利就业,用人单位得以招到满意的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因素 对策

一、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1.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就业地区的结构、就业专业的结构两个方面。从地区来看,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对毕业生吸引力大,就业形势好,人才非常多,就业渠道也比较畅通,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情况比较糟糕,缺乏人才,又留不住人才。从专业结构来看,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就业由过去那种“统包统分”改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问题马上暴露出来。市场和信息观念不强,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一些高校追求短时效应,不顾本校的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求过剩;另有一些高校市场灵敏性不够,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没有及时调整招生人数,改革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导致毕业未难以在专业领域就业。

2.大学生就业市场有待完善。尽管各个地方,各种形式的人才供需见面会如火如荼,但是市场机制仍不完善,一些体制性障碍仍存在。就业工作按理应该政府牵头,但大学生就业却是多头管理,高校开拓市场、组织招聘会,却很难从人社部门获得经费支持。人社部门管理下的人才市场跟企业关系密切,却没有建立一个统一有效的企业信息需求发布平台,高校对各个专业人才需求的预测并不准确。一些地区对生源是本地的毕业生大开绿灯,而对一些外地毕业生则加上各种条件加以限制。养老保险双轨制,让大学生对需求不大的机关事业单位趋之若鹜,对需求较大的企业岗位却始终心存顾虑。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服务保障体系还未健全,体制性障碍还未真正消除。

3.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盲目高消费。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一味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用本科生来做,本科生可以做的事要用硕士研究生来做。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给低学历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进一个人才,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ส此,非常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是有书本上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养上。

4.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滞后。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其管理幅度相对较小,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形式单调,有的只是在学生临近毕业阶段才开设就业指导课,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

5.大学生就业观念需及时调整。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普遍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能接受;片面追求大城市、大地方,而不愿意去基层、去生产一线;有业不就的错位现象依然存在。

二、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1.加强就业准备,及时进行角色转换。对于80%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求职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 ☹好就业心理准备。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毕业生对自我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不能盲目攀比,要结合自己所学专业、个人能웃力、特长来进行求职和择业☭。只有对自己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有了正确的定位,就有了找到理想工作岗位的依据和保证。

2.加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确定一个科学的择业定位。在就业过程中,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良好就业心态和就业观念,缓解就业压力。要教育学生先就业再择业,鼓励和引导学生一旦有比较合适的岗位,要有务实的心态,尽早签约。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建立良好就业心态、消除就业焦虑、缓解就业压力、正确勇敢的面对困难。二要提供科学的就业指导。应该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在完成自己学业的过程中去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学习相关知识,考取相关证书,发挥自身优势,弥补不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一步步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三要增强大学毕业生的竞争意识。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竞争已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要鼓励毕业生敢于竞争,强化竞争意识是大学生在择业前最基本的准备。大学毕业生要想在求职与择业中取得成功,仅仅敢于竞争还不够,还必须善于竞争。善于竞争就是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实力和良好的竞技状态。在求职与择业竞争中,注意自己的期望值是否恰当。同时我们的毕业生在准备投出自己的简历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自我认识,在求职面试时情绪一定要轻松自如,要克服情绪上的焦虑和波动,如果一个人能够自始至终地以良好的情绪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那他就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四要引导大学毕业生正确对待挫折。女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比男大学生所受挫折可能更多一些,这是现在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女生择业难,并不是社会对女生的需求量小,而是一些工作上和生理上的因素。因此女生们更要在于发现自身的优势、展示自己的才华,并以其优势去参加竞争赢得用人单位的肯定。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适当给自己一些耐心和宽容,制定与自己的实力相当的择业目标,不盲目攀比或随波逐流,引导学生克服懒惰依赖心理,建立良好积极的心态,走出宿舍多跑招聘会,增加就业机率。对于后进生、贫困生及其他特殊群体,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加强“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发挥班委、党员的力量,进行“一帮一”的互帮活动,多层次全方位地帮助他们度过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难关。 3.加强职业能力的训练。大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的职业能力不足,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主要反映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尤其是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等方面。面对这种形势,大学生应充分认识知识结构在求职择业中的作用,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发展自己,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职业能力训练,以增加自己在就业时的筹码。

4.调整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并对市场进行有效引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层次人才。当前,国家正在探索高考制度改革,能否探索通过招生真正影响到高校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优胜劣汰的一种新的合理机制,值得期待。

5.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和建设,是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保证。要建立充足稳定的就业市场,积极地“走出去,请进来”,与用人单位建立广泛联系,沟通供求信息,以真诚和热情留住用人单位,建立一批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基地,确保就业岗位数量的充分供给。形成“以基地带动市场,以市场促进就业”的良性运行机制,使进校招聘单位数量逐年递增,扩大毕业生的就业选择空间,确保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也要组织好校园内的大型供需见面会和专场招聘会,提高招聘会的效率,尤其是要想法杜绝展而不招,挤掉招聘会的水分。

6.建立完善有效的信息体系。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服务,建立规范、科学、完善的就业网络体系,为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三方提供快捷、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确保就业渠道的畅通化和多无化。成为多向沟通的桥梁,加快就业信息的获取与传送,从而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通过就业信息网络,学生能及时了解就业形势、搜集需求信息、掌握择业技巧、确定择业意向、进行职业评价、最终完成就业。用人单位也可通过校园就业网络随时搜索毕业生人才信息,选择所需的人才,同时通过网络系统与全国其他高校、用人单位开展网络人才招聘会,实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网上招聘和择业。

7.积极鼓励并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将“创业”提到了一个新高度,提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形势表明自主创业就是今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趋势、新动向,当代大学生多数有着强烈的创业冲动和渴望,今后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将成为一种时尚,通过国家政策的引导和资金扶持,创业门槛、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的降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带着自己的梦想融入到自主创业的大潮中去。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