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中的主体角色定位研究
"
[论文摘要]随着大学生创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创业教育服务活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应当在创业教育服务中共同发挥作用。文章就这三方在创业教育服务中的角色定位和各自应承担的具体职责展开了论述。
[论文关键词]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服务 功能定位
将创业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当中进而推动大学生创业,成为拓宽就业途径、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渠道。但大学生创业教育绝不应当仅仅是高校一方主体的任务,大学生在产生创业意愿后或者是开始有了初步的创业行动之后,所涉及的技能培训、知识辅导和实践等各个环节,应当由政府、高校和社会综合协调、共同实施。
一、国内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相关概念界定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的,它指的是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被称为“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最早始于清华大学举办的创业计划竞赛,1999年教育部发布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概念。随着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院校开展了创业教育试点,创业教育开始受到国内学者的积极关注。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从当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活动开展水平来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建立,创业师资队伍初具规模,对创业教育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相对于创业教育而言,创业教育服务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创业教育服务被界定为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延伸,它是针对接受创业教育之后有了一定基础的创业构思或者有了初步创业行动的大学生进行的,包括政策法律、工商税务、生产营销、经营管理、企业文化等内容在内的支持和帮助活动。高等院校是开展创业教育服务的最主要力量,政府机构和企业等社会力量则是创业教育服务重要的参与者。高校、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力量应当围绕知识传授、技能培训、资金支持、法律维权等众多方面准确自我定位,明确自身职能,建立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和制度,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法规体系和社会支撑体系。
二、高校在创业教育服务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能承担
高校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科优势,是创业教育活动中当之无愧的主导力量。一方面,高校教师作为教育任务的直接承担者,具备熟悉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个体意愿等先天优 ツ势。高校可以利用其在科技、管理、法律、营销等方面的学科优势,为学生从事创业活动提供知识储备和技能培训。另一方面,高校自身也存在着缺乏创业实践经验、经费不足、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创业实践环节形式单一等问题,且诸多因素受困于高校自身性质和体制因素无法完全解决。因此,高校在创业教育服务环节必须依靠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和有效配合才能真正发挥主导作用。在创业教育服务环节,高校应当承担以下主要职能:
第一,转变教育理念,构建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创办几所盈利的企业和培养几个成功的企业家,而是在于通过知识的系统传授和技能的模拟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因此,高校应当加强自身的组织和制度建设,科学整合现有的学科资源,将创业教育纳入到高等教育的综合教学体系中,积极引进和借鉴欧美教育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系统地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要注重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学科综合性和实践运用性,在专业基础上突出与创业密切相关的科技、金融、财务、人事、市场、法律等领域,形成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务操作相统一的课程结构,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第二,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加强创业教育服务师资力量建设。教师的水平和素质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状况,创业指导教师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更重要的是在学生产生创业意愿、开始初步的创业行为之后,为其提供工商税务、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传授涉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策划、企业文化构建等涉及企业运营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技能和创业实践经验。高校可以选派教师到生产或销售企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鼓励青年教师投身创业实践,在实战中积累创业经验;同时应加大对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和聘任具备丰富企业管理经验的企业家、创业者和技术专家参与到创业教育服务当中,利用其丰富的企业管理实务经验弥补自身师资在创业实践上的不足,满足创业教育对管理类、营销类、法律类等多层次人才的需求。
第三,广泛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业技能。创业教育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教师应当将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训有机结合,将校园文化活动和企业经营活动协调统一,拓宽学生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浓厚的创业校园文化氛围。高校可通过举办创业计划竞赛、创业模拟训练、邀请企业家定期举办创业讲座等校内实践活动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同时将社会实践作为创业教育的大课堂,通过企业实习、假期实践、参与社会中介机构举办的企业经营技能培训等方式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增强学生的职业经验,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 "
三、政府在创业教育服务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能承担
近年来,政府的劳动就业部门和教育部门出台了一些优惠、鼓励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团中央和教育部还设立了创业专项经费。但是由于整个社会过于注重创业的成败得失,缺乏鼓励尝试、宽容失败的长远目光,尚未形成能够促进学生创业的舆论环境,部分政策在制定时缺乏实践依据,在执行时受到地方实际状况的影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推动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政府与高校之间不应当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应当是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合作关系,政府在创业教育服务中的角色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宏观政策的制定者,而应当定位于创业环境的营造者、政策的制定和推动者、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教育领域的引导者和创业服务保障的直接提供者。
从宏观层面,政府相关部门应当通过政策制定和执行监督,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社会大环境。要强化政府在宣传导向和政策法规✎制定方面的职责,建立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帮扶机制,降低创业企业的准入门槛,扩大市场的准入范围,面向创业企业实施简化设立流程、税费减免和提供小额、低息或无息贷款的优惠政策,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保险等方面提供便利以解决创业大学生的后顾之忧。要进一步加强在社会中的宣传和引导,带动形成人人关注大学生创业,对创业鼓励支持、对失败宽容谅解的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微观层面,政府劳动就业部门要采取措施引导、推动社会力量进入创业教育服务领域,同时在产学研过程中提供直接服务。资本市场的逐利性使得企业等社会资本在面对创业失败的高风险时往往持观望态度,政府应在高校和社会力量间建立联系,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融资、高薪技术创新、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经理人培训等创业教育的具体服务保障领域。可以借鉴欧美等国的具体模式,按照区域设立专门的创业教育研究推动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引导社会资本推动校园创业教育科技园区即创业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在师资建设、资金支持、法律援助、市场咨询等方面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四、社会力量在创业教育服务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能承担
从国内ร大学生创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创业教育的服务保障工作基本是在政府的政策推动下由高校独立承担,以企业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在参与程度和参与方式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社会力量和高校之间缺乏交流,高校在教师创业实践培训和小型企业育成、孵化等最需要社会力量介入的环节无法获得足够的支持。相对于国外的风险投资在创业项目形成之初即开始介入,国内的风险投资对大学生创业的关注程度小,很多创业计划大赛的获奖项目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实际操作效果不佳的问题,创业比赛的成功并不等于创业成功,投资往往面临着较大风险,企业的参与热情不高。从国外的做法和经验来看,社会力量应Ⓐ当是创业教育服务的重要力量,在创业者培训、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承担了重要的职能。
第一,利用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优势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培训。要支持企业以积极的姿态进入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领域,向高校及时反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需求,联合高校共同设计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和实施方案,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习基地和实习岗位,积极参与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组织和评审,在学生模拟创业和企业管理实务等环节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社会专业培训机构介入大学生职业经理人培训领域,为大学生创业者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第二,拓宽社会融资渠道,建设完善的创业教育融资体系。创业教育的资金来源除了国家的专项拨款和高校的自我筹措,更需要风险投资等社会资本的介入。经济效益最大化一向是企业追求的根本目标,但在经营中单纯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往往带来急功近利、人才储备缺乏、企业价值文化缺失等缺陷。创业教育以培养受教者的开拓意识和进取精神为目标,其核心是创新意识的增强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恰好能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获得高素质人才提供保障,要引导企业从社会趋势和自身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大学生创业。在融资方式方面,可参照美国硅谷银行的模式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允许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促使民间资本积极介入创新投资领域,积极开拓天使基金、校友捐助、社会公益基金等多种融资渠道,提高中小企业创业的外源性融资水平,优化创业投资结构,完善创业融资资本市场体系,建立起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成熟的投资、融资体系。
第三,加强大学生创业基地和创业科技孵化器的建设,聚集社会资本,形成创业集群效应。创业孵化服务工作是创业教育体系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环节,科技成果转化、对市场准确定位和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往往是大学生创业者所面临的最普遍的困难,这就需要社会力量给予中小企业孵化以必要的帮助。创业基地和科技园区可以通过提供办公场所、联合创投企业设立种子基金、建设公共服务平台、聚集社会资源搭建服务网络等方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帮助,各服务机构之间建立必要的联系,通过集群效应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形成创业教育服务保障的一体化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