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摘 要 本文以材料化学专业为例,论述了进行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重要性。分析了进行改革研究的各个方面,提出了加强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本科 工程人才 培养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Talents Training Mode Reform
――A Case Study of Materials Chemistry Professional
GE Chunhua, ZHANG Xiangdong, GUAN Hongyu, LV Tongjian
(College of Chemistry,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6)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ake materials chemistry for example,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form of undergraduate study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mode. Analysis of the various aspects of the reform of the study, a method and means to strengthen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经过数次的专业合并、调整,我国高等教育已基本完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本科专业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逐渐与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
本科工程人才的培养是相关技术领域高级人才培养的基础,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本科工程人才的培养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培养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些传统的工科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历史悠久,成果丰硕。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不断改革传统的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对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先后出台了大力推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措施,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①
当下高等学校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正方兴未艾。③④作为工学中材料类的专业之一,材料化学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提升专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和贡献率,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培养本专业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紧急的、常态化的任务。结合材料化学专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发挥传统学科优势,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明确专业定位,确立改革目标
进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首先要正确地对本专业在整个社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角色进行清晰的定位。要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而围绕确定的目标制定整体的培养方案。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既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赶时髦一拥而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对于人才培养既要坚持传统,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对专业进行定位要考虑本单位的相关专业布局,也要结合社会、行业对本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材料化学专业兼有化学和材料两个学科门类的特点,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有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特点。考虑到本专业大多具有理科背景,在专业定位时就要根据社会对本专业的实际需求转变教育理念,特别是要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明确工程人才培养内容,改革培养目标。
2 发挥传统优势,形成特色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应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突出专业的办学特色。不少院校的材料化学专业依托于理科专业产生,具有鲜明的理科背景。因此在培养方案设计上,应从偏重理✉论教学转向“坚实理论基础、突出实践教学、落实科研训练”。强调工程人才的培养并不是要减少理论知识的学习,相反,细致、扎实的理论功底是今后从事相关工作的基础,也是本科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既要保留专业的“厚基础”的特点,又要体现出对“重能力”的要求。培养方案的调整体现出社会对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方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方案中建立起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明确学校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的目标。在理论教学雄厚的基础上,针对工程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的现状,注意知识的实际应用,加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训练,强化专业学习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的,加强工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不等同于一味或仅仅强调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而是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专业知识以后,有目的地配合所学知识,将理论学习中掌握的概念、原理、方法,通过科研训练、实验、实践等环节得到验证和应用,同时学会尝试解释实际工作中观察到的现象,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勤于思考、善于动手的能力。方案的制定和完善,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创新性人才培ฅ养要求为导向,使培养的人才具有应用型、复合型、发展型等特点,满足相关行业、领域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方案也应尽量满,足差别化培养的要求,容许学生有个性化发展的空间。通过制定弹性学制等措施,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计划。 3 加强教学队伍建设,形成理论、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团队
教与学是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在高等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当下各学校都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努力提升现有教师队伍水平的同时,还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人才。不过,由于历史原因和目前评价机制的不完善,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往往注重理论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工程实践能力有待加强。青年教师一般是从校门到校门,求学期间专注于具体工✈作和知识的学习,部分人员完全没有从事实践工作的经历。为了更好地进行工程人才培养工作,有必要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课程的设置,逐步ผ建立起学缘结构、年龄梯度、专业分布合理的教学团队。完善教师培养的机制和制度,引导青年教师在思想上认识到教师的神圣职责和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强化其责任心,提高其业务水平,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以高水平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促进本科专业建设。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材料化学专业而言,材料的生产、加工等工程实践是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可试行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实践类课程的兼职教师,经培训后承担实践教学任务。通过理论、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相促进,逐步达到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
4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 更新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探索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模块化的课程设计形成适用于本科教学各个阶段的授课平台。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分层次、循序渐进地构建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形成有机的整体。通识教育平台是为学生开设本学科以外的公共性、通用性课程,旨在开拓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形成和发展探索客观世界所必需的各种基本能力。材料化学专业的学科教育课程着重强调对进一步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支撑,是系统性地传授基础知识阶段。材料化学专业此时注重材料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传授。专业教育课程平台课程由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组成。在此阶段,学生获得专业知识,了解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具备进一步从事本专业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应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做出调整,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通过理论教学、专业实验和科研训练的有机结合,构建起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优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以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验竞赛、课外科技竞赛等活动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6 强调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硬件条件
探索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离不开制度保障。通过建立完备的人员、资金、设施等保障制度,确保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强化校内教学环节的运行和监督考核机制,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建立科学的教学效果评价和反馈机制。切实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以人格魅力和专业水平,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实验室建设,从资金上优先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和仪器设备的更新、升级。建立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专业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循序渐进的实验课程体系。由于专业特点,应改变材料化学专业闭门办学的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特别是探索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由于自身生产经营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企业排斥外来的高校教学行为。现在很多学校将生产实习改成了参观实习,即便如此也难以为继。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建立切实可行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迫在眉睫。为破解这一难题,应加强学校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利用学校的科研优势弥补企业研究力量的不足,将教师的研究成果在企业实行转化,实现产学对接。再结合本科生导师制等制度,聘请企业人员为实践导师和就业指导教师,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切实改善工程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的现状。
7 坚持教改研究的连续性,完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长效运行机制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教育实现自身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立起完善的人才评价与反馈机制,根据社会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进行动态的调整,不断赋予创新性人才培养以新的内涵,是专业生存的重要基础。
总之,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是一项发展高等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工作。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各个方面进行不断改革,以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一项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注释
③ 张樱.高水平大学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趋势和特点.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3):95-100.
④ 王志华,李志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4):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