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生态系统研究溯源及前沿探析

时间:2024-09-20 19:52:3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首先对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模式和发展:创业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研究、创业生态系统的分类研究、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框架和内部运行机制研究和创业生态系统评价体系研究。最后对创业生态系统的未来研究热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创业生态系统;研究模式;评价

在传统的创业环境研究中,学者们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相关环境构成要素进行罗列,对创业环境进行评价,探讨影响创业倾向、创业过程和创业成功率的各种创业环境要素,分析了创业环境要素与创业企业之间的作用机理,并建立了一些经典的分析框架如全球创业观察(GEM)的GEM框架、Gnyawali和Fogel的五维度分析框架和Lundstorm&Stevenson 的M-O-S六维度创业政策框架。但是很多研究中不能说明各种环境要素间,以及创业主体和环境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和系统性。因而很多研究对创业活动缺乏系统而理性的解释。

近年来学者们运用组织生态学的理论,应用生态学的概念、方法和模型,对创业活动的关键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创业活动与外部环境要素、以及各个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对创业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框架、内部机制进行研究并形成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通过对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将创业研究领域引入更多视角,为理性认识创业活动过程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对于推进系统化的创业活动促进机制、发挥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积极作用,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一、创业生态系统概念的界定

二、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模式和发展

(一)创业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研究

创业生态系统的内涵丰富,要素多元化。目前最具影响力的是Isenberg对创业生态系统基本要素的分类。Isenberg(2011)指出实际的创业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可多达数百个,并将其归类为六个基本方面:促进创业的政策和领导、对风险投资有利的市场、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制度和基础设施体系的支撑、适宜的融资条件和有益的文化。尽管任何社会的创业生态系统都可以从这六个方面进行分析,但是每个生态系统都是数百个具体要素以高度复杂和各具特色的方式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每个创业生态系统都是独特的,应该适应当地的条件。创业生态系统又是动态的,由许多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他认为着眼于找出创业生态系统一般的因果关系规律的研究是没有实用价值的[4]。

Cohen(2005)认为创业生态系统最关键的九个基本要素是:非正式社会网络,正式社会网络中的大学、政府、专业的和支撑服务、资本资源、人才储备和大公司,以及基础设施和文化[5]。

Bernardez(2009)认为创业生态系统最关键的要素:具备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如中国的制造业、硅谷的高科技和软件、印度的BPO业务流程外包)、支撑结构包括金融、物流、技术、市场、组织资本、人力资本和市场。

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在2013年发布的报告《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 Around the Globe and Company Growth Dynamics》中,将创业生态系统分为八个主要支柱要素:开放的市场、人力资本、融资和金融、支撑体系、管理框架和基础设施、教育和培训、作为催化剂的大学、文化。世界经济论坛与斯坦福大学团队、Ernst & Young团队和Endeavor团队联合展开调查,通过对全球1000多位创业者的在线调查问卷, 分析出有三个要素是这些创业者们认为对企业成长最重要的,即开放的市场、人力资本、融资和金融[7]。并就这8个要素对创业生态系统的地区差异进行统计。 虽然国内外学者们对创业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筛选和分类各不相同,但是这也体现出创业生态系统的复杂型,和各个具体地区或行业生态系统的差异性。任何创业生态系统都不可能通过简单的模仿,被成功复制。通过文献中对这些要素和指标的各种定性和定量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启示:一是培养自身优势。每个国家、地区的制度、文化背景、资源等要素都不尽相同,在构造创业生态系统时应结合国家、地区特色。不要盲目模仿硅谷等先进地区经验,在借鉴的同时,要因地制宜。二是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要注意整体性和系统性。创业过程受创业环境影响的同时,创业主体也或直接或间接地对创业环境产生影响。三是政府不要过度干预。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力量和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性。

(二)创业生态系统的分类研究

William J. Baumol, Robert E. Litan 和Carl J. Schramm(2007) 结合市场类型、经济体制,将创业生态系统分为四种类型:寡头政治型、政府指导型、大公司型和创业型[8]。寡头政治型常见于亚、非、拉美的一些寡头政治国家,只有个别有特权的寡头公司控制着市场,在生态体系中占优势,这种市场发展缓慢,比较脆弱。政府指导型,如亚、非、拉美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法国,政府通过计划、制度和价格调控市场,市场缺乏竞争和创新,效率低下。大公司型常见于一些发达国家,生态系统由一些大公司主导,这些大公司往往在全球范围内跨国、垂直一体化经营,产生大量金融资本、重视研发,但是对市场变化的应对慢,创新能力较差。创业型常见于一些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和地区如中国的经济特区、硅谷,是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特征是系统内有大量小型、灵活的创新公司频繁创业,大公司不断投资于创新、新产品快速投入市场。Bernardez(2009)进一步将这个分类结合具体指标:人均GDP、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排名(DBR)、基尼系数、美国传统基金会的经济自由度指数(EFI)、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人类发展指数(HDI),对卢森堡、爱尔兰、香港、瑞士、印度、美国、中国等地的创业生态系统进行测量,分析这些指数间的相关性[9]。

针对这部分研究的梳理,有以下两方面值得关注。一是目前创业生态系统分类方面的研究较少,现有的国外研究大多数都是针对世界上典型国家、地区的。针对中国具体地区和具体行业的创业生态系统的 シ分类、评价体系和比较之类的探讨是未来应关注的研究方向。二是国外对创业生态系统的分类和比较的标准多依照经济体制、市场结构,比较测量参照的大多是经济指标,在中国的创业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中,应结合中国背景下各地域特色的文化背景。

(三)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框架和内部运行机制研究

Jude Valdez(1988)提出了创业生态系统的一个理论框架,探索创业和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见图1)[10]。

图1Jude Valdez的创业生态模型

Jude Valdez的团队关注城市经济环境和创业决定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做了定量研究。团ภ队选取了24个城市经济指标,可分为五大类因素:公共建筑、贸易、就业状况、融资、市场条件。通过皮尔森相关系数,找出每类中相关系数最高的作为该类环境因素中的代表指标。五个最重要的相关指标分别是:建筑许可证的发放、销售税、失业率、银行存款、破产数量。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对这五个指标和创业活动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分析。

印度学者Jayshree Suresh和Ramraj(2012)等将创业生态系统的模型设计为由8个支撑体系和创业者共同构成的框架。8个支撑体系分别是道德支撑、资本支撑、网络支撑、政府支撑、技术支撑、市场支撑、社会支撑和自然环境支撑。Jayshree等按照这个框架利用访谈法等对印度两家创业企业进行案例分析。用李克特量表对30位准创业者进行调查问卷等试验研究[11]。

我国学者对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李仁苏、蔡根女(2008) 将组织生态学关于企业创建的一些主要观点进行了回顾,并指出试生产组织、企业分拆、基于生态位的企业创设、资源空间的识别是当前组织生态学创业研究的前沿领域[12]。

段利民、王林雪、马鸣萧(2012)利用组织生态学理论和产业分析的方法,构建了创业环境分析框架“松树模型”。模型包括三个层面:宏观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中观环境(公共行业、互补行业和竞争行业),微观环境(企业数量、行业结构、行业竞争、行业增长、竞争壁垒)[13]。三个层面合起来加上创业企业如松树的形状。

林嵩(2011)将创业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分为创业群落、消费群体、服务支持机构和产业链上下游组织。并探讨了系统内部运行机制:资源汇聚机制、价值交换机制和平衡调节机制[3]58。

赵涛,刘文光,边伟军(2011)对区域科技创业生态系统展开研究,分析其结构模式和功能机制,认为区域科技创业生态系统在结构上由创业生态群落和创业支撑环境要素⚥两部分构成,在功能上形成了动力机制、遗传机制、演进机制和反馈机制[13]。

刘文光、赵涛(2013)构建了科技创业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为衡量区域科技创业生态系统提供了可量化的依据[14]。

以上这些学者构建的研究框架都体现出创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性,以及创业环境和创业过程之间的互动性和整体性。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更关注系统内部的功能机制,研究方法还停留在定性研究阶段,系统框架内的具体要素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到可测量的程度。框架现实应用的可行性还需要更深入的实证检验。

(四)创业生态系统评价体系研究

不少政府、发展机构和学校都关注创业生态系统的发展研究,并开发设计了全面的分析工具来评价和追踪生态体系的发展。其中比较权威的评价体系有:百森商学院的百森创业生态系统项目(BEEP),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的资产映射图,乔治梅森大学的全球创业发展指数(GEDI),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创业测量框架、世界银行的全球经商报告、世界经济论坛的创业生态系统。 乔治梅森大学的GEDI,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创业测量框架、世界银行的全球经商报告是属于国家层面的评价框架,可用于跨国比较;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的资产映射图用于地方生态系统测评;百森商学院的BEEP往往用于国内分区统计的。这些评价框架多用于发达国家的调查。ANDE的评价体系博采众长,并将问卷设计贴近发展中国家。但是无论哪种评价方法,在具体测试时均应根据当地特色进行进一步修改和调整,以增强地方适应性并满足调查的特定需求。

三、未来研究热点展望

从上面的回顾可以看出,我国创业生态系统研究还处于初探阶段,依赖定性分析构建的理论模型,缺乏适用性。未来研究可以从三个方向进行扩展和延伸:一是今ล后的研究应结合具体地区或行业的情境背景,在对关键要素量化和比较的同时关注创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和不确定性。二是打开创业决策协同演化机制与过程黑箱。加强研究创业生态系统对创业过程的影响, 不是简单的研究输入输出关系, 而要研究黑箱中演变的过程。三是在研究方法上,应综合多种分析工具对理论模型做进一步拓展和验证。目前对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多为横向研究,纵向研究较少。为考查创业生态系统对创业全过程的动态影响,应结合纵向定性研究和定量求解相结合。

参考文献:

[5]Cohen B.Sustainable valley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J].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2006,15 (1):1C14.

[6]Bernardez, Mariano.The power of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extracting booms from busts [EB/OL].http://www.expert2business.com/itson/Articles/Ecosystems.pdf,2009-05-25/2014-01-16.

[8]World Economic Forum.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 Around the Globe and Company Growth Dynamics:Report Summary for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ew Champions[R].Dalian,2013.

[9]William J, Baumol,Robert E,et,al. Schramm.Good capitalism,bad capitalism and the economics of growth and prosperity [M].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15]Aspen Institute.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 Diagnostic Toolkit [EB/OL].http://www.aspeninstitute.org/si

-tes/default/files/content/docs/pubs/FINAL%20E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