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农林高校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路径探究

时间:2024-12-27 03:01:3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摘要]农林高校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具有人才、学科、科技、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肩负着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开展农业科学研究、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使命。农林高校结合区域农业发展特色和自身学科优势,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强技能、复合型等各类农业创新型人才,抓好“项目、团队、平台”三个农业科技创新核心要素建设,着力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提高服务农业建设效能,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农林高校 农业科技创新 路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实施“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服务”“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等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策略,对农林高校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功能、地位、任务、途径予以明确,这与高校肩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历史使命高度吻合。

一、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各类农业人才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是科学理论的探索者,是新生产力的推进者,是农业科技知识的拥有者,是农业实用技术的传播者,对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才资源是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而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社会功能和根本社会价值体现,因此,创新型农业人才的培养是农林高校的核心任务,也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对农林高校提出的迫切需求。

1.改革农业高等教育模式,培养复合型农业创新人才。农业高等教育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坚持“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不动摇,将心系“三农”、服务“三农”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之中,为农业发展、农村进展、农民增收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的农业科技人才。然而,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发展,单一的应用型专业科技人才已经不能有效满足农业科技创新对人才的需求。为此,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农林高校在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必须更新观念,深化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农林高校需把创新的理念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方位渗透于人才培养的各个领域,积极培育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文化环境。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全面性,又要注意专业知识的个性化;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抓好课程实习、校外实践、学术交流、学位论文等实践环节的教育工作。在教育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基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新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的人文社会素养和创新创业精神,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要向农业领域倾斜,继续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进一步完善农业科研人才激励机制、自主流动机制。制定以科研质量、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广泛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分层分类定期培训。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职称评定标准,注重工作业绩和推广实效,评聘职数向乡镇和生产一线倾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选拔一批大学生到乡镇担任特岗人员。积极发挥农民技术人员示范带动作用,按承担任务量给予相应补助。另一方面,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行业作用,加大各类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加快培养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到村任职大学生等农村发展带头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未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务农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

2.完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培养强技能农业基层人才。农业基层人才位于农业科技创新的一线,应具备较强的技能和实践操作的能力,而当前基层农业科技人才存在层次偏低、人员数量不足、活力不够、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推进。高等农业院校除了学历、学位教育之外, 还依托农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设备资源, 承担着对农业干部和农民培训的重任, 如举办成人教育学院、农民学院, 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农业干部和技术人才。根据区域“三农”建设的实际需求,依托政府部门的“百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农林高校应坚持农业科技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校内教育与基地培训相结合,以提升农民科技水平、实用科技知识普及力度、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目标,逐渐形成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干部培训、技能培训等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在农业教育培训中,在人员的选择上,要加大技术干部、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乡土骨干人才、示范户、专业种植大户的培训力度;在培训内容上,以农业实用技术为核心,以农业政策、营销管理、交往礼仪为辅;在培训方式上,应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考察相结合,加强相互交流与合作,不断健全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旨在造就一大批懂技术、懂管理、懂营销的“三懂”新型农民。

3.完善教师成长成才计划,培养高层次农业领军人才。农业科技创新,关键在于人才,其中核心在于领军人物。农林高校作为农业领域各类人才的输送地,不仅要输送大批量的农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科技实用人才和新型农民,更需要着力于培✌育一批农业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主要在于研发农业领域的新技术。如果没有领军人物对于农业科技的研发,那么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以及创新型的人才培养,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等都将因缺乏创新驱动力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林高校的教师,并不是专职的技术研究、成果推广人员,而是更多在于结合教学科研的需要开展科技服务,同时有些科研人员想专门从事技术研究、成果推广工作,苦于缺乏政策保障,这对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都还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因此,农林高校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为鼓励有志致力于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推广,实施教师分类培养、个性成长计划,在职称评定、岗 ﭢ位设置上设立一定比例的“现代农业科技研究型、推广型”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考核要求,旨在造就一批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军人才。领军人才,以项目以核心,组建团队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技术示范和技术推广工作,使科研成果和技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应用于实际生产,尽快被基层一线推广人员所掌握,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力求在农业科技创新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

二、立足实际、协同创新,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农林高校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中,除肩负着为农业科技创新培养各类人才的重任以外,还需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扎实开展科学研究,为有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发明、创造以及科技成果推广、运用来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并获得最高效益的运动过程。在农林高校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项目是纽带,团队是主体,平台是支撑,三者共同构成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

1.设计“大项目”,凝练农业科技创新方向。项目是连接科技投入与成果产出的主要纽带,也是实施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的主要形式,更是农林高校开展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基本载体。农林高校需立足于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一方面要瞄准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和高新技术领域的焦点热点问题;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技术攻关和技术开发,着力于解决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从区域发展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山区独特的产业或项目来展开,加强“重大项目”的主动设计,凝练农业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走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化的科技创新路子。加强“大项目”的科学管理,是农林高校有效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对于“大项目”的管理,农林高校不仅要在前期的申报上狠下工夫,在项目的结题管理上,也要按时进行验收£结题,对照原定的目标对项目进行效益评估,强化项目的成果登记,实现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经费投入与成果产出的有效结合,力争实现“大项目”产出“大成果”的愿景。 "

2.组建“大团队”,汇聚农业科技创新力量。当前,科技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大科学”的时代,科学研究日益趋向综合化、深层化,再加上现代农业科学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复杂性不断增强,尤其是在一些农业重大战略型研究领域,依靠单枪匹马进行孤军作战的研究时代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科技综合化、集成化的发展需求。因此,农林高校集聚高素质的科研力量,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团队,是有效应对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提出的新挑战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农林高校科学研究“大团队”的组建上,关键在于选配一名素质好和综合能力强的团队带头人,配置知识结构、年龄梯度、学อ术层次等均较为合理的团队成员,力争形成智力和知识的合力,实现多学科、跨领域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团体的整体优势。在“大团队”的运行管理上,应充分调动团队每位成员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团队运行和管理机制,力争建立一套能够有效协调各成员的利益激励机制,促进团队健康可持续运行。在“大团队”的组织文化上,团队成员要解放思想、革新观念,摒除仅“挖井”不“造海”的保守观念,开放合作,在纵向“挖井”的同时,加强横向拓展,突破原先单一的、隔离式的研究方式,将众多口“井”连接成一片“海”,旨在形成有助于“大团队”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的文化氛围。

三、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提高服务农业建设能力

提高服务农业建设的能力,农林高校应变“供给主导”为“需求主导”的应用研发模式,不断优化农业科技创新链,完善法人、团体、专家等各类科技特派员制度,充分挖掘高校这一创新主体的服务潜力,建立健全高校内部的农业科技推广和成果转让组织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组织化程度。 2.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挖掘创新力量服务潜力。在服务农业建设过程中,农林高校不应仅停留在单纯的技术指导服务层面上,还应扩展到基层农技人才培养、产业规划、技术服务、文化建设等全方位的服务领域。科技特派员在农林高校服务农业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输送技术成果的桥梁纽带作用,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实施主体。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以科技特派员为主体,以满足“三农”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由政府选拔下派科技特派员,为农民、涉农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开展科技创业的一项制度。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然而,随着社会与高校之间交流合作的深层化发展,农林高校提供单一的技术服务已经不能有效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促使科技特派员从个人或是团队,延伸到一个组织,即所谓的“法人科技特派员”。作为个人或团队科技特派员,往往以深入基层、走进农村或企业,以项目、技术咨询等形式服务地方农业经济建设发展,缺乏技术的系统性、理论的前瞻性。农林高校作为法人科技特派员,依靠学科、资源、人才等优势,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参与地方合作,会更全面、系统性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3.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增强农业科技服务效能。积极服务地方建设,不仅是高校履行历史使命和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举措,也是高校借助社会资源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随着农林高校服务农业生产发展的规模、领域的不断扩大,除需要有一套激发科技研发人员积极性、规范科技服务行为的长效机制以外,从农林高校自身角度而言,农林院校依托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农业科技创新资源优势,结合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应建立健全主要致力于连接高校与地方的枢纽组织,诸如“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中心”“现代农业科技信息咨询中心”“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训中心”“现代农业创业管理服务中心”“农林高校驻地方的科技合作促进中心”等机构。关于这些中心的运行与管理,应组建专业化的营销团队和管理团队,向校内联系专家、团队,向校外联系企业、农村,主动探索和把握市场规律,及时捕捉农业市场信息,善于将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加强双向互动,畅通合作信息,拓宽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模式,深化合作领域,为农业科技推广做好服务工作,为农业科技推广牵线搭桥,促进产学研合作持久深入,继而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能。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