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两点思考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基础性战略任务,必须系统谋化,有序推进,把握关键环节,整合资源办培训,创新方式搞培训。激励农业生产经营能人愿意留下来、大中专毕业生愿意到农村兴业创业成为职业农民,让更多高素质农民通过教育培训成长为职业农民。
整合资源办培训。要把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提高农业院校、农民教育培训机构人均经费标准,大幅度提高农民教育培训的财政投入,同时加强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和农民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建设,构建农民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在为农民提供长效性教育培训服务上取得新突破。
要整合政府和社会各种办学形式,以县级农广校为基础,对县职教中心和乡镇农民技术学校以及各类民办培训机构,进行资格认证,逐步构建“一主多元”培训体系,形成专业门类齐全、办学形式多样、®供求密切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网络。一要通过农业职业教育,开展培训。
重点搞好初、高中毕业生和退伍回乡军人的培养提高,不断增强新增人员的就业能力。二要通过建立农村人才培训基地开展培训。
统筹各方面的培训资源,打破界限,筛选建立一批有技术实力、有生产经营实践环境、有培训设施条件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增强职业农民培训的实效性。三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ห开展培训。
充分发挥低成本现代传媒教学的优势,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农民科技书屋、农民科技培训直通车等培训手段,搭建农民再学习、再培训的平台,进一步拓宽培训渠道。
创新方式搞培训。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重点在培训,关键在责任。
要以“农民是否需要、农民是否接受、农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农口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系统办学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的优势,加大统筹协调、资源整合、管理服务的力度,要把需求系统调查、教学规划安排、教师选调管理、教学资源供应、质量评估和学员跟踪服务等作为重点,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向纵深推进。
同时,要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注重规范性,增强针对性,富于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需求。在培训类型上,要针对“生产经营型”、 “专业技能型” 和“社会服务型”的特点,分门别类,制定专门培训计划,促其成为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骨干农民。
在培训方式上,要尊重农民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以方便农民、实惠农民为出发点,坚持教育和유培训并重,大力推进“送教下乡”模式,建立“农学结合”弹性学制,坚持“农民田间ฃ学校”和“创业培训”模式,构建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农民培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