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就业导向的艺术生创意、创新和创业教育

时间:2024-11-13 09:38:4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摘要:在当今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整体就业情况低迷的背景下,艺术生就业难的现实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以创意、创新催动创业,创业反哺创意、创新,形成培育、就业良性循环的艺术生创业就业观,并提出了相应教育教学工作调整的策略,为艺术生的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新思路和切入点。

论文关键词:就业;艺术生;创业教育

一、艺术生的就业形势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1.艺术生的就业形势

近年来,我国艺术教育空前发展,艺术类专业办学单位种类繁多,艺术类考生数量也逐年递增。而市场需求发展缓慢,滞后于各类院校艺术生扩招的速度,导致供大于求。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攀高,应届艺术类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对于艺术生来说,尤其是传统的美术类、音乐类人才'市场需求出现了严重饱和,就业压力增大。前几年开始的艺术类招生热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已经开始显现,而这种趋势还将继续。

2.艺术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艺术生的就业观念滞后。第一,依靠亲朋好友的社会关系安排工作,不参与择业竞争。这种做法在短时间内的效果显著,对个人的发展无益,一旦社会关系淡漠就会面临失业的危机。第二,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迷惘、胆怯,对“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理解不深刻;择业期望过高,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对工作地域、职位、待遇等的要求较高,对自身的实力有虚高估计,不能综合考虑国内当前经济形势、就业形势等客观现实,最终导致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第三,就业观念偏激也是就业观念滞后的表现。非国家机关、事业机关、国有企业岗位不去,对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单位就业则以不稳定、不可靠、不保险之名而不予考虑。第四,缺乏自主创业意识,不愿冒创业的风险,没有创业的主动性和心理准备。

艺术生素质发展不均衡。一是专业情结浓厚,文化意识淡漠,重专轻文现象突出。二是思想活跃,情感丰富,考虑问题感性有余理性不足。三是重视自我,集体观念、道德修养有待加强。四是崇尚自由,生活作风散漫。五是政治思想意识薄弱。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第一,观念偏误。将就业指导等同于找工作指导,将就业指导等同于一?欠l性就业安置,忽略了职业发展前景、人才需求趋势、应对职业生涯危机以及择业心态和原则的指导。第二,工作人员数量、水平有待提高。高校就业指导专职人员有限,且忙于与就业工作相关的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的时问和精力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同时,就业指导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有专业背景的指导教师数量较少,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第三,对象狭窄,内容层次不高。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只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忽视非毕业班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指导。同时,缺乏符合专业特点、自身人格特质和市场需要的综合测评和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第四,缺少个体关注。高校就业指导只采取讲座和集中上大课等群体辅导方式向学生灌输就业知识,无法满足大学生职业心理测试咨询等个体化要求。

艺术生就业市场发育不完善。目前在就业市场中,一些不公平、不规范现象屡见不鲜。就业市场的不完善对艺术生的择业、就业造成了多方面损害。一方面是片面的人才观、用人观造成了学历崇拜与学历歧视并存,大大削弱了艺术生与就业机会的有效匹配,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扭曲了正常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各种非正常现象的影响,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性。人际关系客观上在我国现阶段的就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业机会的不公平不仅表现在大学生之间,也表现在大学生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正是由于有关部门未能有效地维护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ซ导致了本来应当最具就业竞争力的大学毕业生反而成了就业弱势群体。同时,艺术生就业市场必需的信息体系和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与艺术生就业密切相关的保障体系尚未建立。

二、创意、创新、创业与就业

1.创意、创新与创业

创意是在以往经历过的一切事物之间进行连接或合并产生的新构思、新观念。建立新关系是创意的本质。创意的四个特征包括突破性、突发性、自由性和不成熟性。创意是一种突变式的思维飞跃,具有突变性;创意的不可预期、天马行空、突如其来,具有突发性;创意是信息的整合,信息来自于多方面、多渠道,具有自由性;创新是相对的、不明确的,需要进一步思考、验证,具有不成熟性;创意是创新的起点;创意是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狭义的创新是指整个社会中新的、有价值的、首创的具有创造性、突破性、理由充足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广义的创新是指对个人来讲产生的想法或完成的实践较以往相比具有创造性、突破性且理由充分。创新具有三个特征:是创造性,是指第一个揭示了某个领域的规律,发明某种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引领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或是相对自身以往的第一次突破;二是突破性,是指凡是创新,必然对原有思想、理论、技术、方法等有重大的突破。并提出新的思想、理论、技术、方法等等;三是理由充分性。任何创新都是建立在充分的依据之上,具有充足的理由,绝非凭空捏造、胡思乱想。

创业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某一个人或一个团队运用组织力量去寻求机遇,去创造价值和谋求发展,并通过创新来满足愿望和需求。大学生创业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定的经济实力、创新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一定的管理能力、沟通意识和相应的知识结构。

创意是创新的来源,创新是创业的灵魂。人人皆有创意,但非人人能够科学把握。创意是“犹如昙花一现的幻影”,捕捉那转瞬即逝的灵光,用创新的思维、创业的形式赋予其“有形的翅膀”。创业是基于创新的水到渠成之果,没有创新点的创业不会有顽强的生命力,仅有创意、创新没有创业也会削弱创新的价值。"

2.就业是艺术创意、创新、创业的指引

就业是艺术创意、创新和创业的指引。我国人力资本雄厚,合理训练、配置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高校要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艺术生的教育更贴近市场的实际需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致使职业的分类更加细化,功能不断变化。一成不变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势必与市场的需求渐行渐远,跟踪时尚前沿更是艺术生培养的要点。因此,高校有必要评估相关就业市场的变化,适当地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帮助艺术生了解职场,逐渐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毕业后迅速进入职业角色。

3.艺术创意、创新、创业为就业提供机会

总数的不断增加、经济危机的持续,使艺术生的就业更加难上加难。引导艺术生有意识地激发创意、不断创新,以创业带就业,是解决艺术生就业难的一条重要途径。创意产业是增长快,附加值高,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朝阳产业,其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从发展艺术生的创意、创新和创业的角度推动艺术生就业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创新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以创意、创新和创业带动艺术生就业,是一项可行可为的蓬勃事业。只要政府、高校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加以扶持,增加艺术生就业的机会,相信这个群体一定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基于就业导向的艺术生创意、创新和创业教育

随着越来越多的艺术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自主创业作为新世纪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要由传统的单纯就业到现在的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方式转变。这需要高校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加强创业教育为出发点,对艺术生的自主创业大力引导和扶持。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有针对性地抓好艺术生的创业工作,以创业带动就业,要成为艺术院系的工作重点。

目前,艺术生在创业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对创业认识的模糊。艺术生不能只将眼光局限在简单重复的接单创业”方式上,在解决暂时的生存问题后要聚焦于技术含量高、经得起市场考验的项目上。二是自身准备不足。主要表现在创业心理准备不足,创业知识和能力欠缺、过度追求个人价值方面。三是创业环境还需完善。主要表现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制度难以全面落实和高校引导教育不足两方面。从提高艺术生的创意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人手是解决艺术生就业难问题的不二法宝。

创意、创新是艺术的本质表达。创意、创新与创业一以贯之,密不可分。以创意、创新催动创业,创业反哺创意、创新,形成艺术生培育、就业的良胜循环。进行创业速成培训,盲目鼓动艺术生,好比无本之木,必将举步维艰。

1.树立创意、创新的理想信念,形成统一价值观念

创意教育是艺术生创新、创业的钥匙。艺术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有创意的支撑。创意、创新教育的目的是使艺术生学习激发创意的方法,增强创意、创新动机。

教育行政和高校有关部门要树立创意、创新的新观念。根据就业市场要求指导艺术生创意、创新必须坚持观念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为此,教育行政和高校有关部门要重视调查研究,切实有效地把握艺术生就业市场的要求和动向,做出准确的判断,建立适合当前就业趋势的新思想、新理念。同时,对艺术生的培养体系和教育环节做适当的调整,既要紧贴“新思想、新理念”,又要适度,做到理性扬弃。

促使艺术教师树立创意、创新理想信念。艺术生创意、创新教育的直接操作者是专业教师。促使艺术教师树立创意、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保证“一通道,两畅通”。艺术教师必须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有关规章制度保持一致,全面落实艺术生创意、创新的教学任务,要积极参与到创意、创ส新教学改革中来,及时与教育行政部门沟通、反馈,将创意、创新教育中好的经验加以总结、分享,尽陕调整不足之处,形成“一通道,两畅通”的创意、创新教育回路。同时,艺术教师要有不断进取的观念,优化自身整体素质,紧跟艺术潮流,配合艺术生创意、创新教育要求完成角色转化,由单一的知识占有者、传授者转向艺术教育规律的探索者、教育模式的创新者,从而由知识型、传授型教师转向研究型、创新型教师。"

引导艺术生树立创意、创新理想信念。艺术生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创意、创新教育的对象。基于就业导向的艺术生创意、创新教育是否有效果,关键看艺术生的成长、成绩和成果。在落实创意、创新理念的教学活动中,艺术院系教师必须帮助艺术生树立创意、创新的观念,提升他们创新创意的动机,提高创意、创新的信心,为艺术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全面推动以就业为导向的艺术生创意、创新工作的展开。

2.开展艺术创新、创业实践

实践是提炼创意的唯一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意、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环节至关重要,没有实践操作的训练等于纸上谈兵。实践环节是开展艺术创意、创新和创业活动的重中之重。

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建设。课程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途径。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丰富的实验实训资源,开发顺应时代要求、适应技术发展的创新教育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通过课程使艺术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创造力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启迪自身创新思维的方法,培养自身创新精神,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升华自身创新人格。同时,努力拓展与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在专业课程中可分为包含专业特色的专业主干课、专业拓展课和包含课程模块的柔性方向课,狠抓学生的专业基础素质训练。

积累创新素材,将艺术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确保每一位艺术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寻求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结合的长效机制、完善激励评价和培训机制、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等☿方面探索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的创新思路,使艺术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作贡献、长才干。

鼓励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竞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树立学习和创业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寓教于乐、寓教于行。注重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实效性,服务性、导向性和广泛性,推动学风建设,反哺创意、创新教育。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艺术创新和社会需求中不断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除校就业指导中心外,专业教师也应承担部分必要的艺术生职业生涯指导工作,使艺术生的职业定位既具普遍性,又重个体性。推进“就业反哺教学,教学支持就业”的就业工作理念,把学生就业工作作为院系创新工作的新载体,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抓手,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早启动、早主动、早就业的良好局面。

树立创新、创业典型,发挥榜样效应。注重树立榜样,挖掘先进典型,开展模范评选活动,鼓励学生向榜样学习。充分利用学生之间互动、交流通道,以老生带新生,先进带后进,分享成功经验,使更多的学生充分投入到创意、创新和创业中来。

3.建构创新平台,做好创业孵化工作

创意环境对创意、创业的成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促进艺术生的创意、创新,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几率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创意环境的建设,创造一个有利于艺术生发挥想象的空间,激发灵动创意的氛围,使更多的艺术生加入到创意、创新中来。

政策扶持。根据艺术生积累、初创、发展、扩大四个创新、创业阶段的不同需求,艺术生创意、创新平台可以分级管理,将艺术生创业区域规划为工作室运作区、创业起步孵化区、发展出壳培育区和扩大自由发展区,形成创意、创新指导、创业催化的一条龙孵化平台,为不同艺术专业、不同层次阶段的艺术生提供创新、创业保障。

资金支持。整合院系学生创意、创新类竞赛小组,鼓励其创建创意、创新工作室,形成教育、学习、项目外包等运作实体。为这些团体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设施等方面的扶持、优惠等,如实验室、校外创业实践基地、科技园、孵化器等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租借费用,最高限度地延长使用时间,为其顺利、高效运作提供保障。同时,拨出专项经费或设立基金对有计划、有可行性的学生项目提供必要的启动经费、贷款等资金支持,加大艺术生创意、创新活动的帮扶力度。

专业指导。进行各种形式的创业指导和企业经营管理咨询。辅导内容涵盖从机会寻找、项目筛选到企业开办,直至创业企业的运营管理等学生创业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这要依托高校相关机构和由教师、企业家等组成的顾问团队。这是目前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为开设创新设计工作室或专业实践团体配备相应的指导老师,既有助于艺术生专业ฃ素质提高,又加强了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与企业、市场对接的机会,开展有针对性、具有鲜明专业特征的展出、表演活动,形成专业文化品牌。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