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安全感研究述评与展望

时间:2024-12-26 01:04:3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雾霾、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环境问题频频发生,安全感问题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据调查显示,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小学生到老年人,从普通民工到企业老板人人都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激烈的竞争和残酷的淘汰制度迫使我❥们不停地向前进,信息化时代的瞬息万变导致人们的不确定感增加,缺少基本的人际信任,内心长期处于一种不安全的状态。安全感缺乏是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基于此,安全感的研究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1 安全感概念

弗洛伊德认为安全感是指个体缺乏爱或者身体受到伤害时产生ก的焦虑。安全感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密切相关。因此,从理论上讲满足个体的需要降低焦虑就可以提高安全感。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一种内心的感觉。个体在摆脱焦虑时的自信、自由的感觉即安全感。安全感是一种内心感受,它与个体的需要紧密相关,主要表现为自信、坚定、自由等内心体验。因此,帮助其获得自信、坚定、自由的感觉可以提高安全感。安莉娟等学者认为,安全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控制感和人际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危机时的有力或无力感。国内对安全感的定义增加了人际安全感,这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符,更加适合国内使用。《心理学词典》将各学者对安全感的定义进行整合,从摆脱危险和渴望保护正反两个方面阐释安全感,突出了安全感在心理健康中的重要性。安全感是个体在摆脱威胁情境或在受到保护时所体验到的情感,主要表现为个体想要安全、稳定和渴望受到保护的心理,能够避免焦虑、恐惧等。

2 安全感理论

2.1 国外的理论研究

2.1.1 精神分析学派的安全感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安全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焦虑。焦虑的主要原因是欲望得不到满足,因此满足个体的欲望可以减轻焦虑从而获得安全感。弗洛姆认为安全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家庭环境和父母性格。家庭环境是儿童得以生活的物质条件,儿童的性格受父母性格的直接影响。当今社会提倡独立,竞争又如此激烈,人们越来越觉得孤单无助,缺乏基本的安全感。沙利文认为安全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际关系。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会不断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去适应他人与社会的要求,以此减轻焦虑获得安全感。为了获得安全感,个体会通过改变自己来迎合外界的评价。霍尼认为安全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文化。霍尼认为,儿童早期的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是产生基本焦虑的主要原因。当个体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个体的身体健康、精神健康以及认知等就会受到威胁。

2.1.2 人本主义学派的安全感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将安全感的需要作为人类五大需要之一,突出了安全感的重要性,自此之后安全感的研究受到了心理学界的高度重视。马斯洛认为,安全需要包括拥有稳定安全的生存环境、身体健康、身心愉悦等,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个体就会产生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2.1.3 威廉布列茨的安全感

心理学史上第一个相对完整的安全感理论体系是威廉布列茨的安全感理论。安全感是一个过程,具有复杂性,安全感的高低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安全感分为互赖安全感,不安全感和独立安全感3个层次。这3个层次分别代表3个发展阶段,其中,互赖安全感和不安全感贯穿人类发展的整个过程。在运作上,一个人的安全感不可一概而论,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个体的安全感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2.2 国内的理论研究

许又新、钟友彬在对神经症的研究中强调安全感与神经症有很大的相关性,个体的安全感越低神经症的发病率就越高。钟友彬指出恐惧和不安全感是强迫的核心,如反复检查门锁、强迫洗手等是对生命和财产安全缺乏安全感导致的。安莉娟认为,安全感包括确定控制感和人际安全感两个因子。安莉娟强调安全感是一种内心感受,主要表现为对风险的预感和应对风险时的有力或无力感。王金良、安斥等人的研究结果表示,儿童的依恋方式与安全感相关。安斥认为依恋类型是受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王金良的研究更加强调父母对儿童情感上的关注与反馈。

3 安全感的研究工具

马斯洛编制的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共75个项目,采用3级评分,包含归属、安全、受到尊重3个因子,总分越高表明安全感越低。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安莉娟、丛中编制的安全感量表共16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包括确定控制感、人际安全感两个因子,总分越高表明安全感越高。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内容效度和信度。

陈顺森、叶桂青编制了大学生安全感量表。采用6级评分,包括主观体验、能力评估、具体情境的风险预感、虚幻情境的风险预感、模糊情境的风险预感5个因子。沈学武编制了不安全感自评量表。共30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的方法,包括生存、人际交往、爱与被爱、自我实现与成功4个因子。曹中平修订了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共44个项目,包括情绪安全感、人际安全感、自我安全感3个因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刁静修订了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该问卷共57个项目,包括安定感、归属感、尊重感、适应不良性4个因子。孙思玉编制了天津市大学生安全感调查问卷。共54个项目,包括生存安全、人际沟通、爱与被爱、自我实现4个因子,分数越高表示越缺乏安全感。

4 安全感的实证研究

4.1 国外的实证研究

Eva K.Persson,Bengt Fridlund,Linda J.Kvist,Anna-Karin Dykes的研究表明,让父亲参与整个生产及产后照顾孩子的过程可以大大提高父亲的安全感;给父亲提供可以整晚留在医院陪护的机会让其亲身体验照顾孩子的感受也是十分重要的;医护人员提供一些清楚的信息,让父亲知道自己能够胜任哪些任务、现阶段哪些方面是最需要帮助的可以提高父亲的安全感。Anna Milberg,Maria Friedrichsen的研究发现,安全感低的患者往往焦虑、自卑、担心自己的财产安全、情绪不稳定,这些人几乎没有社会支持系统,得不到家庭成员、亲戚朋友的关心和照顾。Heather McKenzie,Maureen Boughton的研究强调专业护理人员的重要性。专业的护理人员通过长期的陪伴可以给癌症病人提供心理支持、改善他们的情绪、提供正确的知识❣和建议帮助病人缓解焦虑进而获得安全感。

Martina Bostrom,Marie Ernsth Bravell的研究表明,年龄、性别等人口学因素与安全感无关,知识、友谊等与安全感密切相关[21]。生活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获得安全感的重要途径,与人分享快乐和痛苦的过程可以减轻焦虑、获得满足与成就感,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内心充实温暖,可以有效提高安全感。Fagerstrom Lisbeth,Gustafson Yngve等学者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安全感与生活是否有意义、个体能否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危险、家庭的经济状况、与周围朋友的关系等密切相关。

4.2 国内的实证研究

孟庆杰等学者对学生的安全感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影响学生安全感的¿因素主要有4个方面。学生的个性特点、适应能力、独立性;家庭的完整性、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家庭教养方式;强大的社会支持、参加集体活动;校园的基础设施等都关系到学生的生命与健康。华姝姝等学者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感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安全感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影响留守儿童安全感的因素有年龄、留守类型、父母回家间隔。

陈静等学者对军人的安全感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影响军人安全感的因素有军龄、应激水平、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的能力越强,安全感越高,正确的应对方式可以增强安全感。刘玲爽等学者对地震灾民的安全感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影响灾后群£众安全感的因素有年龄、创伤后应激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性别与安全感无关,成年人的安全感显著低于儿童的安全感。能够感受到社会支持及家庭支持的灾民安全感较高,正确的创伤后应激方式有利于安全感的提高。

5 研究展望

5.1 安全感理论的系统化

国内关于安全感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较少,尚处于不完善阶段。基于此现状,今后的研究可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研究适合中国人的安全感理论,比如从中国人的面子文化与安全感的关系、集体主义精神与安全感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中国人的安全感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人际交往也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所以研究本土化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2 研究对象的丰富性

国内安全感的研究对象以学生为主,分析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空间上较为集中,有利于问卷的发放和收集;学生的时间较容易掌握,有利于问卷的施测和回收;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配合度都较高,很多学校愿意为研究者提供支持,所以选择学生群体进行研究的速度快效率高。今后的研究可以选择那些被忽视的人群为研究对象,比如留守妇女、全职妈妈、乡村教师、煤矿工人等。丰富安全感的研究对象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又有利于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5.3 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安全感的研究以调查法为主。通过问卷的发放和回收统计数据、分析数据,得出安全感现状,分析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这些研究最终实现了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的目的,但是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今后可以多用实验和干预的方法来研究如何提高人们的安全感,比如团体心理咨询对安全感的干预、绘画疗法、音乐治疗等对安全感的干预。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可以拓展研究的视野,提供不同的灵感,促进心理学的发展和进步。

5.4 研究范围的拓展性

安全感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省市、不同民族的个体安全感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所以拓展安全感的研究范围有利于丰富安全感的研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从不同的地域出发研究安全感可以探讨政治、经济、文化等是否对安全感产生影响。

5.5 安全感研究工具的本土化

研究工具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关键。目前国内的安全感量表普遍存在着信效度不高、适用范围较窄、不适合中国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等问题。安全感研究工具的编制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学者们进一步地探索、开发信效度高、适用性强、符合中国人心理发展特点的的安全感量表。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