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特色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与建议
摘要:河北省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基础较好,但转型升级任务艰巨,面临不转则退、慢转亦退的严峻形势。因此,河北省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目标和更开放的心态,围绕建设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深入实施“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县域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县域经济;主导产业;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升级战略;空间优化战略;要素提升战略
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主导产业,是同步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当前,河北省县域特色主导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大力推进县域特色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十二五”时期河北省“加快发展、加速转型”、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河北省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基础较好,但转型升级任务艰巨,面临不转则退、慢转亦退的严峻形势
二、河北省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已呈现多种模式,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带动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推进县域特色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推进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发挥区域和产业比较优势,增强特色主导产业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集合各种生产要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有利于促进产加销运服一体化,推动区域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北省县域特色主导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一到多元,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大好局面,已成为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的源泉,对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探索出了多种发展模式。 1. 工业主导型。这种类型的特征是以工业行业为主导,工业增长快,贡献大,带动力强。目前河北省矿产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县(市)一般都采取了这种发展模式。迁安、武安、遵化等县(市)就是这种类型的代表。
2. “三化”联动型。这种类型的特征是通过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三化”并重、联动、协调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任丘、峰峰矿区等县(区)属于这种类型。
3. 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型。这种类型主要是通过承接来自发达地区的产业,产生聚集和辐射效应,带动产业升级,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香河、涿州等县(市)属于这种类型。
4. 民营经济主导型。这种类型主要发生在那些没有区位优势、没有政策优势、没有资源优势、没有国家重大项目投资,发展条件很不理想的地方。这些地方通过解放思想,强化民营企业主体地位,走出了一条依靠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之路。清河、安平等县(市)属于这种类型。
5. 特色农业主导型。这种类型是指工业化程度低、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的县域,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壮大农业优势产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企业化发展的新模式。永年、深州等县(市)属于这种类型。
6. 商贸主导型。这种类型是指立足服务业优势,大力发展交通、商贸、现代物流等服务业。正定、白沟等县(区)属于这种类型。
7. 城郊主导型。这种类型是指那些毗邻大中城市的县域,立足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主动为大中城市服务,成为 “卫星城”“服务城”“后花园”。三河、香河、鹿泉等县(市)是这种类型的代表。
8. 旅游主导型。这种类型是指,依靠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便利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丰宁、安新、涞水等县(市)属于这种类型。
这些发展模式是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区位优势等主要特点,概括总结出来的,可能比其他地方发展的突出一些。但现阶段,县域经济还应坚持工业主导、工业兴县的思路不能动摇,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的路子不能动摇。
三、河北省特色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思路
“十二五”时期,应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目标、更开放的心态,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战略目标,深入实施“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在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思路上,应着力实施“六大战略”。
1. 产业升级战略。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确定因素较多,国际需求萎缩,国内随着生产力成本上升的影响,企业经营也出现困难,尤其是县域低层次、低附加值的企业,由于其利润率越低,回旋的余地就小,面对市场波动,存活和发展的基础实力也就会小。所以,河北省县域特色主导产业虽然已有相当基础,但是转型升级的任务迫在眉睫。加快产业特色化,实现产业高端化,加速产业集群化,是实现全省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
2. 空间优化战略。根据要素禀赋学说的基本原理,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它们之间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河北省一些县域与县域、县域与城市之间,存在很多主导产业结构雷同现象,布局分散,各自为战。这与经济发展规律是相违背的,势必造成省内产业的恶性竞争。应下大力优化空间布局、优化产业分布、优化功能分区,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实施统筹发展,形成发展合力,提升各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3. 要素提升战略。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资本的积累。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慢、特色主导产业不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县域生产要素聚集能力低,支撑能力弱,尤其是产业技术层次低,应着力在要素质量的提升上下功夫,通过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提升,推进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升级,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4. 环境改善战略。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企业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问题是有些地方没有提供相应的条件去推动企业升级,应该提供一个促进产业升级的良好环境,比如,国家提出要大力实施内需拉动战略,那么我们就应该以拉动终端和高端消费为着力点,以优化市场环境为重要手段,促使企业在国内的市场上建立自己品牌和销售渠道。近些年,河北省虽然在软硬环境改善上成效比较明显,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假冒伪劣产品不断充斥市场,严重阻碍了人们的消费信心。只有不断地优化和改善发展环境,才能为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 发展惠民战略。现代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和谐才是发展与增长的真正涵义。对物质产品的效用评价不仅包括满足人们生存上的需求,还包括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以及舒适程度、与周边消费群体的协调感、荣誉感等。因此现代生产的目标函数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从这个角度来说,改善民生是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目前河北省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水平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农民增收任务艰巨。应坚持富民优先,在经济发展中不断改善民生,在改善民生中凝聚发展力量,推动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良性互动、相互促进。
6. 制度创新战略。区域间的竞争和发展速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制度环境的优劣。自然资源、科技教育、人才、资金等要素固然十分重要,但资源优势的转化、科技教育的发展、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等都有赖于有效的制度安排。虽然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日益改善,但还存在许多体制机制制约,多数县域都缺乏留住人才、留住资金的制度性安排,导致发展的活力动力不足。应把创新县域体制机制作为特色产业升级的治本之策强力推进,向改革要发展、要活力、要效益。
四、河北省特色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在具体♂工作中,应该在以下十个方面作出努力: 1. 坚持把科学规划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前提。河北省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布局分散、规模较小,有些产业已经突破了县域行政界限,导致了相互压价,恶性竞争,增加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建议由省直有关部门牵头,对全省县域特色主导产业进行研究论证,制定河北省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配套政策措施,统筹区域发展,建立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新格局。
2. 坚持把产业聚集作为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产业聚集不仅有利于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而且有利于推进产业融合,提高产业集中度。目前河北省已拥有一批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园区,应根据这些园区的产业特点,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提升综合竞争力。在这方面,武安市针对钢铁、焦化、建材三大传统产业关联度高、耦合性强的特点,编制了《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对废水、废气、废渣进行综合利用,很值得学习借鉴推广。
3.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的强大支撑。项目建设是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的“牛鼻子”,是县域特色主导产业调结构、促转型,保持跨越式发展势头的重要途径。应靠项目吸引投资,做到基建项目不停步,技改项目不停步,靠项目推动县域特色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做到储备一批、建设一批、开发一批、谋划一批,为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积蓄后劲。保定长城汽车公司正是通过不断加大项目投入,实施扩能改造,由一个名 Ü不见经传的杂牌军成长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主流车企,仅去年就实现利税52亿元。
4. 坚持把壮大龙头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骨干龙头企业的转型升级,是带动和促进特色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沙河市对10家民营玻璃企业实施整合,组建了沙玻玻璃集团,成为单体产能全国最大的企业,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献县与美国迈克万国际铸铁管公司合作组建了美国泰乐(献县)铸造有限公司,成为全国扣件铸造产品品种最多、型号最全,规格最齐、产量最大的生产加工基地。应借鉴他们的做法,通过整合、重组、并购等途径✈,做大做强现有龙头企业,引进一批龙头项目,增强龙头的辐射带动作用。
5. 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中心环节。只有技术创新不停步,才能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产品档次。建议组建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创新联盟,开展共性关键技术联合公关和新产品的联合开发。建议参照浙江省做法,实施产业集群科技特派员制度。由省科技厅统一组织协调,对省市每一个产业集群派驻科技顾问和专家,推动产业技术进步。
6. 坚持把品牌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产品竞争的高端是品牌竞争。应大力加强特色产业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加快研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提升产业集群主导产品附加值。鼓励企业依法申报知名商标,支持企业争创国家级知名品牌,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品牌的企业,各级财政应加大专项资金奖励力度。
7. 坚持把强化公共服务作为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公共服务平台是否健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特色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的快与慢。沙河市由政府投入,联合武汉理工大学共建沙河玻璃研究院,免费为企业提供服务,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应鼓励各地积极探索,采取由政府扶持、社会资助等多种方式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产业信息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整合资源,为集群内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实现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共享。
8. 坚持把破解瓶颈作为转型升级的主要举措。资金、土地和人才是当前制约县域特色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的三大因素。建议省财政设立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筛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给予财政支持,特别是加ณ大对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以促进就业、加快转型。完善特色产业集群信贷投放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誉的特色主导产业给予信贷支持,省市信用担保业务更多地向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倾斜。增加县域特色主导产业用地指标规模,使其新上一批项目,推进转型升级。应针对不同的特色主导产业,加大职业教育培训力度,适当减免对企业的培训费用,建立完善企业与职业院校紧密合作的人才➳培训和使用机制。
9. 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转型升级的基本力量。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在县域特色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坚持放开、放活、放手、放胆的方针,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努力在民营企业规模上实现突破,在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上实现突破。省市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指导和服务,帮助民营企业家拓宽眼界,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10. 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体制机制活则全盘活,体制机制新则局面新。推进县域特色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关键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对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好的县、镇,应进一步下放经济管理权限,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借鉴广东、浙江等省份的经验,不失时机地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同时,一方面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硬环境,另一方面,着力提高服务水平和行政效能,改善软环境,切实为县域特色主导产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参考文献:
[2]马廷玉,等.辽宁加工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
(4).
[3]王伟.产业集群的金融需求与金融促进[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
(11).
[4]周凯.城乡统筹背景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效用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2,
(9):77-81.
[5]高建民.河北省矿产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特征与转型路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6):106-111.
[6]魏民洲.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
(9).
[7]李强.关于农业县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思考[J].吉林政报,2000,
(19).
[8]王锡朝,崔爱平,等.因子分析法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中的应用[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
(6).
[9]任海军,等.实施特色产业投资西部县域经济之路径初探[J].现代财经,201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