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源描述与检索研究论文的现状分析
摘要:选用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104篇关于资源描述与检索(RDA)研究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分析论文的发表年代、发布期刊、作者、研究机构的分布、基金分布情况以及关键词频次与研究热点,结果显示我国的RDA研究已经积累了一些成果,研究数量不断增加,但是高水平的核心研究者不多,研究范围和领域主要集中在图书馆界,基金支持力度不高,未来的研究还需要从本土实践化方面深入。
关键词:资源描述与检索;文献计量;编目;多媒体数字资源;图书情报;数字环境;关键词频次
中图分类号:G2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3-0016-05
资源描述与检索(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简称RDA)是针对当今的数字环境而编制的新的国际化编目规则,它的目标是满足数字环境下资源著录与检索的新要求,成为数字世界的新标准,这是国际编目界顺应时代发展的进步体现。RDA以传统的《英美编目条例》(AACR2)为基础,以统一的《国际编目原则声明》(ICP)为指导原则,以现代的书目记录功能需求(FRBR)和规范数据功能需求(FRAD)概念模型为框架,创造性地提供了一套更为综合、能覆盖所有内容和媒介型资源的描述与检索的原则和说明[1]。RDA经过6年的开发、一年的测试后终于在2013年3月底首先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和澳大利亚正式开始实施[2],随后,越来越多的国家投入到对RDA的研究和跟进中。笔者在RDA研究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对国内RDA研究文献的统计与分析,以了解我国的研究现状、总结成果并找出问题,为我国RDA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帮助。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笔者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通过对论文的发表数量、论文作者、来源、关键词这几个方面的统计,分析其规律,进而反映出我国的研究现状。笔者于2014年12月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RDA”“资源描述与检索”为关键词,用布尔逻辑“或”来组配,限制在图书情报类进行“高级检索”,共检索出112篇,剔除重复的1篇论文、2篇没有作者的报道与新闻以及2篇报纸文章,最后得到105篇期刊论文和2篇硕士论文,一共是107篇论文。剔除不是专论RDA的16篇,得到88篇。由于CNKI没有收录《数字图书馆论坛》和《情报科学》期刊的文章,笔者在万方学术期刊网检索到《数字图书馆论坛》有16篇关于RDA的文章,共计104篇,通过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统计结果及分析
(一)论文的年代分布
由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对RDA研究论文的数量和发展状况。国内对RDA的研究成果最早出现在2006年,数量小幅上升后又慢慢降低,2009年降到最低,之后研究数量又开始大幅增长,出现这种研究发展趋势与RDA的诞生之路密切相关。(1)RDA于2005年4月首次被提出,国内学者密切关注国际动态,2006年便出现了研究成果。(2)RDA提出后引起了业界一部分人对其发展前景的质疑,曾一度被担忧到底能走多远,国内外的研究热情都走入低谷,我国2009年仅有1篇成果问世。(3)RDA的编制机构JSC兼顾和平衡多方意见,对RDA不断进行修订和补充,2010年6月RDA的网络版正式发布,2011年,美国和加拿大图书馆协会出版的RDA的印刷版,2012年3月美国国会图书馆正式宣布完全实施RDA编目标准,RDA的发展从艰难曲折的羊肠小道走上了通向光明的宽阔大道。由此可见,我国RDA的研究状况与国际RDA的发展高度一致,也说明我国的学者们在密切关注着国际的发展动态。
(二)论文的期刊分布
笔者对论文的期刊分布作了统计,由表1和图2可以看出,RDA方面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类期刊上,发表在其他领域类的期刊还比较少。其中,86篇发表在图情类核心期刊上,占总量的83%,这说明我国RDA方面的研究成果质量比较高。《数字图书馆论坛》的发文数量是16篇,《图书馆杂志》的发文数量是11篇,《图书馆建设》的发文数量是9篇,这些核心期刊的刊登数量都比较高,可见,核心期刊是站在国际高点,密切关注国际动态,为本领域发展开辟理论前沿,我国的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是图书馆领域的“领头羊”,是图书馆领域学术交流的主要阵地。在统计出的30种期刊中,图情类期刊有26种,占总数的87%,这说明RDA现在还主要是被图书情报领域所关注。RDA主要的特点是超越以往以纸质文献为主要对象,而将多媒体数字资源列入同等重要的地位[3],但是目前出版界、档案馆、博物馆等其他行业还未对RDA进行关注,RDA的ฎ发展还缺乏多元化的研究[4]。
(三)论文的作者分析
图3显示了发文数量在2次以上的第一作者名单,出现2次的有6人,出现3次的有6人,出现4次的有3人,出现5次的有1人,出现7⚥次的有1人,出现10次的有1人。从作者出现的次数和频次可以看出,排列在前面的是胡小菁、高红、张秀兰三位老师,她们的研究数量在同行业遥遥领先,她们的科研成果都是发表在学术水平很强的图情类专业期刊上,她们给读者展示了RDA发展的前世今生,让读者了解了RDA发展的最新动态,她们是我国研究RDA的核心人物,相对于我国庞大的群体,核心人物的人数显得过于弱小,距离核心作者群的形成还有很大的差距。从统计中可以知道相当多的作者仅仅只发表一篇文章后就无后续研究成果问世,研究队伍的力量和热情都还比较弱小。RDA作为新的国际编目规则,RDA在我国的研究任重而道远,应如何修改本土化的编目规则以适应这个国际化的趋势,需要更多的人给予持续关注和研究。
(四)论文的机构分析
图4显示了发文在2篇以上的机构名称,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发文数量为25篇,占发文量的24%,国家图书馆的发文数量为16篇,占发文量的15%,上海图书馆的发文数量为10篇,占发文量的10%,发文比例都比较高。由此可以看出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是研究RDA的主力机构,是重点研究单位。我国的RDA研究主要力量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其中,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也是国内RDA实践推动的先行者。从图4机构统计中也可看出,研究RDA的图书馆有14所,大学有3家。由此可知,目前对RD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和图书馆,其他领域机构还未对RDA进行关注。从统计中还可看出,国内RDA的研究机构之间没有进行交流合作,各个机构都是在依靠自己的微弱力量进行单打独斗,这种状况会影响新的研究成果的出现进度,进而会影响到RDA的本土化进程速度。 (五)基金资助情况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从2006―2014年共有36篇研究成果得到了项目基金的资助,基金支持率为34.62%,这个比例与RDA在我国融入正常编目的研究道路相比还比较低。国内研究RDA的项目课题主要是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胡小菁老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源描述与检索》中的文化及其应用研究”(编号:11BTQ004),这个课题汇聚了编目界的众多研究专家,研究成果有17篇之多,占全部基金资助文章的47.2%,课题研究成果大多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对RDA在国内的研究和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作为RDA在国内主要推动者的国家图书馆也很重视对RDA的研究立项,2007年批准了馆级科研项目“RDA的进展及其影响研究”,2012年批准了馆级重点科研项目“《资源描述与检索》(RDA)在国家图书馆的实施方向及应用策略研究”(编号:NLCKY201202),科研课题的系列研究为RDA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具有灵敏文化产业触角的内地文化大省湖南省也相当关注业界的最新发展方向,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批准的科研项目“RDA Toolkit在信息资源组织及编目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11L036),相关的系列文章对RDA Toolkit进行了内容结构方面的分析,使读者对RDA工具套件有了初步认识。科研课题以其方向性、目的性、创新性、价值性、连续性等独有的特点对科学研究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RDA在国内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研究者进行课题申报,也需要更多部门和机构的重视与支持。
(六)关键词的频度分析与研究热点分析
表3列出了出现2次以上的关键词,经统计,出现2次以上的关键词有51个,其中RDA出现了80次,资源描述与检索出现了33次,AACR2出现了18次,编目规则出现了16次,FRBR出现了15次,编目出现了14次。从这些频次在10次以上的关键词中可以看出,当前RDA的研究热点还主要围绕着RDA的前身、RDA的基础以及RDA对编目以及编目规则的影响进行研究,都是一些基础性、宏观性的研究,这也反映出我国对RDA还处在研究学习阶段。另外,还有一些频次较低,但频次数量在3次以上的关键词也能反映当前RDA研究的一些次热点内容,像MARC21、《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关联数据、RDA Toolkit、英美编目条例、ISBD等这些关键词,这说明我国一些学者开始研究RDA核心的内容,探寻RDA与国内编目规则的异同及变化,研究RDA在编目工作实践中的运用。
结语
在数字信息无处不在的今天,RDA作为顺应数字环境的新标准已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得以实施,它的影响还将进一步扩大,它也必将成为国际编目的新规则。笔者选取了截至2014年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有关RDA的文献资料,对其年代、发布期刊、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频次与研究热点及基金支持情况进行了分析,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客观地揭示了我国RDA的研究现状,有助于后续研究者扬长避短,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从数据分析来看,我国RDA研究已经初步有一些成果,研究成果一直呈上升趋势,这些研究成果大部分发表在核心期刊,说明成果的理论水平相对都比较高,也说明核心期刊对于RDA的关注和重视。从作者的发文数量可以看出,核心作者数量只有3位,持续研究RDA的核心作者群还没有形成;从研究机构的统计中可以看出,目前对RDA进行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在图书馆领域,出版界、档案馆、博物馆等相关领域还未对RDA进行研究;从关键词频次与研究热点统计中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还是分析RDA产生的背景、历史演进、RDA的内容与概括以及RDA对我国编目规则的影响等方面,属于基础性、宏观性的研究,理论深度不够,特别是关联数据和本土化编目实践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比较薄弱。如何使我国的编目规则既有国际化的标准,又有本地化的特色[5],中国编目界的理论研究之路还需要向纵深方向发展。
第三次全国编目工作会议上,与会的编目界专家表示RDA编目是编目工作的发展方向,中文RDA编目工作开展只是时间早晚问题[6]。目前,RDA在我国的研究才刚起步,我国图书编目界还需要不断提高对RDA的关注度和认知度,研究者和研究机构也要加强交流学习和分工协作,继续加大力度开展本土化实践研究,更好地修改和完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从而使中国文献编目尽早与国际编目接轨。
参考文献:
[1]周德明.RDA: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
[2]编目精灵III.JSC 2013年度报告[EB/OL].http://catwizard.net/posts/20131215085456.html,2015-12-15ณ.
[3]李芳.国内RDA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对策[J].图书馆杂志,2014,(10):20-26.
[4]熊健敏.我国RDA研究现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3,(21):138-143.
[5]胡小菁.RDA的国际化设计与本地化实施[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1):42-46.
[6]肖燕.RDA应用:图书编目工作新方向――第三次全国文献编目工作研讨会纪事[EB/OL].http://www.chnlib.com/News/yejie/2013-11-26/9552.html,2015-12-15.
Abstra웃ct: In databases of CNKฌI and WANFANG, 104 research journal papers and dissertations are retrieved about 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 (RD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s on publishing year, periodicals, authors,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fund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analysis of keywords frequency and research focus, this paper shows that some achievements of the RDA research in China has accumulated with the quantity of research increasing constantly, but the quantity of core researchers is far from enough, the scope field of the studies mainly concentrate in the circle of library, and the fund support is not high.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future research will be deeply focused on the practice of RDA in China.
Key words: RDA, bibliometrics, cataloging, multimedia digital resources, library intelligence, digital environment, keywords frequ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