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员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2012年,互联网+理念由易观国际董事长于扬提出,于扬认为:未来的产品和服务将被互联网改变。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在全国两会提交了互联网+提案,指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用互联网+思维驱动,从顶层设计层面制定互联网+生态战略。随后互联网+这一概念迅速上升到政府层面,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分别在2014年和2015年阐述了互联网+对国家振兴发展的重要意义。2015年《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这标志着互联网+成为一项国家战略,从民间到政府智库刮起了一场互联网+风暴,人们开始思考互联网+给各行各业带来的深远影响。正如于扬所说:传统的广告加上互联网成就了百度,传统集市加上互联网成就了淘宝,传统百货卖场加上互联网成就了京东,传统银行加上互联网成就了支付宝。传统图书馆与互联网+结合,将成就一个泛在化的智慧图书馆,成为知识发现和知识共享的中流砥柱。
1 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
1.1 研究现状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跨部门跨行业的深度融合;二是以创新为发展动力;三是对传统组织结构的重构;四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五是开放、兼容并蓄的生态环境;六是泛在化的虚拟连接。这些特征与正处于转型中的图书馆相契合。互联网+为传统图书馆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这一概念到2015 年已经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笔者于2016年10月28日在中国知网,以主题=互联网+AND主题=图书馆员为检索式进行检索,共得到108篇文献。研究涉及到:图书馆员素质定位与培养、馆员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服务模式创新、馆员职业危机与职业定位等方面。王东波提出图书馆员服务新模式:✪O2O服务、智慧服务、移动APP服务、基于大数据的知识服务。程亚男提出图书馆员在资源整合方面的能力是图书馆职业的竞争力所在,图书馆员应尽快融合到网络中去,整合资源、创新服务。目前学者们普遍认同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员必须提升服务能力,但现有研究缺乏互联网+给图书馆员带来的挑战分析,笔者通过对图书馆员面临的挑战进行剖析,总结在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员服务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1.2 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变革
Brian T.Sullivan 曾撰写了《图书馆尸检报告2050》,认为图书馆在2050年将消亡,对图书馆的未来持悲观态度。笔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从图书馆发展史来看,每一项科技的变革、服务理念的创新都推动着图书馆的转型和升级,在社会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图书馆要想生存下来,必须顺应时代的变迁,不断推进自身转型发展,这是图书馆求存的唯一道路。互联网+图书馆不仅局限于服务模式的变革、空间再造升级,还能驱动资源采购模式、图书馆业务重组、图书馆管理模式、资源建设、阅读推广、读者阅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变革。云计算、大数据驱动图书馆服务泛在化,智慧图书馆向智慧服务、云服务方向发展。透过这些变化,可以总结出互联网+图书馆有以下6种特征:第一,图书馆与其他行业或领域跨学科、跨专业的深度跨界融合。第二,以创新为驱动的协同发展。第三,以图书馆结构重组为契机打造图书馆生态有机体。第四,以用户为导向的图书馆建设发展道路。第五,以大数据为依托的知识服务系统。第六,图书馆现实物理世界与互联网虚拟世界的智慧互联。贯穿这些变革的主线只有一个:图书馆是一个以用户为导向的成长中的有机体。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颠覆着传统的创造和服务方式,如何将互联网+与图书馆服务有机融合,发挥互联网的资源配置优化与集成作用,提升图书馆资源利用率,是图书馆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根本之一,就是如何培养图书馆员的互联网+思维,认识其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并通过不断学习,适应互联网新思维的要求,在新的环境下提升服务水平,满足用户需求,转变传统服务理念,更好地服务读者。
2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员面临的挑战
2.1 图书馆本身对互联网+认识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图书馆逐渐转型到现代化图书馆,但大多图书馆本身尚未意识到互联网+时代的意义及其重要性,未认识到其传统的职能管理模式正在向信息管理模式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对互联网+的正确认识,对其内涵认识不足,甚至有部分馆员对互联网+持排斥心理,抗拒变革。二是对互联网+技术理解 ツ和运用不够深入,认为互联网+只是单纯的技术方面的变革,却忽视了其对图书馆服务อ理念、管理方式、服务手段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因而,在对馆员的培养上,总是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长此以往,图书馆员的信息技术水平落后,服务水平不能达到读者的要求。
2.2 需要更高的信息技术服务能力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过:现代图书馆、档案馆、情报单位的工作人员应当是信息专家或信息工程师,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者,也是信息使用的向导和顾问。可见对于现代图书馆员来说,想要做好服务工作,一定要具备一定的信息专业知识。互联网的发展使图书☭馆各项服务泛在化,传统的参考咨询逐渐过渡到虚拟参考咨询,纸本书的需求和利用已经逐渐被电子资源所取代,服务环境的变化对图书馆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信息专业知识和技能时刻地考验着图书馆员。图书馆员需要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跟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步伐,为读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
2.3 难以满足读者不断提高的服务需求
图书馆资源一直是读者寻求知识的首选。然而,在互联网+时代,数据迅猛增长,即便是丰富的资源,依然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对于不断年轻化的读者来说,更智能、便捷、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才是他们所需要的。如果图书馆员局限于自身的技术水平,进行查询信息与反馈信息,未能满足读者所需的个性化、多元化服务,满足不了读者对资源获取度的期待,就会使图书馆逐渐脱离读者的视线,处于被边缘化的危险境地。
2.4 互联网+基础设施与相关制度不完善
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主要体现在网络设施、软硬件基础设施、标准接口设施等方面。首先,偏远地区的网络设施和硬件基础条件十分落后,严重阻碍了图书馆的转型和升级。其次,需要构建互联网资源的开放共享,打破信息资源孤岛,实现软硬件资源的共享发展。互联网+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的配套,还需要国家、地区层面的制度保障。例如,加快建立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以推动互联网+与图书馆的深度融合。
3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员服务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3.1 图书馆应推进互联网+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图书馆本身应重视互联网+思维给传统服务模式带来的冲击,在其影响下,图书馆馆藏文献逐步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因此,图书馆更应重视专业馆员的服务方式,可联合院系和校内宣传机构,推进互联网+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深化理论与实践结合,整合科研机构研究平台和资源,面向馆员ฟ提供联合培训基地,如互联网+阅读推广研发机构和实验中心,致力于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同时,建立互联网+服务推广会议制度,设立常设办公机构或者专业组织来负责具体工作的推进,统筹协调解决问题,切实推动服务的贯彻落实,建立跨学科、跨院系的互联网+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图书馆整体服务工作提供智力支撑。
3.2 馆员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成为复合型馆员
图书馆需要及时更新信息资源,才能满足教学科研的信息需要。这就要求图书馆员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图书馆员应认识到互联网+服务是一种新的服务体系,只有加强互联网思维,深刻认识互联网+的优势,适应环境需求,重视关键信息技术的运用,才能在社会变革中提升自身服务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全面升级和顺利转型。对于专业馆员来说,除了深入挖掘本馆的文献资源外,还要高度关注网上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管理、挖掘及整合,加强相关研究与学习,适应读者的需求,变文献管理型馆员为知识型馆员。对于非专业出身,如文史、经济专业的馆员,更应该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自觉增强互联网+基础知识和应用培训强度,面向互联网+融合发展需求,成为复合型馆员,注重将前沿研究成果引入相关活动中。
3.3 开发特色资源,提供个性化服务
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在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上越来越高效便捷,但是如何能在资源服务中形成自身的特色,是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需要重视的问题。智慧图书馆越来越推崇依托自身特色资源,为读者提供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服务。未来每个图书馆都是整个图书馆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将馆藏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将自身特色资源数字化,实现资源的开放共享。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来分析读者需求和阅读习惯,为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
3.4 将孤岛型服务转化为互联型服务
按照文献资源加工流程划分的采集、编目、分类、典藏、流通等传统工作,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里,已由原来一系列的手工操作逐渐变为电脑操作,图书馆的图书收藏与管理也逐步实现智能化、信息化。为了顺利开展这些工作,图书馆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这就要求图书馆员转变传统服务理念,将单一、孤岛式服务转化为整合、互联式服务,为读者提供快捷、个性化的服务,并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思维,不断增长微博、微信、APP自媒体平台、MOOC、线上教育平台等管理理念和操作技术,将线上线下相结合,推送多样式的学习资源,在资源服务、阅读推广、教学资源整合等各方面起到更深广的作用。
4 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图书馆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图书馆应抓住互联网+给其带来的机遇,提高服务创新水平,为读者提供深层次、多元化、个性化、综合性的服务,只有牢牢抓住服务这个核心,才能使图书馆在冲击中勇于迎接挑战,避免被边缘化,时刻保持着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