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初探

时间:2024-12-26 13:42:3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对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数学这一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特点,与低年级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形成了教学矛盾。因此,低年级数学教学,要大力融入生活化教学,实现数学和生活的结合,充分挖掘学生的感性生活经验和具体形象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本人从生活化数学教学和数学生活化应用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精选重组教材,巧设生活化数学教学

低年级小学生具有好动、好玩、注意力不持久的年龄特点,思维注意力容易游离课堂之外。无疑这一年龄段学生给教师教学提出了相对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低年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沉下心来研究所教知识和学生生活的联系,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精选重组教学素材,灵活处理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数学教学,努力使数学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容、化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牢牢把握引导学生思维注意力,让学生进行追寻新知的过程中完成学习。

首先,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设置新课导入。结合学生身边的事例导入新课,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探索求知语,而且可使所学的数学内容具体、形象化。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时,可以在新课导入时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的生活情境,使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认识人民币。教师先从学生帮助家长买东西提问开始,引导学生思索自己所认识的几种人民币。学生纷纷回答:我认识1元、5角、1角的钱;我认识10元的钱;我知道1元钱有纸张的和硬币的两种,5角和1角的也有两种;我知道50元是绿色的,100元是红色的;我们一家星期六去德克士买了3个汉堡和3杯可乐一共花了45元,爸爸付了50元找回5元;……。让学生畅所欲言联系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或购物的经历,已经积累了一些认识人民币的经验。在教学中以现实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把人民币的知识和经验系统化、结构化。

其次,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设置课堂新课教学。充分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素材融进课堂教学,推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一课时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展开教学活动。教学时提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学生可以在上课的教室里找,也可以找生活中见过的物体,通过活动激活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已有认识,让学生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对日常生活中长方形、正方形的观察,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生活经验主动地学习,从而不断增强探索知识的意识,提高探索的能力。又如,在教学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在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概念后,让学生比较不同的文具表面的大小、比较不同省分平面图的大小;并让学生找一找自己的周围有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和1平方米等等。教学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例子,帮助学生不断积累有关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最后,可以结合生ด活经验设计练习作业。通过生活化作业,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新课所授内容。例如,在教学二年级《认识时、分》第一课时时,在学生理解、掌握1时=60分并初步建立了1时、1分的时间表象后,通过练习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帮ภ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通过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知1分钟、1小时,如设计让学生体验1分钟的持续时间,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分小组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做眼保健操的节数,跳绳的次数,可以做几道数学口算题,可以写几个生字,可以从0数到几等活动,并让学生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说说1分钟你还能做些什么。通过这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亲身感受到1分钟的持续时间,帮助学生建立1分钟的时间观念。并通过1小时能做哪些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1小时的长短,并应用于生活,使学生建立1小时的时间观念。

二、开展生活实践,推进学生数学生活应用能力形成

数学源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数学,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性或依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数学”情境,给予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现实生活,形成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首先,可以结合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开展数学应用。通过实践操作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例如,在教学《统计》内容后,设计一些结合学生的实际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引导提问:今天,某某小朋友过生日,他想请大家吃水果,你喜欢吃什么水果?为了让他方便,就选一种大多数小朋友都喜欢吃的,好不好?有什么办法能知道大多数同学爱吃什么?(提示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每一小组分发一张表,请每个学生选一个最喜欢吃的水果,学生经过填表、汇总后,各小组选人上来展示并汇报。教师可举一反三进行巩固联系,出示鱼、虾、螃蟹图片和奖品图片,再组织食堂食谱、班级奖品的统计筛选,由学生运用上例统计方法进行填表汇总、解决问题。整个过程通♋过学生具体搜索信息,并对信息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都是学生学习统计方法的真实体验,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

其次,可以结合课堂实践活动开展数学应用。积极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例如,在教学三年级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后,可以安排一次实践活动。活动安排可分为两段。第一段,简单介绍剪纸艺术的特点以在本市流行的情况,并出示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引导学生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做”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剪纸艺术。第二段,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开展创作,最后组织交流,可采用“作品展示”的方法进行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结合对作品发评点,适时回顾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深化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学生通过有趣的剪纸游戏,保持积极欣赏的学习形态,根据要求作出判断和选择,促进了对所学知识的自觉积极思考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可以结合课外生活实践开展数学应用。课外实践活动对于知识的掌握、理解和熟练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应要加强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在教学三年级《24时计时法》中“周末一天的安排”让学生设计并制作自己周末一天的时间安排表这一实践活动。在设计安排表时,可以通过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周末一天的活动中,哪些与课本中小华相同;除了这些相同的活动之外,还打算安排怎样的活动。在学生设计周末一天的活动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并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创造性地设计出周末一天的活动。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借鉴教材给出的周末时间安排表的形式,适当调整自己的活动安排,制作一张自己周末一天的时间安排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努力使活动内容安排得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意义,并通过交流,让学生从中受到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教育,增强时间观念。

总之,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探索数学问题,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抽象思维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逐步把生活常识数学化;另一方面要使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这样开展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促进知识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形成良性的教学互动。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