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学科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
论文关键词:口语训练 情境氛围
论文摘 要: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一是重视课前口语训练,让学生喜欢中学语文,二是创设情境氛围,让学生在轻松中学语文,三是巧设教学环节,质疑精当,让学生在快乐中学语文,四是师生共同参与,让学生在平等中学语文,五是余音绕梁,回味无穷,让学生在盼望中学语文。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语文课堂也不在是“满堂灌”“一言堂”了。“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成为主导”的思维方式已经进入人们脑中。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一、重视课前口语训练,让学生在“喜欢”中学语文
课前“口语”训练的不仅仅是“口语”,它涉及到主持人的开场白、串讲词,演讲者的选材、表达,听众的分析、提炼等多方面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形式多样的训练还会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争先恐后地表演,来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受ว赞赏的机会。训练的形式有很多,比如笑话、小品、课本剧、成语接龙、美文选读、演讲、赛诗……让✔学生能够喜欢语文,是引导主动性学习的前提。
二、创设情境氛围,让学生在“轻松”中学语文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前口语训练中学生喜欢上语文了之后,在导入新课时再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情境氛围,或开门见山的导入,或歌曲激情导入,或故事导入,或诗词导入……种种方法皆为给学生一个轻松,一个神往,更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即会使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轻松更透彻,更主动。
三、巧设教学环节,质疑精当,让学生在“快乐”中学语文
每篇文章都有独到的优点,如果我们面面俱到,惟恐有遗漏,把每个知识点都讲到,而且天天都是老三样的设计思路:作者简介——生字词教学——读课文——逐段分析——总结主题——写作特点,那么我们的课堂状况就只能是恹恹欲睡的状态,我们的学生也只能是“掰苞米的熊瞎子”最后什么也剩不下了。只有巧设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的兴趣,有创新,才会让学生眼睛发亮。比如全文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来设计,其他皆由此生发开去,让学生自主去探讨问题,会让学生更有求知欲和满足的欲望。《驿路梨花》中可以围绕“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的问题来探讨,由此的辩论、朗读、文章的主旨都会慢慢浮现出来,而学生也会有豁然开朗之感。只有自己的探究,自己主动的参与,才会有深刻的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如果使学生学习惯于简单的接受和被动的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
课堂之中不仅需要教师的提前设置疑问,还要善于在课堂之中引导学生来发问,才是真正地落实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做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无疑是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手段之一。自古以来只有敢问善问的人才会有学业上大的进步,而在我们的课堂中,大多数学生是没有问题,懒得问,害怕问。所以很多课堂就成了“死水”,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将学生的角色转换为“发现、探索者”的位置,可以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可以反“权威”,可以保留自己的不同意见……长此以往,就自然而然地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了。"
四、师生共同参与,让学生在“平等”中学语文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我说:“师者,引导、发现、支持者也。”所谓“引导”即教师在学生学业之初给予领路,指引方向。“发现”即待到学生入门之后教师所做的就是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鼓励赞扬,使其能够勇敢地去发现新的知识领域。“支持”就是在学生进行创造的过程中我们要给他们有最好的支持,精神上的和学术上的。我以为无论他最终的发现是否有用,这个探索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资源,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课堂中师生的平等关系,教师的和蔼都会给学生亲和力,使学生喜欢语文学科。哪怕是你和他们一起进行分角色朗读,或者共同背诵一篇课文,都会给学生创造融洽的氛围,使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特级教师钱梦龙认为,对“人”的关怀,对“人”的成长的“关切”,对“人”的未来命运的关切,是一切教学艺术的“灵感之源”。这种“关切”将激励教师百折不挠地去寻求“人”的成长规律,唤醒教师心中正在被激烈的升学竞争所窒息的创造激情,鼓舞教师去努力当一名塑造“人的美好心灵”的艺术家。
五、余音绕梁,回味无穷,让学生在“盼望”中学语文
✘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依然难忘、依然佩服的人,好的课堂是让学生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面露微笑的课堂。我们在每节课的教学结尾时都要精心设计和安排一个问题或作业(比如故事情节正讲到兴头上,来个欲擒故纵法,“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让学生对你这个问题魂牵梦萦,盼望着下次早点与你想见。如果这样,你就是比较成功的了。
引导主动性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得自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的教学过程。而独立思考、创新意识的形成是这个结构的核心。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是对传统教育理论的重要革新。它要求在教育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这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能够做到让学生在喜欢、轻松、快乐中学习语文,让学生感到平等,盼望,那么他们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也就达到了我们的引导目的了,那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语文就不再是难事,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将在生活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2]王鲁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N].济宁日报,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