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效率呢?
一、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基础
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习事半功倍。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还无法自己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必须要有教师的指导。在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学生需要时,教师就应第一时间出现,给他们以及时的关注和指导。古诗学习一直是学生比较头疼的事情,由于诗人生活的年代离我们很久远,诗句的意思艰涩难懂,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学习方法作支撑,很难对古诗学习产生兴趣,也很难保证古诗学习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五步教学法”,即: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 ツ诗情、诵古诗,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时有章可循。在教学苏教版三年Σ级上册古诗《山行》时,我按照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效果非常好。在日常教学中,每学习一首古诗,我都对学生进行这种方法的训练。时间久了,拿到一首古诗,学生自己就知道从哪下手,从哪学习了,形成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二、更多的交流机会是保障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承载了听、说、读、写等多重任务;它同时又是一门语言,是中文的应用艺术。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中,大多数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听、读、写的训练,其中说的训练相对薄弱。而说话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本领,只重视学生读写的训练,而忽视说话的训练,这对语文的学习和学生的发展都是很不利的。实践证明,交流是一种能让学生得到较快提高ข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很好的途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尝试多种方法,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如随时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定的场景让学生开展主题说话训练。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掌声》一课时,我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体会后,让学生回想一下:在你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接受过哪些掌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学生练习说话,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再如,定期组织辩论赛。提前公布辩论题目,让学生课下搜集资料。辩论时,让持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争辩。这样便于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畅所欲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胆怯、害羞的心理慢慢得到克服,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努力表达自己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三、有针对性的练习是促进
要想让学习有更好的效果,记忆更持久,就离不开练习,就必须借助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在设计和组织练习时,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练习在于“精”,而不在于“多”。教师给学生提供的练习应该是适度的,练习的含金量应该是高的,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翻阅资料、研究学生,精准设计练习。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荷花》时,为让学生巩固在本课中学到的状物的方法,学完课文后,我接着播放了一段有关菊花的视频,让学生认真观看,注意观察菊花的形状、颜色等。然后,组织学生口头交流,描写一下自己刚才看到的景象。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鉴本课有关荷花的写法,联系自己看到的有关菊花的场景,展开想象,来加工润色自己的作文,巩固本节课W到的写作方法。
这样有目的的练习,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整个学习状况有整体把握,在教学中不断收集质量好的练习。最好是教师能够凭自己的经验和直觉,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自己精心设计练习。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۵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的需求和心理,将眼光放大、放开,做学生学习上的引路人,为学生指明方向、提供方法,鼓励每一个孩子有更快的发展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