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运用论文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专家和教育践行者不断推陈出新,从江苏的“洋思经验”到山东的“杜郎口经验”,再到广州的“生本教育”,从北方到南方,从农村到城市,从偏远到沿海。“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本教育”之花开遍大江南北,在教育者的教学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渗透着“生本”理念。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从而回归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本真。
“生本教育”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理念。当生本理念由南至北深入教育大地时,教师最先看到的是形式,其次才是深藏在形式之后的理念。教师走进课堂,看到的是教学手段,是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模式,感受到的是惊叹,是激动,惊叹于学生精彩纷呈的表现,激动着教育原来如此神奇。于是带着这份激动,这种感受,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反思。于是乎,前置性学习ภ、小组合作、班级展示几乎成了教学必备,课前学生“学”得认认真真,课堂合作热热闹闹,班级展示丰富ฒ多彩,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生本教育的核心就是“在教育中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传统的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在课堂活动中的行为和思维特征,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各自应发挥的作用,从而使得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没能很好得以体现。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探究者。”生本课堂改变传统的“接受--存储--再现”的教学方式为“探究--发现--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中,教学关系不是静态的、固定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从学生角度来说,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增长,教师“教”的作用渐渐弱化,但并不是说不需要教师的“教”。新知识需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和“再创造”,才能成为有效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逻辑能力。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复习》一课,教材中为了突破“平面图形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难点,给出了这几种平面图形的网络图,我在教学中不是预设好这个网络图,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精心预设了想一想、摆一摆、看一看、议一议、移一移等这样几个环节。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给学生提供这几种图形,留给学生足够的时空,让他们自己想一想、摆一摆、看一看、议一议、移一移。结果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生对6个图形之间关系的理解是多方面的。有根据图形特征进行排列的,有根据难易程度(学习顺序)进行排列的,有根据公式推导过程进行排列的,有根据公式间的“种属”关系进行排列的。这种开放式样教学设计,体现了复习课的特点,发动学生把知识串联成网,自我构建认知结构。不仅能够很清晰的说出这几种平面图形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更有同學思维的闸门打开了,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把梯形的上底不断缩短,当缩短为一个点时,就变成了一个三角形,所以梯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很相似”。这显然超出了老师的预设。既然学生都想出来了,老师不能就此罢休,接下来,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梯形上底不断缩小,逐渐“变成”三角形的动态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两者面积公式,启发学生思考:实质上,当梯形上底缩为一个点时,上底就是长度近似为0,这时,梯形面积公式S=(上底+下底)×高÷2,就变成S=(0+下底)×高÷2,也就是S=底×高÷2,就是三角形的面积。如果没有老师精心的预设,就难有这样精彩的生成。
数学是一门教育工作重要的基础学科,数学教学除了传授一些数学知识外,更应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如何实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展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提出建议: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给学生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ท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认识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成长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生本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正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课堂,处理好以上关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才能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