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创新教育之我见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创新精神明显不足。那么,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怎样失去的呢?根本原因在教育本身,负担太重――考试频繁、死记硬背、作业机械重复,磨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参加数学活动几乎是一种被动的行为。在新课改过程中,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创设良好的情景,激发学生这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习兴趣,才能产生参与的动机,才能学好数学。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因此,我们应该让数学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这样才能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数学的学习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在创设性的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应成为教学的主体。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生活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 ☹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注重开放题的教学
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积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ฅ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
如:调查本班学生的课外活动的情况,面对这个比较复杂的课题,一定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首先学生要讨论的问题是用什么办法调查课外活动的情况;接着的问题是“可以调查哪些呢?”对此,学生可能有很多想法,对学生提供的办法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应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技能。这是一个开放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吸收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弗赖登塔尔曾经说:“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地学习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就是让每个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根据各自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的去探究、去发现,教师引导他们用科学探究的方法,主动地从事观察、操作、实验等“做数学”的活动“再创造”新的数学知识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要把自己置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要改变过去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去,如:《认识物体》的教学,我让学生准备了充分的材料(长方体和正方体盒子、皮球、易拉罐瓶子等)上课时,我就提出:“你能把这些物体❥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吗?分类以后,你能说出是按什么标准分的吗?”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说出相应的分类标准学生都很有兴趣地投入到自主探索的活动之中,充分自由地进行分类,调动已有的分类经验进行探索,有的按大小分,有的按颜色分,有的按能滚和不能滚分,还有的按形状分。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
参考文献:
[2] 康宝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感悟《吉林教育》2008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