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比较和展望

时间:2025-01-14 13:49:2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 培训 比较 展望

论文摘要: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形式主要有学历培训和职业培训,职业培训又可分为机构培训和校本培训。比较各种师训模式结构和功能特点,可以为优化教师培训模式提供新思路。

一、教师培训模式比较

职业培训是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另一途径,其特点是形式灵活多样,因地因时制宜,时间地点相对集中;培训内容注重新观念、新方法、新成果的介绍与应用,轻知识积累而重实践应用,尤其重视教育教学及研究能力的提高,培训方式主要有机构培训和校本培训。

机构培训相对于校本培训而言,是以教师培训机构为中心的传统教师职业培训形式。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学院、师资培训中心等是常设的教师培训机构,根据职能分别对新老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中心的在职培训模式,起始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提倡的“以能力为基础的师范教育”,其定义在描述和内涵的理解上存在不同看法。按照欧洲教师教育协会的有关界定,校本培训是指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的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该定义突出了校本:以学校为基地和培训主体,以满足学校教师工作需要为培训目的。国内专家有的ฉ认为校本培训“是一种以任职学校为基地辅之以大学或师资培训机构提供必要课程和人员而开展的师资培训模式”,该定义则强调了培训:以大学和师训机构提供课程和教员开展培训。有的认为“是指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由学校和教师共同发起与组织,以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为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注重教师教、学、研的时空统一,有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该定义强调了校本培训侧重点:以学校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上述三种描述之间是互补关系,综合理解就更加完整: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基点,通过新知识、新技能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培训提高,以促进学校教师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师在职培训模式。

从职能角度比较,学历培训以高校为中心,发挥了高校在教师职后学历提升和知识更新中的重要作用,使高校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拉近了高校与基础教育的距离,提高了高校知名度与美誉度。机构培训集中体现了政府部门在教师培训活动的中心地位,政府部门通过制定政策落实经费来指导并调控培训活动的开展及相关改革,现代教育报2007年1月15日报道,北京市出台中小学教师“十一五”时期继续教育工作意见,将建立教师定期带薪脱产培训制度,试行教师每五年带薪脱产培训一学期。政府机构培训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为教师培训奠定了基调。校本培训体现了学校在教师培训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为校本培训必须从学校发展的实际出发。既要体现政府和社会对学校的期望,又要符合学校的发展目标,同时要充分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因此校本培训是寄托多方利益的共同体,是一种充满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教师在职培训模式,近十年来校本培训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在我国全面展开,发展势头良好。"

学历培训、机构培训和校本培训也有自身的局限:学历培训在提升教师学历和增长学科知识方面优势明显,但其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收效甚微;机构培训能因时、因地、短、平、快地进行教师专项培训,但往往是蜻蜓点水,缺乏深度和系统性;校本培训针对性强,能有的放矢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但难以充分利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许多农村学校由于不具备校本培训所需的各种条件而难以开展。

二、教师培训模式展望

新一轮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即将全面开始。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点指出:计划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组织实施新一周期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修订《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定》,试行培训学分制,深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全面实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教育部工作安排体现了政府对教师教育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面对即将到来的教师培训高潮,探索新形势下教师培训新模式尤为必要。

首先在模式结构上要有所创新。必须改变培训的单一职能结构,建设“学研用一体”的师训模式:学习先进理论与新技能,研究教育教学,用教育科学理念指导授课、评课,使学、思、行贯穿于教师培训全过程。主导学历培训的高校富有先进教育理论和专业师资优势,从事在职或脱产培训的师训机构有丰富的培训组织指导经验,开展校本培训的中小学有宝贵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培训资源,要把各方面的优质培训资源熔铸成理论实践型培训新模式。高校承担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培训,中小学基地负责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训提高,师训机构进行组织协调,使理论实践培训紧密配合同步实施。只有理论实践互动的培训才能使受训者印象深刻,科学的培训结构会促使学员知识和能力同步提高,这正是教育专家和广大教师的共同追求。

展望具有时代精神的教师培训新模式,在培训功能上也要有新的拓展。教师职业培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功能。对高校教育专家而言,给中小学教师培训是传播教育科学新理念、新成果的最佳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并接受实践检验的好机遇,也是实现高校社会服务价值的过程。对校本培训基地的专家教师而言,指导受训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既是展示学校优质专家教师资源并实现其价值的机会,也是共同学习相互提高的宝贵经历。对受训者而言,能同时接受高校教育专家的理论启迪和中小学专家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指导是自身专业发展捷径。大学和中小学协作分工,共同承担教师培训职°责,促进在职教师的实践、反思与❤提高,这正是师训新模式应该同时具备的功能。

此外,教师培训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值得拓展。中小学教师参加了脱产培训,他们空缺的教学岗位正好给高校师范生提供了实习机会。中小学接纳并指导高校师范生顶岗实习,既解决了外出培训教师的代课问题,又为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提供优质服务,这是件一举多得的大好事。我国部分高校已开始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探索:浙江省政府在2008年实施的农村骨干教师“领雁工程”就把全省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师范生顶岗实习合为一体;《光明日报}2008年4月6日以“师范生实习,让三方共赢”为题报道了黑龙江绥化学院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实践探索。

展望具有时代精神的教师培训新模式,必须讲究质量和效益。国内相关专家对以往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多有微词,针对存在的通病提出教师培训“四不要”:不要丢开理论谈实践,不要面面俱到无重点,不要只谈现状无前瞻,不要重形式轻效果。实际上,质量和效益是教师培训的生命线,必须保证参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浙江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领雁工程”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其做法是:由政府提供专项经费,分级分期分批对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脱产培训2个月,其中教育教学理论学习4周,由高校组织相关专家专题讲座,然后到异地中小学教学实践4周,由中小学优秀教师专门指导,理论实践结合紧密,边学边用,培训学员满意度相当高。学员脱产培训2个月的功课由师范生顶岗实习,真正实现了互动多赢、优质高效的培训目标。

综上所述,实践创新时代的教师培训新模式的发展前景是令人鼓舞的。根据新模式多向互动的特点,我们可以称之为互动型教师培训模式。互动型模式的构建是教师培训模式改革的第一步,政府部门、高校、中小学三方首先要协调互动,科学组织培训计划,在时间 ☹上,使教师培训和顶岗实习和谐对接;在结构上,合理安排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促使知识和能力互动提高;在功能上,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行政职能优势和高校、中小学的教师教育资源的优势互动。其次,要对新模式的运行全程跟踪研究,注重教师培训质量和效益的检测,健全评价考核和自我完善机制,全面促进理论与实践、职后培训与职前培养、知识增长与能力提高的互动,☁真正实现学校、教师、政府三方的共赢。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