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理念助力江西绿色崛起
[摘 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中国走向永续发展、文明发展新道路。生态环境已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短板,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生态问题,绿色发展理念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本文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视角解读绿色发展理念,提出江西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快绿色崛起步伐。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崛起;江西样板
[中图分类号]D616;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5)06-0012-09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窗口机遇期。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阐明党和国家战略意图,明确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重大举措,描绘了未来五年国家发展蓝图。
《建议》对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议》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措施,首次把“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这里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视角,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并结合江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谈以下三点体会。 三是在转型升级上见成效,推动和实现绿色发展。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幅度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不断提升绿色发展优势,有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形成生态与经济社会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以创新推进工业升级,构建低碳循环的绿色工业体系。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大力推进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推进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重大新兴产业高端项目建设,努力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集聚区。2015年前三季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主营收入增长10.5%、10%,增速分别高出规上工业6.2、5.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2%,高出规上工业增速0.8个百分点。以品牌推进农业升级,构建生态有机的绿色农业体系。整合农产品品牌,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推进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健全生态农业服务体系,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形成了75个农业产业集群、8个10万亩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和5个万亩油茶生产机械化示范区。以提档推进服务业升级,构建集约高效的绿色服务业体系。全面实施服务业发展提速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骨干物流工程,着力构建五大物流服务大通道,提升金融服务业,加快推进南昌省域金融商务区和金融产业服务园建设,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统筹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对公益性养老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养老设施建设。实施旅游强省战略,打造了一批旅游度假区、休闲社区、休闲农庄、农家乐等,努力做强“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品牌。
四是在改善民生上谋福祉,创建和共享生态家园。江西始终牢固树立绿色民生观,大力建设绿色城镇、美丽乡村,着力增加生态产品供给,提高生态服务能力,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共享绿色发展的成果。提高城镇人居环境质量。围绕“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的目标,建设和管理好我们的城市,以“净化、绿化、美化”为重点,深入推进城镇环境专项治ฌ理。加强城镇供排水、防涝、供气、雨污管网处理等基础设施,积极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完善城镇功能。保护和扩大城镇绿地、水域、湿地空间,推动城镇湿地公园和绿化工程建设,改善城镇环境。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在90%以上。深入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大力开展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实施乡村综合整治和乡村改造提升工程,推进城市环卫职能、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垃圾收运体系向农村延伸,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和改厕力度,构建“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实现农村和集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县级全覆盖。2015年,省财政安排了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资金2亿元。积极开展生态创建活动。大力推动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乡村度假示范区等创建工作,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开发,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村镇、社区创建活动,加快建设美丽宜居村镇。江西国家级生态县、生态乡镇分别达5个、228个。
三、攻坚克难,加快绿色崛起步伐
江西地处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战略位置,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环境优良,自然资源丰富。总体上看,江西生态环境质量居于全国前列,但长期积累的问题已经初步显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生态环境退化,自然灾害加剧。尽管森林覆盖率位列全国第二,但森林质量不高,生态功能不强,水土流失未得到有效遏制,属水土流失较严重省份之一,以水旱灾害为主的各类自然灾害频率较高。近年来✈受多种自然和非自然因素的影响,鄱阳湖水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压力持续加大;雾霾现象时有发生,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艰巨。二是生态建设保障能力薄弱。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还需要持续探索,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和垃圾♥收运体系还不完善,农村环境压力日益增大,部分江河源头地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治理资金压力较大,矿产、土地等资源消耗过大,部分地区节能减排目标难以实现。三是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不强。长期以来,在经济建设中,重速度、轻效益,忽视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重复建设严重,不注重技术进步,生产工艺落后,管理水平较低,使生态环境“透支”,少数企业随意排污现象仍时有发生。四是生态产业发展不快。产业层次总体较低,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生态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
这些问题不抓紧解决,不仅难以巩固生态优势,发展的环境空间也将受到严重挤压。国家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批复江西全境纳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江西推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为实现绿色崛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笔者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攻坚战,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关于大数据战略与生态文明的融合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并已经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说:“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我们要站在时代最前沿,依靠大数据获得发展新思路、新方法。
大数据战略与生态文明有着天然的耦合性,在创造和推动绿色经济进程中,大数据不可或缺。通过数据支撑、分析和资源共享,创新农业生产、营销、服务模式,提升品牌竞争力,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带动产业标准化、规模化,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数据助力“中国制造2025”,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全面提高技ฅ术工艺、能效环保等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数据提高经济运行信息及时性和准确性,通过分析养老休闲需求、电商购物习惯、物流信息等,为决策提供参考,促进服务业发展。
运用大数据技术,打造“互联网+生态文明”体系,实现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生活、智慧企业、智慧城市、智慧政府,让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建设之初就站在一个较高起点上。
(二)关于构建生态环境执法体系
这些年来,一些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不力,相关执法部门的权力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作为我国首批全境列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省份,江西更应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对各类生态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保障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的独立性,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强化法治化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快构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生态环境执法体系。
要强化环境执法的透明度,健全环境信息公布制度,将生态环境执法置于全社会监督之下,防止环境行政执法的不作为和乱作为。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立全省统一、反应迅速、处置高效的网络化监测、监督信息平台。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联网共享,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分析,实现生态环境监测和监管有效联动。江西计划到2018年实现全省主要河流重点控制断面水质和所有县城PM2.5在线监测与实时发布,构建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立体监控系统和废弃物、污染物监测与信息发布系统。
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监管执法能力,探索建立跨地区环保机构,完善区域、流域生态环境执法协作机制,破解“九龙治水”困局。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的要求,不搞下不为例,防止形成“破窗效应”;对环境问题突出、重大环境事件频发、环境保护责任落实不力的地方,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责任。此外,通过扩大和保障生态环境损害受害人的救济权、赔偿权,畅通生态环境诉讼的立案渠道,扩大生态环境公益诉讼。
(三)关于市场化的资源交易机制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特别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遏制生态资源无偿化、过度化使用,改变环境无成本、无价格的观念。健全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推行碳排放权(节能)、排污权、水权交易,激化各类主体的内生动力,切实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结合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减排行动和新建项目能评审查,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结合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健全,探索流域上下游、用水户间等水权交易方式。结合企业排污总量控制,扩大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范围。结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积极试水“环境金融”,开发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吸引更多资金投入生态文明建设。鼓励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合作关系。要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凝炼有效模式,加大推广力度。
(四)关于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核心在“先”,关键在“试”,也就是要有走在前头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应该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靠改革开路,从制度切入,形成科学管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实现绿色崛起提供有力保障。
推进落实《江西省流域生态补偿办法》和《江西省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抓紧制定科学合理的配套办法,完善数据采集、监测体系。加快研究出台森林生态补偿、湿地生态补偿、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等制度。加快修订完善涉河、涉湖规划制度,制定相关技术标准,科学编制河湖保护规划,并抓好实施,切实保护大湖流域生态,保障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推动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自然资源统计调查制度,努力摸清自然资源资产的家底及其变动情况,为完善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提供基础支撑,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信息基础、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既是江西当前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江西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当好全国生态文明排头兵、绿色发展先行者,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攻坚克难的勇气,以实干兴赣的作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快绿色崛起步伐,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