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策略
【摘 要】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包含了多种形式的师生交流互动。善听、会说、勤读、精写既是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是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对这四种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素质的提升,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关键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善听;会说;勤读;精写
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既重视知识与能力,又讲求过程与方法,还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程对历史课堂教学的要求,重点强调的是“授人以渔”,学生不喜欢课堂上狂灌枯燥史实,只会“授人以鱼”的老师,他们想要的是鲜活的历史现场,他们希望老师能把他们的“味觉、视觉、听觉一起带入想象的历史”。那么如何使学生喜欢历史?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如何和学生一起追寻真实的历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有了一定的心得。
长期以来,听、说、读、写总是与语文、外语等语言类学科的教学活动紧密联系在―起的,实际上任何学科的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对这四种技能的恰当运用。听、说、读、写这四种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总的技能,会不会学习。
一、善听――提高课堂效率的法宝
“听”是人的一种本能,“善听”却是一种能力,学生听的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的效率。学生听不懂课甚至不听课,我们通常会认为是老师讲得过快或者学生的基础太差,而事实上,听课能力反映了学生的认知、见解以及反应能力、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在课堂上对学生“听”的能力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和反复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选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现实性的主题和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愿意听”外,更要时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听课的能力。刚接手一批新学生时,一遇到重点或难点,笔者都会用一些刺激注意力和专注度的语言来提示学生。比如“请同学们注意”、“下面的内容是我们学习的重点(难点)”等,方法虽然简单,却能在短时间内拉回一部分思想游离的学生。此外,教师的课堂表达不能平铺直叙,在音量、语速等方面要适时做出一些调整,以便把学生牢牢地拴住在教学思路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育技巧。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满堂课都需要使用那种专门演讲式的语调来对学生说话,当学生的注意力已经集中起来,能够“仔细倾听着每一句话,你可以逐渐把声音放低”,使用“平常交谈的语调了”。长此以往,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通过捕捉教师提供的相关信息来调整他们“听”的状况。在防止学生♫思想游离的过程中,教师要切忌大声喊叫,甚至敲讲台等原始的方法。这种“弹药补给”,哪怕能够获得课堂暂时的安定,却很难起到实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到之后好几堂课的正常教学气氛。
教师对学生听课过程中的疑问,要作出正确的引导。在教学中,时常会有学生把传说、故事、轶闻、电视剧当作史实。教师要适时地作引导,帮助学生走出知识的盲点和误区,把史学知识与文学化了的艺术区别开来。比如,一次讲秦始皇,提到他的生平时,一学生站起来问:“老师,秦始皇的爸爸是吕不韦吗?”全班一下开始骚动。“刚刚这个同学问得非常好。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关于始皇帝的生父是谁这个历史谜案事实上是司马迁留给我们的。”学生一听,马上安静了下来。然后笔者向他们介绍了在《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对嬴政生父的不同记载。通过这样的讲解,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探究历史真实的能力,最终达到了让学生“听”有所得的目的。
二、会说――活跃课堂气氛的途径
“说”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置疑,我们不仅要重视教师的“说”,更要重视学生的“说”。“说”是教师的基本功,历史教师大多能说会道。但历史课程标准指导我们“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的“说”才是新课程教学的主旨。
在历史课堂仅有的40―45分钟内,教师必须学会在适当时刻“不说”,以便在课堂上留足学生思维的时间,给学生提供在头脑中分析和比较的余地,让学生成为“思想家”和“发现者”例如,在介绍《新兴力量的崛起》一课时,解释日本是世界主要的对外援助大国时,提到日本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提供给中国的ODA资金。然后,发出疑问:“每次,当中日矛盾激化时,日本国内部分政客就以此为据,认为中国是白眼狼,拿了日本的钱却不知感恩,你是怎么看待的?”学生听到这里,讨论顿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候就没必要直接在当堂课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可以要求学生回家后,查找相关资料,激发他们课下自学、自研的兴趣,培养他们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的能力,卐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由学生自己学全、研透,远比教师一次性说全、讲透要更有效果。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能教给学生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慧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利用“读”为教学服务,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和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呢?
首先,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现身说法,告诉学生阅读的快乐和收获。在讲到某一个事件或历史人物时,笔者常常会告诉学生教材以外的一些知识,勾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根据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列出书单让学生课外阅读。教师在开列书单时,必须做到两点:第一,选取自己阅读过并有所得的书,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在讲鸦片战争时,可以向学生推荐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在讲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时,向学生推荐《大国崛起》;讲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推荐学生读《原来如此1840―1949中国底本》;在学习“百家争鸣”时,建议学生读读《于丹〈庄子〉心得》、《论语》、《韩非子》等经典著作。第二,要做好精读、涉览的分类。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比如,除了每个专题推荐的书之外,作为历史知识和研究方法的普及,笔者指导学生一起看了斯塔夫里阿诺斯 ツ《全球通史》、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汤因比《历史研究》、基辛格《大外交》等。
其次,教师还要通过各种手段,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每节课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精心筛选材料,设计问题,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一的学生阅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较弱,就需要教师手把手地教,由教师带着学生一起阅读、分析教材中的重要资料,找出其中直接给予和暗含的信息进行解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到高二高三,绝大部分学生就能独立阅读、思考和回答问题了,这时候教师便可以抛出问题,由学生去寻找相关史料,做到史论结合。
四、精写――培养良好习惯的妙招
钱钟书读书时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可见其对“写”的重视程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写”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要求。教师的“写”主要指的是板书。板书是教师表达教学思想的重要方法和对教学过程的总结,也是学生课后进行知识消化的重要依据。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我们很多的教师会选择多媒体授课,课件“统治”课堂。但纯粹课件的演示会使历史知识变成一个个零散的点,导致学生在记忆和理解过程中很难形成严密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历史课堂上,独具匠心的板书,既有利于传授知识,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又能让学生利用教师的板书时间进行迅速的整理和回顾,尽管高中课堂40―45分钟的时间并不长,但教师不能为了所谓的进度而牺牲板书的时间。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板书的设计尽量要做到精悍,其实板书的设计也正好是教师整理备课思路的最佳方法。比如,对于《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这一节,笔者的设计是:
第三节 新时期(1978―至今)的外交(直接给出新时期的时间界定,为学生学习本块知识打下个起点。)
一、外交政策(多媒体课堂下的板书应该与传统课堂有所不同,细化的知识点在课件里都有涉及,板书只需给出主干知识点即可。)
1、变:不结盟和对外开放
2、不变: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外交成就
1、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首倡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2、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板书的字并不多,并不会影响很多教师担心的教学进度,相反板书如果安排得当、突出重点、层次分明、字体优美,会成为历史教师的“法宝”。比如,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加入”和“建立”两个词,然后设问学生有何区别,绝对比它们出现在屏幕上要来得直观。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要写,学生更要写。课堂时间有限,留给学生写的时间有限,所以写不是像“速记员”那样,不停地无选择地写,用写来代替听,而是要精写。笔者认为首先要写板书,正如前所述,板书是教师精心准备后搭建的知识框架,是课堂的浓缩和精华,学生课后进行知识巩固时可以将板书当作这节课的“导游图”,这样的复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记重、难点,用数字序号、特殊符号等在教材相关地方标注,这样既有利于紧跟教学思路,又方便课后的整理记忆。第三,记下灵光闪现的智慧或标记等待解决的问题。而且,学生最好是直接写在书本的空白处,写在别的本子上,时间一长,笔记本就变成了过期期刊被弃置一旁,实在可惜。高中三年,学生不会丢的,就是书本,把学习的点滴记在书本上,便拥有了永久的有效期。
总之,善听、会说、勤读、精写既是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是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历史课堂上对这四种技能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素质的提升,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参考文献】
[2]杨念群,雷天.“感觉”历史――杨念群访谈录[J].博览群书,2007
(8):4―17
[4]《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5](苏)苏霍姆林斯.《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536
[6](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