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时间:2024-11-13 10:05:4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小学数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所以,我认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手、自己的脑去主动探索知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是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留有思维余地,提供主动参与的时空

以往的教学只注重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整个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都有教师的精心讲解。学生被教师牵着走,教师的思维 代替了学生的思维,没有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其次是教师讲得太多、太细,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太小,抑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为了克服此偏颇,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留有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去发现规律。

二、鼓励课堂讨论,营造主动参与的氛围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展开讨论,有很多好处:发扬了教学民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

如“角的认识”一课,当我讲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90°角时,一位学生提出疑问:“课本和操场的形状都是长方形,但课本的四个角比起操场的四个角显然小得多,为什么说它的四个角都一样是90°的角呢?”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涉及角大小的本质问题ฌ,于是就顺水推舟,让大家发表意见。小组讨论后。我及时引导,借助微机动画演示。显示一个60°角;把角的两边延长、缩短、结果这个角还是60°,最后总结归纳形成共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关系。

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质疑并进行小组讨论,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并及时调控;而且,课堂讨论创造了多向交流的机会,满足了各种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最大限度培养了学生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以及自学能力,提供了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活动中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

三、优化练习设计,体验主动参与的乐趣

学习活动的最大乐趣莫过于看到学习活动的成果。教师要努力去优化练习设计,做到难易适度,体现练习的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特点,尤其要让学生在完成练‘习过程中认识所学知识的用途,体会所学知识本身无穷的魅力。

如:在&ldq☿uo;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练习题:“冬冬过生日,他和爸爸、妈妈一起吃生日蛋糕。妈妈把生日蛋糕平均分成10块,小明吃了4块。”

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加以表扬,师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起了自主学习数学的热情,

再比如。为了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用途,学了“三角形的稳定ฏ性”后,可以让学生动手修一修桌椅:学习“利息”的知识后,算一算自己在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到多少本息等。这样设计不仅可以巩固、理解课上所学的新知,而且注意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给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应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比如指导学生自学,可设置“导读提纲”,在“学什么”和“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对于新旧知识衔接紧密,而学生又掌握一定解题技巧的,提纲可采用对比训练的形式加以引导。如“连续进位加”的学习,“导渎提纲”采用“连续进位加”与

“不连续进位加”对比训练的形式加以引导。对于新旧知识坡度较大,学生有一定困难的,提纲要在知识转折点上加以引导。如“工程问题”的学习,其转 ☹折点为工程问题从具体数量转为单位“1",提纲就在这点上作文章。对于较新的学习内容。就引导学生根据课本提示多方面实践,谋求对新知识的感知。如教学“梯形的面积”时这样引导学生自学:

自己拼拼摆摆。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自己动手拼拼摆摆,看能拼成什么图形:

自学讨论。我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贴在黑板上,出示导读提纲:①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怎么求呢?②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底和高各有什么关系?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几个什么样的梯形的面积?④梯形的面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安排自学课本的环节,让学生从课本中自主探究,获取知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突出了主体地位,为学生今后的“自我发展”打好基础。

总之,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究:通过有价值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自我领悟新知。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为学生自主发展服务。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