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毛特概论”教学改革思考

时间:2024-12-27 00:47:4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摘要:无论是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还是从中国职业教育前进的目标和方向来看,现在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改革,都要走出传统应试教育的框架,都要探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新模式,通过大胆的教学改革,通过多种模式的教学创新,不拘一格地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毛特概论;教学改革;创新模式

一、高职对思政课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与思政课改革的方向

传统思政课课堂教学往往是“老师上课念讲义,学生上课记笔记;学生下课对笔记,期末考试背笔记”。在思政课考试前,往往是在考试前老师划重点范围☼,然后由学生去背书,考试结束后学生大多忘了所学的内容,将所学的思政课知识几乎全部还给了老师。这样的教学和考试,其实只是一种应付差事,而学生从中收获的除了可观的分数,也许就是几个半懂不懂的概念。这其实是思政课教育的无奈。而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角度来说,这种传统的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随机应变能力,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实际上,这种传统的考核方法,具有非常明显的缺憾和不足之处,因为一张卷子,既不可能完全覆盖所学课程的全部重要知识点,也不可能全面反映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只能反映一个学生的应试水平和记忆水平而已。

无论是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还是从中国职业教育前进的目标和方向来看,现在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改革,都要走出传统应试教育的框架,都要探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新模式。

有鉴于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当前高校思政课,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政课应该以培养和促进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通过大胆的教学改革,通过多种模式的教学创新,不拘一格地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关于高职院校“毛特概论”教学实践的几点总结

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推出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特概论”)课程是本专科院校学分最多的理论课。本课程承担着对广大青年大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教育的重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基本精髓、基本原理的内容;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地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真正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思想素质、理论修养、应变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升,为三年的职业技能学习奠定思想基础。

如何上好这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不仅需要从教材教法上下功夫,而且也需要从考试方法上想出路。本文将结合我们在“毛特概论”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特别是在本课程考试改革中的一些做法来探讨一下“毛特概论”教学改革的规律性。

1.改编教材,创新教法

由于本课程所用教材为国家统编教材,是“全国一本通”,所以该教材的覆盖面包括所有的高校。然而普通本专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在人才的培养规格上是有差异的,这种不顾实际的一味要求大一统的做法本身就不是实事求是的,也是与本课程的精神背道而驰的。为此,应在教学中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对全国一本通的教材做适当的改编,在不违反中央精神的前提下,本着职业教育“必需够用”的原则,对教材内容做必要的精简,比如我们在讲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时,可以不完全按照教材体系依次讲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而是只讲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这一章的第二三四五节内容实际上在后面的内容中都涉及到了,这里简单提一下就可以,在高职学院理论课和专业课争课时的大背景下,这样做是比较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的。

也正是出于高职学院学生将来要以提高就业率为主要评价依据的考虑,我们在“毛特概论”的教学中不仅进行教材的改编,而且也探索方法的改革,在教学中我们精心挑选能够引起学生广泛兴趣的内容,制作出较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图文并茂、声情兼备的教学课件,精彩迭起、高潮不断的讲解,配以学生的精彩发言,教师自己的经典点评,确实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一章时,教师先通过课件中的图片(胡锦涛会见连战的画面)引入祖国统一的话题,然后问学生两个问题:祖国为什么要统一?祖国怎样才能完全统一?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学生们围绕这两个话题展开积极的发言,教师不失时机地总结,给予点评和鼓励,学生们兴致很高,教师发现学生们思维很活跃,敢想敢为,对教师的启发也很大,教学相长。

2.寻找兴奋点,找到突破点

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并不总是很高的,即使是看一部很好的政论片,如《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等教师认为还不错的片子,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提不起兴趣来,所以一节课中要让学生始终目不转睛地听教师讲课,似乎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难事,也许只有那些百家讲坛的大师可以做到。然而毕竟现实生活中的大师太少,所以教师要吸引学生的眼球,除了要求有方永刚、于丹、易中天那样的口才,还应该有弗洛伊德的智慧,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在课堂教学不断从学生的兴奋点入手去寻找突破点,也许是较明智的选择。如何既找到学生的兴奋点又不媚俗的确是一个两难抉择。我们过去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在试图找到二者的结合点,发现学生其实还是能够有一定的鉴赏能力的,比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常常被用来感动那些不曾被感动的人物们,在讲授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我们就曾用到200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方永刚来说明信念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意义,学生们当看到亲爱的方教授带病为学生上课和辅导论文的情节时,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他们说自己好久没有看到这样感人的场面了。事实上,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去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兴奋点,然后从中找到突破点,就一定能够上好每一节课,一定能够收获学生的爱戴和尊敬。 "

3.改革考试方法,锻炼学生能力

传统的考试方法是通过一张标准化的试卷来考查学生一学期以来对一门课程的掌握程度,这种考试方法在特定的历史期间内确实起了选拔英才、考查能力的作用,然而随着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的日益加快,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人们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显然要比知识本身更为关键和重要了。这样人类社会的发展就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人类知识的传授者的教师角色显然已经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不仅要做人类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要成为人类知识的创造者和人类灵魂的塑造者,传统的教师角色意识必须更新。教师角色的更新不仅是简单的知识的更新,更应该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必须转向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为主的教学,在学生为主体的整体教学框架下重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此相适应的考试方法也应该转向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新的考核体系和评价体系上来。我们在过去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就试图尝试用新的教学理念来寻找教学改革方面的突破,具体做法就是在考试环节中引进论 ﭢ文答辩会的形式:先将学生按照学号顺序分为八到十个学术小组,每一个小组选一个专题作为研究方向,每一个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组内合作分工完成)学术论文,在每组初选两名优秀论文的基础上组织论文答辩会,担任评委工作的均为学生,由学生自己给自己的同学打分,应该更有公信力。对于表现出色的答辩人、评委和观众均有相应的分数奖励。通过论文答辩会的形式,学生不再将思政课考试当成是一种负担,而是当作一次拓展知识面、锻炼自我能力、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通过这种形式,学生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为以后的就业招聘和走向工作岗位提供了一次难得的预演,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得到了学生们的较高评价和认可。

三、关于进一步深化“毛特概论”课程改革的几点构想

“毛特概论”课程改革还只是开了一个好头,在深化“毛特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方面,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我们在这里结合教学实践和高职教育发展的特点,提出关于进一步深化“毛特概论”课程改革的几点构想,希望能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规律性。

1.在教材建设方面

应组织相关专家编写适合高职院校实际的教材。现在正在使用的全国一本通教材,无论是教材体系上、还是教学内容上都不适用于高职院校,因为该教材的理论性太强,而实践操作性不强,必须编写一部能够反映高职特点的教材。具体教材的编写可以由教育部牵头各高职院校参编,既可以解决高职院校教师出成果难的问题,又可以使得教材能够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增强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

2.在教学方法上

应该更加重视课堂教学环节中对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加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搭建平台。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讨论法、论文答辩会、记者答疑法、小品表演法、读书报告会、时事报告会、诗歌朗诵会、革命歌曲演唱会等。讲授法要打破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采取师生互动的方法,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结合起来,将老师的导学与学生的自学集合起来,可以借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形式,也可以事先将教材改编成评书剧本的形式然后进行演ส播,即所谓的“思政课评书”。讨论法可广泛运用于一切有争议的理论问题的教授中,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就某一专题进行辩论,通过这种形式来达到活跃气氛、增长学识、锻炼口才、培养胆识的目的。记者答疑法是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就学生普遍比较关注的疑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答辩的教学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对学生和老师都有较高的要求,老师要事前认真准备,学生则要认真思考。小品表演法是将小品的形式引入思政课堂,借助小品风趣幽默的形式,将思政课严肃的理论问题以轻松的方式呈现于学生面前,达到既活跃气氛又使受教育者得到必要的教育的目的。读书报告会是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自我教育与相互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在交流和沟通中师生彼此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适合于经典原著的学习。时事报告会是就一定时期内学生所关注的国内外重大时事进行专题辅导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洞察国际风云的能力,能够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的能力。诗歌朗诵会是将学生对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对伟人高尚情操的学习结合起来的最佳教学模式,可以达到陶冶情操和厉练意志的双重目的。革命歌曲演唱会是通过时代旋律的不同变换,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将历史与当代紧密连接在一起,可以激发学生的革命英雄主义的乐观情怀和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的操守。

3.在考试方法上

应该更加不拘一格地进行方法的改革,形式多样,如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闭卷和开卷相结合的形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和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论文答辩会、作品汇报演出等形式的考试方法,是比较理想的新的考试方法,值得推广。另外可结合有关革命纪念节日、党和国家重要会议、重大事件,举办各种专题征文活动、知识竞赛活动等,此类活动可以和团委、学生会的社团活动结合起来,以赛代考,以赛代练,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融为一体。

4.在实践环节上

应将平时的社会调查和假期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实践环节不应该成为软肋,在专业课教学日益强调实践教学的当下,广大思政课教师没有自甘落后的理由。为此恳切希望高职院校主管思政课教学的相关部门和领导应将一定的实践教学经费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应多体现思政课教师多实践、勤思考的优势。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思政课教师应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设计中突出实践特色,多设计一些实践活动,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和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都能得到较大的提升。

总之,我们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政课应该以培养和促进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通过大胆的教学改革,通过多种模式的教学创新,不拘一格地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有这样的思政课才是“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精品课程;也只有这样的教学改革才是思政课课改的唯一正确选择。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