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精神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时间:2024-12-26 15:07:4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一、游戏与游戏精神

(一)游戏与艺术、艺术教育

当我们在考察艺术的起源的时候,发现游戏与艺术有着深刻的渊源,“儿童艺术:游戏的孪生姐妹。”艺术起源于游戏,游戏是艺术的雏形,艺术是游戏的高级形式,当유游戏发展到高级形态时,不再称之为游戏而是艺术了。鉴于幼儿的艺术感知能力,在幼儿艺术教育中,游戏与艺术也是常常交织在一起的,“幼儿艺术教育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或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可以是艺术”,游戏既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又是教育内容。

(二)游戏精神的内涵

所有不同种类的游戏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特质,也只有具有这些特质的活动,才能称之为游戏,这些所谓的特质即从游戏活动中提炼出来最能反映游戏活动最本质的、最具核心特点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游戏精神♥”。关于“游戏精神”有人从儿童文学创作、文艺学、教育学上进行过相关研究,综合前人的论述,笔者认为“游戏精神”具有如下特点:

1.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的精神

游戏为游戏者提供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状态,游戏产生于游戏者本人的意愿,其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形式、活动的场所都是出于游戏者的主观愿望,没有任何外在强迫。游戏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游戏的对象。因此,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的精神。

2.游戏精神是一种愉悦的精神

游戏的愉悦精神是指游戏给游戏者带来的是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游戏中的幼儿是快乐的,幼儿之所以游戏,其根本动力在于游戏能满足幼儿心理追求快乐的需求。正如刘焱博士所说的那样,“幼儿游戏是受多种需要支配的,虽然游戏既不能饱腹又不能带来直接的物质享受,但是幼儿就是喜欢游戏,因为它能给幼儿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游戏既有享乐的功能又有发展的功能,但是更多的是它能够给幼儿带来享乐,获得快乐是幼儿进行游戏的主要目的。纯粹的游戏带给人类的应该是快乐、享受、愉悦,而不是游戏之外的目的。因此,游戏精神是一种愉悦的精神。

3.游戏精神是一种创造的精神

游戏的创造精神是指游戏是超脱现实束缚的活动,游戏者在游戏中能够进行超越生活经验和常规的约束,进行自由创造。因为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能够自主安排和创造自己的“生活世界”,使它以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在游戏中幼儿可以以竹当马、以方木块当肥皂、以破麻袋当裙子、以树叶子当草帽……,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创造性的发挥是任何活动都无法替代的。这种开放的、无目的、创造的状态正是游戏的灵魂所在。所以说游戏精神是一种创造的精神。

4.游戏精神是一种超功利的精神

游戏的超功利精神是指游戏者为了游戏而游戏,没有追求游戏之外的任何功利目的。幼儿在参加游戏时是没有任何功利目的,他们之所以喜欢游戏是因为游戏给他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是没有抱着任何功利目的来参与游戏的。幼儿游戏的根本原因在于游戏的过程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愉悦,而并不是以游戏为手段去追求游戏以外的功利价值。“高兴愉快地参与一种自我满足的活动即不存在游戏以外的目标活动,是一切游戏的结构标志。”所以说游戏精神是一种超功利的精神。

5.游戏精神是一种平等的精神

游戏的平等精神是指在游戏面前人人平等,“游戏的双方要承认对方作为一个平等对手的资格,而决不把对方视为较自己低劣的野蛮人、魔怪、异教徒……”游戏中的人都会忽略对方的身份,关注的只是游戏中的角色,在游戏中所有人都一律平等的接受游戏规则的制约。“谁不遵守游戏规则,谁就是游戏的破坏者。”只有游戏者平等参与才能把游戏进行下去,否则,一场策划良好的游戏就这样给人为的破坏了,所以说游戏精神是一种平等的精神。

二、以“游戏精神”改革当前的幼儿艺术教育目标

我国目前的幼儿艺术教育目标,过分定位于幼儿对艺术技巧的掌握,家长和教师对幼儿接受艺术教育目标追求上存在着一种严重的功利化倾向,具体表现为幼儿艺术教育成人化、尖子化、时装化、片面化等“异化”想象。当我们从“游戏精神”的视角来审视当前的幼儿艺术教育目标时发现,其与游戏精神是相违背的,因此笔者希望目前的幼儿艺术教育目标中多一点游戏精神。若以游戏精神改革当前的幼儿艺术教育目标,那么它应该是以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为宗旨,注重开发幼儿的想象ฎ力,并使之得以进一步的发展,让幼儿在多元化的艺术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艺术想象力、艺术创造力。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一)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他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当人对某事物有兴趣时,就会主动积极的去学习和探究。游戏精神是一种超功利的精神,这种精神观照下的幼儿艺术教育目标是摆脱功利主义束缚,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艺术家,一定要让幼儿通过艺术的学习,刻意追求对专业的艺术知识技能的掌握。而是定位于激发幼儿的艺术学习兴趣,为幼儿艺术素养的培养积累一定的经验。力求在生动活泼的艺术活动中,提高幼儿对艺术的感受力,并激发幼儿主动探索艺术的兴趣和愿望。在一种潜移默化的氛围中,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我们知道1旦幼儿对艺术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就会成为促进幼儿进一步学习艺术的强大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当幼儿怀着对艺术的浓厚兴趣进入学习状态时,毫无疑问会给幼儿的艺术学习带来出奇制胜的效果。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幼儿具有对艺术学习的兴趣,这种兴趣也就变成了幼儿对艺术持续学习的不竭之源,幼儿会从中终身受益。

(二)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游戏精神所弘扬的是一种愉悦、平等的精神,在这种精神观照下的幼儿艺术教育目标应该是定位于重视幼儿的审美体验,幼儿在参与艺术活动或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产生美的情感体验,而不是要求幼儿1味的去掌握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艺术知识技能,或者在艺术活动中强加智育和德育,变艺术教育为其他各育的工具。毕竟“艺术的本质是审美”,美的东西是超功利的,令人身心愉悦。为了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情趣,应该让一切幼儿参与到一切艺术活动中去,给他们充分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幼儿对审美对象的情感移入,以及主体情感的提升和参与,在对审美形式的体验上,培养幼儿对各种艺术形式诸如色彩、形状、声音、结构等美的情感体验上。丰富幼儿的艺术感受和体验,挖掘幼儿的艺术天赋和潜力,并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三)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并使之进一步发展

“游戏精神”是一种充满自由的、创造的精神,在这种精神观照下的幼儿艺术教育目标应该是¿注重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并使之得以进一步发展的教育。我们知道想象力ช的丰富无疑是进行艺术创作、艺术欣赏的不竭之源。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是人的心理中最自由的状态,这种状态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精神资源,所以我们要充分挖掘幼儿潜在的想象力,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艺术表现,哪怕在成人眼里显得未免荒诞、离奇,我们也要鼓励。因为幼儿的生活体验没有成人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是不易受常规约束的,所以他们的想象力往往是令成人望尘莫及的。在幼儿阶段就要求幼儿循规蹈矩的进行艺术创作和表现,这无疑对幼儿创造力、表现力的培养是1大损失。同时人一旦具备丰富的想象力会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艺术教育目标要注重幼儿想象力的开发和保护,不能过早给幼儿过多的约束。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对艺术的感受,对幼儿在艺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想象力要给予肯定和接纳。同时进行艺术教育时要注意引导幼儿将天然的想象力与现实的生活相联系,使其想象力延伸到更为广阔的领域中。

(四)照顾不同幼儿的艺术需要,发展艺术潜能“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的、创造的、平等的精神,在其观照下的幼儿艺术教育目标应该是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幼儿,照顾到不同幼儿的艺术需要,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的艺术教育。因为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艺术需要。在重视培养幼儿艺术潜能的前提下,在艺术形式的选择、艺术主题的确定、艺术表现方式的变化等方面,应让幼儿有更多选择的自由。同时要引导每一个幼儿都参与到艺术活动中来,人人都是接受艺术教育的对象,艺术教育不是那一部分有艺术天赋的幼儿的专利,更不是特长教育。在此基础上应该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他们参与艺术活动的积极性,表现艺术的方式、技能、技巧给以适时、适当的指导,从而使每个幼儿都能平等和谐地发展自己的艺术潜力。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