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探索

时间:2024-12-26 15:23:0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针对农村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降格处理、动手操作、设置冲突、合作学习等方法,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课堂参与度 激发动机 提高信心 引导兴趣 激发热情 诱导激情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2A-0051-02

农村小学生具有听课注意力不持久、效率较低、爱动、精力不够集中、容易走神等特点,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手段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使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2017年,笔者参加了金秀镇中心校组织的《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问题进行了探索。现将探索的方法汇总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动机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场所,如果教师能真正从高高在上的讲台走到学生之中,ฑ和学生打成一片、混为一体,我们相信学生的参与就会变成一种主动、积极的行为。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合作、协商等宽松的学习氛围,要尊重、理解、热爱每一名学生,要及时地鼓励和帮助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实践证明,巧设问题情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情境是教师组织教学、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学生学习积极不积极、主动不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创设情境的质量。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或生动的语言、课文插图等创设学习情境,让情境引发学生的共鸣,巧妙地把数学学习的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并在新旧知识之间制造冲突,将学生引入迫切希望探究的情境中来。

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笔者有意识地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动机,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课堂上笔者说道:“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一起动手拍一拍的小游戏。要求,你拍手的次数必须是老师的一半。”学生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都兴趣盎然地跟老师做着。第一次老师拍了4下,学生跟着拍了2下;第二次老师拍了2下,学生又跟着拍了1下;第三次老师拍了1下,学生马上就傻眼了,不知道该怎样拍。随着问题的出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这样教学,自然而然地引出分数,学生在充满探究欲望的状态下学习,学习效率很高。

二、降格处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信心

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拓展和延伸。给予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作适当的降格处理。所谓的降格处理,就是把新知识的难度降低,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让学生感受到“诱人的苹果就在眼前,稍作努力就可以采摘到”,树立起摘苹果的自信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进而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点,顺利地完成正迁移,再通过类似的问题探索新的问题。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求两个或两个以上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因此教师在上新课之前有必要唤起学生对这两个已有知识点的回忆,并有针对性地出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演练。特别在求最小公倍数时,教师要充分地指导学生复习,因为这既是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接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如果教师没有关注这两个关键点,那么学生就会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找不到着力点,主动参与也就成为空谈,教学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三、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动手操作是学生多种感官协调参与的学习活动,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教师要精心设计动手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养成动手实践的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

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特征》一课时,教师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教师先出示若干个物体的包装盒,让学生对这些包装盒进行分类,并叙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2.教师拿起一个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观察、触摸并说说长方体的特征。

3.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总结出长方体、正方体的所有特征。

4.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顶点和长短不同的细木棒做棱,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

这样的教学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学生不仅♒参与了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发了思维发展,达到了数学教学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四、设置冲突,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能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动的原因。所以,教师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如教学“周长相等的长方形与正方形谁的面积更大”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先出示问题情境♫:在唐朝有一位将军立了战功,唐太宗李世民要在一个非常繁华的地方奖赏他一块地。唐太宗说:朕给你一根长36丈的绳子,你自已去围,正方形或长方形都可以,围进去的地方朕就都奖赏给你。聪明的小朋友,如果你是那位将军,你会怎样围?问题一出,给学生在认知❧上形成了冲突,学生就会产生一探究竟的欲望,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笔计算、验证猜想。通过这样不断设置认知冲突,层层深入,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热情。

五、合作学习,诱导学生参与课堂的激情

新教材给教师和学生留出了更大的空间,更多地强调合作学习,但不是片面地追求合作学习,如对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就应避免浪费时间;而对于一些需要讨论的,则应给予充足的时间进行合作讨论。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多数时候都是教师讲,学生答,学生就像一个“容器”,往往一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没有回答几次问题,也没有主动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揭示,知识让他们自己去探究,规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而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设计一些情景,组织学生自己去参与探究,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再给学生一定的点拨和启发,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等。

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一课时,教师创设了一个情境:“李叔叔骑自行车去游玩,第一天骑行了88千米,第二天骑行了104千米,第三天骑行了96千米,他一共骑行了多少千米?”让学生登台讲解,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再出示两组算式:(69+172)+28、69+(172+28)和155+(145+207)、(155+145)+207,让学生比较大小,自己去探究其中的规律与关系,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不一致的意见,大家共同探讨,逐步完善学生的思维。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所教内容的特点,教师要创设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情境,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激励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c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