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
" 学生写作的过程贯穿着生活、思维和语言的统一。古人说“言为心声”,学生习作尤其强调写真事、抒真情。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儿童的情感、思维想象和个性对于习作的关系很大,儿童只有在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在心境良好的情况下,思维才能活跃,情感才能真实,想象才能丰富,个性才能发展,文章才能写好。反之,如果学生心情压抑,如负重荷,怎么能写好文章呢?
对儿童的习作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如何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对于提高儿童的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有吸引力,使学生喜欢上你的课。从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求中可以看出,希望老师讲课要有情趣的,占调查学生总数的86.4%,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努力做到深入浅出。教学要洒脱自如,语言要形象、生动、有趣。
第二,教师要多一点微笑。从调查中可见,学生希望教师常有笑容,“我们最不喜欢老师一天到晚板着脸孔上课。”这是92%的学生的反映。教师的微笑就是与学生进行友好的情感交流。正如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所说的,“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身上产生的那种高涨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而“教师要得到儿童方面的生动活泼的反响,归根到底还要取决于他自己,取决于他的活动和他对儿童的态度啊!”有人把教师的面部表情、体态、手势、步态等非言词性思想和情感交流的手段,称为教师的“第二语言”或“体态语言”。
心理学家艾特·莫勒比思列举了这样一个公式:感情的全部表达=7%的言词+38%的声调+55%的面部表情。教师和蔼可亲的微笑的面部表情,温和诚恳的声调,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愉快的气氛。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会做教师。”当然教师的表情应该是真实情和教育性的统一。一方面教师不能随意地,不加节制地流露自己的感情,教师不随便地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郁伤、冲动、暴怒、嘻嘻哈哈等肤浅有害的表情。另一方面,教师也不应该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哗众取宠,因为这对学生更有害。总之,教师的表情应该是积极健康,自然真挚的。
教师对学生的表情应该多微笑,多甜蜜,多爱抚,多温柔。当然必要时也可以是严峻、坚毅甚至愤慨,其目的是产生积极有益的教学效果。
第三,要运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学习。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除了教师本身语言的魅力以外,还要从儿童年龄特点出发,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变封闭型指导为开放型指导,把学生的习作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系,使学生感到不仅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而且作文可以为生活服务。如在全世界戒烟日前夕,组织学生写《我劝爸爸戒烟》,教师节写《感谢您,辛勤的园丁》,毕业前夕写《给同学的毕业赠言》,发挥作文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增强了学生课堂习作的兴趣。开放型教学还反映在对“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写”的乏味的作文教学法进行冲击,反映在教学渗透、引进了儿童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指导方法。如做做写写——记一次小实验或小制作;玩玩写写棗介绍一个有趣的游戏;演演写写棗记一个小节目;现场写作---参观游览的现场作文;人物采访---记一个______的人;先试写,后指导;先指导,后试写,再指导;出墙报,办小报等等,多种形式,多种方法的指导,创设愉快的写作气氛,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
对于习作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要给他们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满足他们更多写作的欲望,增强写作兴趣,使课堂教学的目标具有层次性。如一次以西湖灯会为题,让学生写一篇记叙文。有一部分学生对一般的参观记写法已不能满足要求,教师就允许他们用自己认为最恰当的体裁写作。有的写科幻故事《天外来客闯灯会》,有的写神话故事《唐僧师徒游灯会》,有的写童话《丙寅虎王灯会显威风》,有的写相声《哥俩逛灯会》,有的写散文《火树银花闹元霄》等等。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写出了有趣的文章。
第四,教师在必要时写点“下水文”,与学生共同学习写作,体会写作的艰辛,交流写作的体会,请学生评价自己的文章,这样做不仅指导了写作,更重要的密切了师生关系,师生在课堂上平等地、和谐地进行着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产生愉悦感。
对于写作基础差的儿童,坚持正面引导,鼓动为主,课堂教学时要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对于他们的ฎ点滴进步要充分肯定,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学习写作。学生一旦感到教师对自己热情关怀,具体帮助,充满信心时,就会对写作增强信心。
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不仅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这确是作文教学中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联想训练”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师:上面我们写的是画面,有中国画,有外国画,还有照片。我们这样写还比较方便,因为画家的作品是加过工的。现在我们要从画面引向生活。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如画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想、去写呢?前几天,我把这个要求告诉大家了,请大家去观察收集写作素材了。大家准备了写作资料袋,收集的内容装在袋里,生活中值得写的内容有吗?
生:看到太阳西落时的美景,想到离休后还在发挥余热的老干部。
师:好啊,这叫“满目青山夕照明”。
生:看到路灯,想社会上一些人,默默无闻地为人服务。
师:从路灯默默为人民照明,联想到默默无闻地为人民服务的人。好,有联系。
生:从蜡烛为照亮别人把光明洒向人间,献出自己,想到老师为下一代成长,贡献自己的一切。
师:我很感谢你,你很体谅老师。我们在座听课的老师也很高兴。
生:我写煤。
师:煤,写些什么?
生:°它把热和光献给别人,自己却变成了灰。这种精神可贵。它像不少科学家,为别人奋斗一生,自己却无声无息地死去。
师:精神境界很高啊!
生:从雨花石,我联想到革命烈士以自己的鲜血染红的国旗。
生:可以从青松,写到青松一样坚强的人。
生:从写老师头上的白发,可以联想到老师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呕心沥血。
师:好,我们在座的老师一定很感谢你。
生:从爷爷脸上的皱纹,反映他旧社会受尽苦难。
生:从文化区的夜晚的灯光,联想到过去长征路上的火把、游击队的篝火,想到我们的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为祖国的明天拼搏。
生:还可以写看到升五星红旗的仪式,想到在奥运会上和重大国际体育比赛上会上的升国旗场面,以表明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
师:还有吗?
生:写铺路石,想到默默工作不计名利的人。
生:写桥的变化。
师:哪里的桥?
生:写文二街的桥,从小石桥到新建的文二桥,说明祖国在前进。
生:可以写老师的教鞭,在教鞭的指引下,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给我们打开知识的大门。
师:本来两堂课的任务,现在一堂课略为延长一点时间就能完成。请大家写一写。由看到的内容,展开联想。时间关系,现在请大家把联想部分写一写就可以了。然后大家交流一下,我也写了一篇,我也交流一下。
师:同学们收集写作素材,其中沈文彬收集了五十八个内容,有的二十九个,有的三十几个内容。我看了一个写南极草的,她带来了。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生:看到南极草,我想起了南极考察队的叔叔。他们顶着严寒,英勇奋斗,……终于获得大量有关南极的资料,建立了长城站。看到南极草,想起了蒋加伦叔叔。一天,蒋加伦叔叔与一个外国人坐小船到海上考察。当小船在海上时,不巧刮起大风,小船在大风中挣扎,但无济于事,还是被打翻了。汹涌的海浪立即向蒋加伦叔叔和那个外国人袭来,他俩使尽全身力气,与风浪作斗争,后来,那个外国人和蒋" 加伦叔叔先后上了岸。过了三个多钟头,直升飞机才把他们送到了医院。南极草,你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草,我爱南极草,更爱勇敢的考察队员。
师:你的爸爸是南极考察队员,从南极回来带来了南极草,我希望你将来也为开发南极的事业作出贡献。南极长城站越冬站长颜其德,我们学校颜滨同学的爸爸从南极回来了,他告诉我那里长城站前的积雪有38米厚,战斗在那里不容易啊。
师:张泉,他是我们写作小组的成员,请你把写的内容念一念,交流一下。他写的是“文教区的灯光。”
生:这和平的灯光来之不易,这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可是这文教区原来是一片荒凉的坟地,土匪出入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才建成这漂亮的文教区,灯光下,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甘泉。他们有的在阅览室读书,有的在实验室工作……。文教区的夜晚,你越来越美啊!
师:写得还可以,但以“摩天大楼”来表现文教区的楼群似不太妥当,对吗?
生:我写杨老师的头发掉了。
师:对,我的头发是掉了不少了。
生:杨老师的头发掉了。啊,杨老师掉了这一根根头发是为培养一代新人呕心沥血,不辞辛苦把知识教给学生所造成的。夏天的晚上他不怕蚊虫叮咬,不时抹一下汗;冬天,不时搓搓冻僵的手,长期趴在灯下工作。一年四季,每晚都有一个高大的身影,印在杨老师家的窗上。啊,杨老师头发一根根地掉了,他们的心血也一滴滴地落入同学们的心中啊!
师:你当场写的过奖了。杨老师做得很不够,很不够,过奖了。但你这么说,我再掉几根头发也心甘情愿啊!
生:我还要讲。
师:好,让你发言。
生:我写杨老师的教杆。
这根教杆多像乐队的指挥棒啊,杨老师像指挥,紧紧地抓住了我们的心,使我们在短暂紧张的四十分钟内,集中思想,努力学习。我们则都像乐队的乐手,时而欣赏佳作;时而专心写作;时而认真修改……
这根教杆又像收音机的天线,告诉我们世界各地的信息。一堂堂兴趣课给我们带来了各种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同学们各抒己见,滔滔不绝,从古代谈到今天,从今天谈到未来……
¡老师们的教杆像一把金钥匙,帮我们打开知识的大门。看,在教杆的挥舞下,将出现无数文学家、工程师、科学家、医生、教师、企业家、工人、新型农民,还有一大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师:你歌颂老师,我们很感激,我们一定努力把大家教好。
师:郭陆易写的这篇文章,不是把教杆比人,而是比作指挥棒,比作收音机天线,比作金钥匙。他不是我们讲的借物喻人,是以物比物,所以说写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几种方法互相交叉的,如写回忆中的有关人与事,就可与象征意义义叉在一起来写。
师:下面我也谈一段自己学习写联想的文章。我写了“蜡烛”。请大家帮助。我写蜡烛有两个原因,一是我的很多学生毕业了,他们每到元旦、春节都会给我寄来不少贺年卡。它们多数自全国各地,也有的来自大洋彼岸。你看这两张是从美国纽约寄给我的。这位同学于1967年小学毕业,毕业后没有真正进过中学、大学,他是靠自学成才的。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文汇报》为此发表过长篇报道。他寄给我的贺年卡都是蜡烛,他的想法大概也与刚才宋国锋说的感受一样:老师具有献身精神,具有蜡烛的精神。每逢停电时,我走到我们宿舍楼老师家里,常常看到我们的很多老师,特别是年龄大的低年级老师戴着老花眼镜,批改着学生用铅笔写的作业,这些老师太可敬了,我很感动,太感动了,我写了一篇短文,全文太长不念了,只念联想部分。
“我们谈起他送给我的印有蜡烛彩影的贺年卡:杨老师,你不是教过我们一首写蜡烛的古诗吗?你说蜡烛是无私和光明的象征。我认为教师就有蜡烛那种献身精神。它引起我的联想,我想起了那首古诗:
《蜡烛》
不惜身上膏,化作千尺明。
陪人依窗读,照人赴锦程。
默默发光热,从不慕虚名。
一心贯始终,为人尽忠贞。
我仿佛看到那蜡烛越烧越旺,火光是那样耀眼,那么神奇。我想,我们每一个人民教师不就是那一支支燃烧着的蜡烛吗?我们的老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战斗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迎来的是一批批小朋友,送走的是一届届毕业生。多少人的两鬓增添了白发,多少人的额上增加了皱纹,把自己的青春和理想、无私地献给了学生,用自己的ツ光和热,点燃了下一代心灵的火花,照亮了他们的锦绣前程。我爱那燃烧的的蜡烛,我爱那无私的蜡烛啊。因为它永永远远地激励我,发扬那可贵的蜡烛精神。”
师:我们写了南极草、高山松,还有的同学写了攀登的文章、搏斗的文章,我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这样说,这样写,今后也这样做,像南极草那样坚强,像高山松那样挺拔,做平凡的铺路石,做勇敢的攀登者。我们要驾驭理想的风帆,在成长的道路上搏风斗浪。未来是属于你们的,理想的种子会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成果。
同学们,杨老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请大家回去把文章写好。把我发的材料请家长看一看。好,下课。
从内容入手,引以情趣
——“联想训练”作文课评析
杭州市教委教研室 钱正权
小学生的作文指导从何处入手?这是长期来广大语文教师既关心又感到困惑的问题。有的教师从写作方法的指导入手,如怎样审题立意,怎么选取材料等等。这样指导往往枯燥无味,学生搜索枯肠,仍感到无话可写;即使写出来了,也往往言不由衷,缺乏真情实感。于是师生都感到作文难。
杨一青教师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作文教学经验。经验之一,是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把重点放在引发学生作文的情趣上。《联想训练》就是一个课例。
杨老师的作文指导先有“安民告示”在前。在作文指导前让学生“观察收集写作素材”。
学生饶有兴趣,有的收集了“58个内容”,有的收集了“29个”“30多个”题材。到了上作文课时,就有写不完的内容。这节作文课交流的联想材料,都是他们在生活中收集、思考的成果。与此相反的是,有的老师上作文课常常搞“突然袭击”,要到上课时才亮出作文题目。学生在缺乏生活积累和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作文,怎么能不陷入困境呢?这说明,重视课内外的联系,重视拓宽学生的视野,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积累作文材料,是指导学生作文必不可少的步骤。
这节课重点是指学生进行作文的联想训练,教学目标明确而集中。教师先让学生交流展开联想的各种思路,从眼前所见的事物引起联想,想到所要表达的人和事。如从落日的余晖想到发挥余热的离退休干部,从路灯想到默默无闻、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人,从蜡烛想到老师,从雨花✪石想到用鲜血染红五星红旗的革命烈士等。接着,教师让学生根据联想思路动笔作文。在人人动笔的基础上,请几位学生把写好的片断读给全班同学听,作第二次的交流。如一位学生写看到南极草,想到曾经去南极考察过的考察队员,赞扬他们那种勇敢顽强的精神。一位学生写杭州市文教区的灯光,今昔对比,反映家乡的巨大变化。
教师在学生的交流中作扼要的点拨指导。这种指导是在学生的作文实践中有针对性的指导,生动具体,事半功倍。可是有的教师上这样的作文指导课,却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讲解和组织学生讨论什么叫联想,怎样进行联想,怎样根据联想布局谋篇等作文知识和写作方法上。这种指导脱离了学生的作文实践活动,收效甚微。
在作文指导过程中贯穿对学生兴趣、思想情感的激励,是本课教学的鲜明特点。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十分重视运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把作文课中“这样说”、“这样写”和在生活中“这样做”联系起来。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思想情感是人的单质的动力性因素。思想情感是作文联想活动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师生的情感交流伴随整个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良好的作文心理环境。教师平易亲切的态度,幽默的语言,显示了教师的民主作风和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心智得到充分的开发。教师在课堂上读自己的“下水”作文,更能激发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