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反思、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摘 要】如何创设生活情景?如何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如何激发学习兴趣?鉴于这些思考,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及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九册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计算第一小节的内容。其面积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行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行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且,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运用 ッ会为学生学习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教学的重难点是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使学生切实理解由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
一、结合生活,故事设疑,激发兴趣导入
为了跳出陈旧的数学课单纯讲知传道的框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的快乐。在新课开始,我ฅ结合生活实际设疑导入,采用小兔、小熊为交换土地的事为难引入,让同学们帮助它们。根据学生的兴趣特征设计了学生在现有知识水平中无法解决的生活实际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奥秘的欲望。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不是在学习纯碎的数学知识,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玩中初步理解了抽象的问题,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体现ณ了“在快乐中学数学,学快乐的数学”这一教学理念。
二、动手实践,多维探究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教师的引领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为契机,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用数学,在用数学中爱数学。
出示例题后,我提出“怎样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大小呢?”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小组讨论。小组学习中,学生不受任何束缚,开动脑筋,各自想尽一切办法,这样不但达到大家参与,共同提高的学习效果,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汇报交流时,找准切入点,突破难点。利用从小组汇报中得来的信息,引导学生确定办法的可行性。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如:数方格(因为学生有计算长方形面积的能力)。不论学生哪一种想法都是很宝贵的,因为,这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学生自己研究讨论的结果,是课堂中生成的收获。引导学生分析、验证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的方法。所以,在学生汇报出多种答案时,我组织学生分组实践各种办法,并要求说明实践过程,要合情合理 ,学生在认真、细致的操作中认知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然后填写表格,最后讨论总结出:即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ถ等,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并得出两个图形面积相同的答案。
三、抓住重点环节,深入推导梳理
学生认知是由浅入深的,通过动手实践,他们已经知道:两个图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底相等,宽和高也相等。但这三个结论之间并没有ฃ在学生思维中产生联系,而这个联系正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于是让学生自主操作探索,探究新知。
1.实验操作。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并选取小组代表把拼剪的图形进行演示。学生操作方法如有误,可用课件演示正确方法,使学生学会平移图形的方法。这一环节的安排,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概念,更为下一步探究面积公式积累了感性经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
2.合作探究。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结果,讨论以下几个问题:a、 是不是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剪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b、拼成长方形的长与00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c、拼成长方形的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小组通过讨论达成共识,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课件展示过程)
整个新知识的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发现、比较、归纳,利用多媒体课件,从具体到 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突破了难点,解决了关键,培养发展了学生能力。
四、分层运用新知,逐步理解内化
整个习题设计部分,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了思考、发展了思维。同时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索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成功在于让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建构。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对学生探究学习过程、解决问题能力等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用心思考,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