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学中的感悟
"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感悟;经验
【论文摘要】多年来,我们不断学习有关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论、经验,研究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探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路子。教学观念有所更新、有所改变,认识有所提高了。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仍被某些习惯操作困在原有的框框里。
语文教学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自觉承担起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个性、创造性的重任。而传统教学较多地把课堂作为展示教师水平、区分学生优劣的场所,把学习过程看作是信息量的积累过程,即把学生学习过程看成被动的“他组织”,而不是主动的质的“构建”过程。这种课堂氛围不利于学生培育智慧、发挥潜能和养成独立、开放、成熟的个性,甚至连知识的学习也达不到最佳。故而,要走出传统教育的模式,我们必须确立新的教学理念,以建设的心态关注并参与语文教改,尤其要关注语文教学互动场的构建。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因为只有语文水平提高,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对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很有好处。语文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ศ情感,使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能在个人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卸的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以达到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的关怀人生的终极目的。构建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打破这种“理性的奴性”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搞活语文课堂,构建多向互动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延伸。
1 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
国内外的教学改革都把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这样,不论是采用暗示法、发现法,或者自学辅导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都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使之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特定的学习情景,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兴趣。兴趣是鼓动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每个中职语文教师都必须研究并掌握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要领,笔者将这些要领归纳为“明理”、“生情”、“设境”、“多练”和“强化”10个字。即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学;要与学生举行普遍的情绪交换;要建立开心的课堂学习气氛;要开展生动有趣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不停体验学习的快乐,用表彰、勉励等手段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生理定势。
2 注重质疑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活动。
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能自己质疑提问,说明学生进入了自主学习状态。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外向学习法等形式的交流,培养独立思考、商讨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课内外结合的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譬如以学生阅读课内外读物为主,并进行摘抄和讨论;依据教材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组织学生编写课ภ本剧、实地采访和调查、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结等;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演讲、辩论、讨论、办讲座等;依据教材内容,围绕有利于学生掌握语文学科基础知识的目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依据开展各种兴趣性活动。总之,语文教学应突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通过不同渠道,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处在无忧无✘虑的氛围中,使每个学生都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并且没有精神压力的情境下开展认知活动。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才能形成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又是良好的教学氛围关键所在,师爱和师生平等是个性化教育所要求的。因此,高品位的个性化教学,一是实行教与学民主、平等,师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没有平等,就没有尊重,更无从谈起发展师生关系。教师要具备民主、平等意识,以及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表率的人格品位;二是开展合作学习。可采取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等形式展开师生的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合作学习让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全体发展。品位高的个性化教学艺术还要求教师要善于结ป合课文内容的多层次性,语文问题的多样化,语文学科的多极化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思路去思考和理解,去参与讨论和辩论,在充分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的基础✿上,明是非,分主次,求同异,达到培养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目的。
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教育应着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从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通过教学互动场的构建,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和激励,内化为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情操,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语文教育要通过教学互动场的构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引导学生善于合作,让学生个体和集体形成协同发展的动力。
3 参考文献 2周文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