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摘 要:数学教学要想让学生感兴趣,愿意主动学习,就要通过我们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用途,使他们感到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选择与学生生活有关的情境设计教学内容,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数学资源,让数学走向生活,让生活走向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参与;意识
纵观我们所学知识,无不是为了改善生活和自然环境,使人类能够更好地生活。所以任何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服务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要讲来源,讲用处,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是一门有用的学问,在学生的眼中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选择与学生生活有关的情境,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数学资源让数学走向生活,让生活走向课堂。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创设生活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教材,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知识背景,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直观化、生动化、趣味化、生活化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学习知识是一种享受,是一种融汇趣味性、知识性的探索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乐于接触有价值的生活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实践证明,利用生活化的情境进行教学,确实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并且能够极大地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并没有直接为学生讲授分数的概念,他首先把学生进行分组,之后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情景:同学们,儿童节到了,亮亮和哥哥去了美丽的北戴河,他们带了许多好吃的东西,但他们两个分不公平,那么,大家能不能为他们分一分呢?这时候教师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4瓶饮料,6个草莓,2根香肠,一个苹果。这时候学生开始争先恐后地进行商讨,现场氛围十分热烈。在这时候,教师又进行引导:饮料、草莓和香肠,大家为他们分得十分公平,那么,有没有人告诉我,一个苹果怎么分才能够公平合理呢?学生纷纷举手表示:一人一半!教师又进行引导:很正确,但是这一人一半,在数学上,又怎样进行表示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黑板上表示出来。
这一生活情境的设计十分巧妙,首先,非常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更加愿意接受,也更加有兴趣。其次,它巧妙地设计了学生接触过的偶数的分配问题,使学生很容易就解决问题。要把一个苹果进行分配,必须要用到分数的问题,融汇其中,很自然地把分数的知识点引入教学之中。同时还使学生明白:分数这一数学知识ช,并不是一个没用的数学问题,而是一个在实际生活中非常有用,能够解决生活中当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再次,因为生活化的问题设计,极大程度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最大的内在动力,对于教学是最好的原动力。
二、让数学贴近生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感悟
把数学教学和生活知识互相融合,是数学教学一种极大的进步,也是广大数学教师在长时间的教学生活中,积极探索教学新方法,实践新的教学理论,逐渐摸索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尝试。相对于原来教师在课堂上不停地解说,学生在座位上默默地坐着听课,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现代教育理论指出,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完善的人格,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素质教育。要想在数学方面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必须要做好教学工作,那么把数学教学内容和生活知识互相结合,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思路,并且在实践中已经得到证明,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的生活情境,将数学情境放到生活情境中进行演练,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观察、测量、动手操作,从而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找到数学的现实生活背景,进一步体验数学,感悟数学。
例如,我校梁玉龙老师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面、楞、顶点”后,教师开始组织学生用小刀切土豆块,一边切,一边让学生回答所切土豆块的表面是哪里,哪里是边,哪里是楞,✌哪里是顶点,又都有多少数量,分别具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仅进一步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而且还清楚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顶点、楞的特点、数量,还知道了原来生活当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原来数学可以解决生活当中的诸多问题,真的是十分有用。
三、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大胆探索
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要重视对学生数学兴趣、自信心的培养,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主操作的教学环节,设计开放性练习,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学习场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探索遇到的难题,丰富和发展所学知识,从而借助这样的学习环节,培养学บ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周长”的时候,当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周长之后,我就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学校要为学生建造一个新的乒乓球室,请同学们分组为咱们学校设计一个乒乓球室的平面图,并且要计算出各个部分的尺寸,在图上进行标注。画好之后,大家要把图纸拿到课堂上,为集体展示,然后每一组派一个代表,为大家解释自己小组这❥样设计的原因。”当我把这个任务交给大家之后,课堂上,每个小组立刻开始行动,大家集思广益,开始商量自己小组的设计方案,经过一阵的争执与辩论,有的小组开始把设计结果呈现在纸上。这个开放性的问题既富有挑战性,又有一定的难度,在强化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总之,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是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一个实践过程,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升学习兴趣,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很有必要引起广大数学教育者的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