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摘要: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全面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是从根本上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建筑行业对此引起了高度重视。本文通过本人管理实践的学习和分析,从强化内部管理,提升监督工作效能;创新监管机制,加强综合治理等方面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改善和加强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作出微薄之力。
关键词:质量监督;管理;创新
引言:
随着全国各地城市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工程质量事故频发,社会及媒体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如何正确把握形势,切实加强和改进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防范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是呈现在工程质量监督机构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文根据本人多年在株洲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的实际工作经验,就本站如何强化内部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督工作效能,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进行了阐述。
1 引进人才,重视培训和调研,提高队伍素质
本站始终坚持在发展实践中凝聚人才、培育人才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力保证人才队伍的稳定和水平的提高。
一是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和调研,提高队伍素质。每年坚持利用春节后的一周时间进行全员业务培训,针对热点、 シ难点问题聘请资深专家授课。对新技术、新规范和新的要求,适时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定期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外出调研,到管理先进或有特色的兄弟单位交流;坚持开展干部竞岗交流、人员定期轮岗,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和能力。
二是样板引路,在观摩、研讨、学习中提高监督业务管理能力。本站每年根据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一些关键问题,多次组织全体人员现场观摩,例如,在创优治劣、精品示范工程创建、监理平行检验工作、深基坑监测技术等方面,选择几个质量管理突出的工程项目,以直观的形式现场观摩学习。根据某一时期焦点问题开展研论,由监督专家对国内形势及案例进行点评,警钟长鸣,激发监督人员不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队伍的理论高度和科学素养。
2 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规范化监管体系
本站数字质监平台集工程建设所涉及到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监测、材料等单位与政府质量监督机构以及相关人员为一体,对散布在各区域范围内的建设工程、责任主体、人员等质量信息实行动态跟踪和实时监管。平台管理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工程质量监督规范化运作体系、统一可操作的建筑工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筑工程参建各方信用监管体系。主要亮点如下:
一是实现了监督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对质量监督检查内容、问题性质判定、处理意见等,实现了基本无文字输入的程序化监督。内控流程,外设预警,实现了质量监督的完整和闭合。对质监员、工程、责任主体、质量问题(投诉)等信息进行分析,并指导研究出台相关规定。交互运作,数据共享,建立了较完备的质量通病库、法律法规规范数据库,实现了现场电子数据检索。
二是应用站内外双平台,ห实时交互和发布数据信息。系统同时开发了站内使用的质量监督平台和站外使用的申报查询平台。站内平台设置质量监督、监督管理、查询统计等主要模块。站外平台针对不同用户开发了不同的界面,包括质量报道、网上办公、单位概况等主要模块。监督数据和站外申报数据实现了无缝对接,既方便参建单位了解监督情况和质量形势,也便于站内实时掌握参建单位和在建项目信息。
三是设置工程质量评价体系,实现差异化管理。系统建立并完善了工程责任主体的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信息数据库,不仅可调阅其业绩,也可对其在建项目进行质量监控。每次监督检查中,系统根据质监员录入的信息,对实体质量、行为和资料等进行得分计算。系统设置了合理的评价指标,建立了完整的数据收集处理单元,构建了多元空间评价模型,形成了较成熟的质量评价体系。
3 修订完善业务制度,强化考核,持续改进监督工作
一是组织专题警示座谈,持续改进监督工作。召开工程事故警示与改进监督工作座谈会,讲解、分析全国范围内 20 余起保障房、深基坑等工程的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防范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和监督责任风险以及完善监督模式等问题进行深入座谈交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加坚定、饱满的信心大胆开展工作。
二是强化工作考核管理,进一步提升执行力。从监督信息化水平、监督工作闭合情况、监督工作规范性和严谨性、监督工作量和质量等方面,加强日常监督工作检查、督查及考核工作,并组织召开讲评通报会,及时通报考核情况。同时,强化监督工作执行力建设要求,健全完善监督工作报表制度,每月召开办公会督促检查监督工作完成情况,并将检查结果与考核挂钩。通过加强日常考核,一方面有效统一了监督尺度和工作内容,进一步规范和严谨监督工作;另一方面,有效检查、考核了工作人员工作成效,进一步提升了监督工作执行力。
4 妥善处理投诉,促进和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近年来,本站一方面继续强化首问负责制等投诉处理及 投诉热线办理工作机制,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另一方面未雨绸缪地做好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下投诉应对工作,召开相关案例反思研讨会,提出改进工作建议和要求,保持了自 2006 年以来投诉量年均下降 40%以上的良好态势,未出现行政诉讼及败诉事件,有效促进和维护了社会和谐与稳定。同时,加强对工程质量投诉的定期分析工作,通过对质量投诉动态变化的密切关注,从中抓住主要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对因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实施分户验收意识不强、措施不力导致同一个住宅小区投诉达到 2 次以上的,及时约见建设单位(分管)领导进行谈话,对于情节严重的予以不良行为记录和网上公示。
5 优化监督资源配备,重点保障民生重点工程
坚持高配监督人员和实施驻场监督相结合制度,突出做好民生、重点工程监督工作。配合以市级统筹集中建设为主,区县分散建设为辅的保障房工程建设模式,采取了市级统筹保障房集中监督、区属保障房分科室监督的模式。针对市级统筹保障房,本站抽调 技术业务骨干,设立专门科室,安排监督人员现场驻点监督,采取“日常监督 + 集中巡查”、“集中培训讲评 + 样板引路”机制和“监督简报、快报”制度,强化监督工作力度。针对重点工程和区属保障房项目,本站将其列为科室监督工作重点,高配监督人员,由科室负责人担任责任监督员,取得了较好的监督效果。 6加强建筑原材料管理,从源头把好工程质量关 น
♡ 一是扩大原材料登记管理类别和范围。进一步加大建筑材料质量监督力度,规范材料使用行为,扩大材料登记管理类别和范围,从 6 大类扩大到12 大类,依据监督抽检情况,实现进场材料动态和常态化管理,并将登记的材料信息通过网站向社会公布,为社会选用建筑工程材料提供信息服务,有效避免了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二是加大原材料进场管理力度。加大对包括钢筋原材在内的影响结构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的原材料、构配件的监督抽查、抽检力度,严格按比例抽检。制定相关材料专门技术要求,加强预控管理监管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7 推广优质示范战略,发挥引领辐射作用
一是创建激励机制建设,做好项目培育工作。加强优质示范工程创建激励机制建设,以发文和网上公示等形式,加大对示范创建项目和参建单位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参建单位创建积极性;强化对各项目示范亮点的梳理,加强考察和引导,积极做好新示范项目培育工作。
二是严格优质结构评审。通过过程检查、实体质量检测、现场评审,对强度、混凝土碳化深度等检验超标的工程,要求一律不得评为优质结构工程。
8 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监督落实参加方责任
一是建立监督巡查制度,提高执法力度。本站历来重视开展监督执法专项巡查工作,把它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监督手段,每年年初制定巡查计划,每次巡查前充分准备并制定具体巡查实施方案,同时根据社会突发事件以及具体形势需要,经常及时组织专项、专题巡查活动。巡查利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全站整体技术优势,由站主要领导带队,对具有普遍性的质量问题开展针对性检查,重点检查责任主体对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同时加大对质量问题和不良行为的处理力度。
二是强化监理平行检验检查,规范监理履职行为。为促进监理单位加强对项目部的管理,规范监理工作,提升履职能力,本站根据目前多数监理单位对平行检验工作不重视,问题较严重的现状(2012 年 3 月份巡查中,监理平行检验工作存在问题的占涉查工程的 80%),以此为突破口,强化对监理平行检验的检查和复核工作。
三是强化分户验收,严把竣工验收关,落实质量责任。自实施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工作以来,本站采取多项措施,有效解决了渗漏、空间几何尺寸、裂缝、空鼓等质量通病,取得了显著效果,工程质量投诉量连续六年年均下降超过 40%。在此基础上,2011 年下半年,本站在保障房项目上试点开展外墙淋水试验,力求切实解决住宅工程外墙渗漏问题。对住宅工程竣工验收监督实行验监分离,严格复核参建单位对分户验收要求的落实情况,一旦发现分户验收工作存在弄虚作假或检查疏漏的,坚决予以否决,除责令整改外,还将对相关责任单位、个人进行不良行为记录。
9 质量监督模式改革探索
为实现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增强工作的可复核性,加大质量问题处置的威慑力,并促进相关责任主体管理能力和工程实体质量水平的提高,本站对质量监督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力求在差异化质量监督、重点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抽查与节点解剖相结合、对质量问题科学分类,统一监督尺度等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差异化质量监督:对工程的性质、责任主体质量意识、管理能力、工程质量水平等情况进行综合判ฒ断,将监督项目进行分类,确定好差工程,对差的项目加大监督深度、频次。
二是重点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把影响工程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与观感的检查内容确定为重点检查内容,要求在监督过程中必须检查到;通过对不同施工阶段、不同部位的随机抽查,实现对重点抽查内容的检查。
三是抽查与节点解剖相结合:强调以点代面进行抽查监督,通过确定并标记部位、解剖节点(有怀疑时要打开隐蔽),实现对重点检查内容的检查。无论是抽查行为、实体还是资料方面的问题,都要体现出解剖性、追索性的工作特点,真正找出、找准所存在的质量问题。
四是对质量问题科学分类,统一监督尺度:对各种工程质量问题进行科学分类,并加以归纳,针对不同类别的质量问题制定对应的处置标准,力争实现监督工作尺度统一。
参考文献:
[2]徐军. 智能建筑工程监理的问题及建议[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