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训
先前的จ学校未必每校都有校训,岳麓书院算是千年学府了,门口是有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楹联,但显然算不上校训,只是对荆楚之地的评价而已。民国时就连北大都没有字面意义的校训。我们也不曾见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有什么校训。
改革开放之前,学校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校训的。写在墙上的大都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之类大而无当的口号。近几十年,据说校训成了必不可少的校园文化要素,有的地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甚至还硬性规定:学校没有三风一训则一票否决!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学校是否把校训作为师生的行为准则和办学追求,反而不予考量,关键是必须写在墙上,挂在嘴上。求新,求异,求吸引眼球,求花样翻新,求念起来朗朗上口,是不少学校杜撰校训时的首选。
一次,参加一个关于校园文化的研讨会。问一位所谓百年名校的校长:贵校的校训是什么?那位校长当然不能脱口而出,翻了半天材料ว也没有找出,其后尴尬的她许诺:回去后从电脑里找吧⋯⋯
多年的老校长大脑里没校训,竟然需要从电脑里找,说明什么?不怪那位很敬业的校长,该怪的是一套僵化的行政管理模式!
只做第一,不做第二,是某市第一小学的校训,ณ杜撰者颇为得意一箭双雕,既隐含校名,还有励志效果。就是没有想一想:一千多个学生都做第一,谁做第二?差异化教育的原则还要不要了?
修君子人格,育绅士淑女是某知名高中的校训。本想对仗一下,却编得很不对仗,这姑且不论。ฏ但这几个概念确实值得推敲一番君子、绅士、淑女这三个概念产生于等级社会的背景下,前者是中国本土化的概念,《论语》中出现了一百多次君子,后者似乎是西来的。尽管内涵上与君子和现代公民有交集,如彬彬有礼、尊重女性、规矩、担当、高雅、教养、文明等,但总体上是一个过时的概念。何也?君£子对应的概念是小人,孔子所说的小人其实不同于今天的语意,不是卑鄙的人,而是下层、普通、世俗化、无远大理想追求 绅士、淑女对应的概念是粗人、仆人、下层、庸俗等等。
今天我们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现代公民。试问:淑女能不能踢足球、举重、长跑?能不能喂猪、割麦子、开拖拉机?能不能在大街上一边吃冰激凌一边嘻嘻哈哈地溜达?倘若能,岂不违背了淑女的定义?倘若不能,我们的教育观不就停留在前现代或者说是农耕时代吗?说一千道一万,校训不是供参观、检查之用的,不在花样翻新,不在朗朗上口。它必须内化为师生的人格追求,否则,毫无意义。不站在这个高度想问题,不仅显得没有文化,也难免堕入做戏的虚无党的泥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