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独立学院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4-12-26 15:05:1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摘要: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独特模式,近年来逐渐由快速发展阶段进入到稳步发展阶段。国家肯定独立学院的发展并在政策法规方面予以保障和支持。目前独立学院的发展既面临着机遇又存在诸多的发展困境。独立学院要根据自身实际,找准发展中的瓶颈,在国家政策法规范围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拓宽资金来源、特色发展、品牌建设、师资建设、内部管理体制、专业建设等方面突破困境,寻求新的发展之路。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困境;对策

一、独立学院的概念及发展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规定:“独立学院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一些普通本科高校按公办机制和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他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不属此范畴。独立学院要一律采用新的办学模式。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2008年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第26号令)中又进一步明确规定:“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ศ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是民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 2003年4月,第一个专门针对独立学院的政策性文件《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颁布,首次提出了“独立学院”的概念。同时,提出对独立学院要贯彻“积极支持、规范管理”的原则,并规定要一律采用民办机制。文件要求加强对独立学院的管理,并对已经举办的独立学院进行检查、清理,凡不符合规定和要求的要立即停办อ或停止招生。按照文件精神,2003年下半年开始教育部对各地的独立学院进行了逐一检查和整顿,对已创办的360多所独立学院进行审查和重新备案,结果取消了其中100多所“二级学院”的办学资格,最终确认249所。至此,独立学院才算真正走上规范发展之路,并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开始向自主办学机构过渡。2006年开始,教育部进一步加大对独立学院的规范力度,独立学院稳重发展。2007年,独立学院总数为318所,在校生186.62万人,其中本科生165.68万人,专科生20.94万人,另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0.87万人。

二、独立学院的发展困境

独立学院经过蓬勃发展不仅在数量和学生人数上达到了一定规模,而且在质量上也逐步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独立学院起步较晚、资源短缺,同时还面临来自国内公办高校、其他民办高校和国外高校的压力,其发展之路可以说是举步维艰,面临着许多困境。

我国关于独立学院的政策法规过于宏观,原则性较强,可操作性较差,基本上停留在政策层面,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较之法律还有很大差距。

独立学院是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国家对独立学院不投入,只在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独立学院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参与举办的社会组织或个人,一些举办者无力源源不断为独立学院输入办学资金,独立学院便只能走“以生养生”道路,靠收取学费维持学院的运转,后续资金力量不足,导致一些独立学院办学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教学质量难保证,无法形成优势专业和自身特色,限制了独立学院的发展。

独立学院从初建至今,最长也只有十多年历史,发展历程短,大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及品牌,一些独立学院还存在办学方向不明确、办学定位不清晰等问题。 "

管理存在漏洞。独立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这种管理体制有一定的优势,比较灵活,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或重大事件时能做出迅速反应,并能够集中优势资源去突破某一方面的难题和瓶颈。但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董事会可能会虚位,也可能会越权过多干预学院的管理,董事会与ღ学院管理层之间关系紧张等。学院的日常管理也是目前引人关注的话题。一些独立学院照搬公办高校的管理模式,注重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但管理成本较高,灵活性稍差;一些独立学院则采取企业管理模式,过多追求办学经济效益或回报,忽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又会造成“人治”,劳动者利益得不到尊重。

独立学院师资力量薄弱,结构不合理。相对公办高校,独立学院教师数量少,生师比大,且兼职教师较多,流动性较大。专职教师也存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缺乏高职称、高学历和中青年的教师。另外,由于独立学院教师在福利待遇、社会地位、科研配套设施等方面与公办高校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学科带头人等高端人才的引进上显得力不从心。

专业设置普遍缺乏深入的市场调研和严格的科学论证,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专业设置雷同,缺乏特色专业,偏重成本低的专业,带有明显的短期实用主义倾向,专业变化频繁。

三、独立学院如何走出困境

国家要制订相应的配套政策,完善法律体系,为独立学院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要借鉴西方国家对高等教育的立法调控措施进一步完善独立学院的立法体系,规范立法程序,注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时修正已有立法,并保证法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较强的针对性、操作性,使独立学院真正做到依法办学、依法治教。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独立学院发展的重大问题。独立学院仅靠单一的投资主体或学费投入明显不足,不能满足独立学院的后续发展。独立学院应积极拓展经费渠道,可以通过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高等教育、加强高校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积极募集社会各界的✌捐赠等方式来筹措高等教育经费,努力走出一条多元化的教育投资模式,为独立学院发展谋求充足的资本。

独立学院想要提高竞争力,在与公办高校和其他民办高校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打造自己的品牌。首先,办学过程中,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目标等方面形成稳定的个性特征;其次,把特色发展、品牌建设纳入到学院发展规划之中,制订一系列办学特色、品牌建设策略;再次,要建立规范的学院形象设计,包括校园形象设计和VI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最后,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宣传介绍学院的特色,以提高学院的知名度、美誉度。

独立学院是创新的产物,不能固守原有的模式和机制,必须坚持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构建特色鲜明的内部管理体制。首先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施依法治校,做到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规范人;其次要以人为本,理顺内部各种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和谐内部氛围,强化学院内部管理。

可以借鉴公办高校长期形成的内部管理的做法和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加以修正、调整,遵循教育规律,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建立起精简高效、独具特色的独立学院内部管理模式。最后,在管理手段上,可以在坚持董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制的基础上完善院长办公会议制度。参与院长办公会议的成员一般只限定在学院的高层,而学院的高层均是由董事会任命。学院日常的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招生、就业、人事、宣传、对外交流等行政事务是院长办公会议研究的重点。完善院长办公会议制度实际上是完善学院决策过程和治理结构的优化,可以使决策更加科学化,最终也是在董事会领导下推进学院的各项事务。同时,可以进一步完善中层干部会议,提高中层领导干部的素质和执行力。中层干部是高层决策的执行者和基层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是管理过程的中坚力量。中层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学院整体的工作面貌和管理水平。所以,独立学院要重视中层领导干部的力量,对中层干部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中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定期召开中层干部会议,以保证学院各项政策决定及时准确向下传达,同时,可以通过会议向上反映问题、反馈工作状况,便于高层领导正确决策、及时解决各项问题。

教师是独立学院教学和科研的中坚力量,最终决定着高校的教学质量、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学术科研水平等。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可以看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对高校的重要性。对于独立学院来说,优良的师资是获得优质办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也是衡量独立学院办学水平的关键要素。因此,必须以包容的心态开拓多种途径,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改善独立学院目前的师资结构状况。

首先,加大吸引人才投入的力度。在每年的发展计划和经费预算中,提高用于师资队伍、人才建设的投入比例,设立专门的人才引进工作经费,加大科研项目经费,对于突出的优秀人才实行特事特办,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유之忧。其次,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大力吸引优秀人才。着重引进一批能支撑学科发展的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另外,人才不仅要引进,还要培养,要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加大对教师继续教育的扶持力度。最后,优化人才管理机制。人才引进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才在合适的位置上依靠先进的管理机制或模式,发挥最大的效能,促进学科建设、学科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独立学院专业设置应在充分尊重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的基础上主动适应市场对人才的新需要,一方面发挥学校已有学科的专业优势,打造品牌专业,培养特色专业;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发掘或培育新专业。在专业设置过程中进行市场调研,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定位、课程体系设置、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科学、严格的论证。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