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4-11-10 13:45:4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对学校师生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普遍较低,构建与创新存在诸多困惑,本文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值得关注、思考的一些问题。

论文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创新精神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高校的特殊职能和历史使命,决定了高校在提升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促进人们全面自由发展中,理应发挥引领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指出,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是努力拓展新形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何为文化?从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文化则专指精神方面的内容。这是人们在文化内涵和外延的讨论中普遍公认的意见。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学校师生在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反映学校群体成员的价值观和精神意志的,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具有校园特色的,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三个方面。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整个教育教学管理过程的灵魂所在,它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精神,涵盖了反映学校风气与传统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比较鲜明地反映了学校师生员工的整体精神风貌、价值取向、道德准则等。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不仅以其特有的魅力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影响学校自身发展,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心理素质、能力素质等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将产生很强的辐射、渗透和正确的导向作用。因此,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一种无法推卸的社会责任。

一般来说,高校校园文化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时代性特征。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在网络文化空前盛行的环境中,高品质的校园文化的时代性特征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应与时俱进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唱响主旋律,突显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引领学校发展的一种精神支柱。

第二,创新性特征。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下提倡建设创新性国家和创新性人才的情况下,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着力点,服从并服务于这个目标。

第三,开放性特征。校园文化是学校在社会文化这个大背景下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形态。在当今社会,各种思想观念、文化热点、生活信念等信息思潮在冲击着我们的校园文化。高ห校校园文化既以开放的姿态接受着各种大众文化,又在接纳、倡导社会大众文化时进行批判的有选择的继承,从而ฟ不断充实和完善自身,顺应时代潮流的需要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四,独特性特征。校园文化是历史发展的积淀,体现的是不同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且受地理因素等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的人文精神特质。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不管是在人文景观的设计还是在制度文化的拟定上,体现在学生身上的是各个高校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烙印。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精神以及培养这种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环境的总和,它包括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集中表现为一种共同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具有先导、辐射、熏陶、教育、约束等功能,在大学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急剧变化,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敏感点,其建设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手段不断探索与尝试,已初具规模,有所建树,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特色文化不够明显,个性不突出

近年来我国各所高校逐渐重视并加强了对校园文化的规划和建设,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为代表的一些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优秀的成果,但是更多的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还没有体现出学校办学的历史发展流变、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使得校园文化建设个性特征不突出,显得千篇一律,比如有的高校采用相似或者雷同的词句作为校训,这将不利于各学校最终形成具有普遍影响、校园师生共享的文化。

2.认识不到位,制约校园文化建设功能的发挥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但是,当前部分高校较为普遍的做法是,把抓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没有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在整个学校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性,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学校整体办学方向和培育校园文化精神内涵的大背景下来考虑。也就在无形当中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一般的业务工作,从而极大地制约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和精神的扩展,影响其功能的有效发挥。

3.忽视最深层精神的唤醒和♛塑造,重“有形”物质文化,轻“无形”精神文化

纵观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我们不难发现,近年来许多高校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上增加了投入的力度,注重对校园文化设施设备的建设,如校园人文景观的修建、校园文化设施的改善等,但由于对校园文化中深层次的精神因素认识得不够深入,而忽视了对校园文化深层性的精神文化方面的挖掘,而使得校园文化的建设不能处理好平庸与高雅、媚俗与传统的关系,从而使得课桌文化、厕所文化等媚俗文化、模仿文化、荒诞文化在校园内盛行,出现了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的本末倒置现象。可以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只有把有形的物质文化与无形的精神文化相结合,既重视“有形载道”的实体,又重视“无形化人”的功能,才能使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无形化人”的实质,不会因为历史的变迁、校园风貌的改变而消亡,更是师生奋进的精神支柱。 "

4.目标定位不准,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不强,存在盲目性

在当代中国,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我们先进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沉淀和价值取向,以其“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时时刻刻影响着师生的言行。而在实际的校园文化建设操作过程中,很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定位不准确,使得校园文化建设针对性不强,重复盲目的设施重建,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创新品格,缺乏与人文教育教育的有效整合,缺乏与学科建设、专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配套工程。

5.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是校园精神,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却普遍偏离了这一宗旨。部分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当做不需要专业、不需要能力的工作。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功能作用无法充分表现。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三、积极采取措施,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质上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涵盖了诸如管理机制、环境、人文等多种因素。我们要把校园文化建设搞好,就是要通过有效的方法促使这一系统朝着统一的、有序的、高效的方向发展,这样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作用。

1.把高校校园文化纳入学校的远景发展规划,形成全员共建的高校校园文化机制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文化精神内涵的积淀,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无形的而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内容可谓是丰富多彩、精彩纷呈,很是吸引人的眼球。但这些校园文化的内容更多的是体现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很少有高校把这类文化活动纳入学校远景发展规划中,势必会使校园文化建设缺乏长远规划性,短期效应将会削弱其校园文化在高校完成其既定培养目标过程中的应有作用。因而,高校要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抓“硬件”建设的同时,也要抓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软件”建设,必须两手都要硬,不能顾此失彼。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建设好校园文化是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具体表现,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中去考虑,充分重视校园文化的重要育人功能,努力建设体现正确办学方向、具有浓郁学校特色、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学校要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真正形成校园文化全员共建的意识和机制,共同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

2.加强校园文化队伍建设

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从事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及团委、工会、教学工作的人员、后勤部门的有关人员等等,可视作一支校园文化建设的骨干队伍。另外,要聘请一批教职工、学生组成一支兼职队伍。学校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组织培养,在壮大队伍的同时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对社团的领导和管理

新时期的大学生兴趣广泛,只靠书本知识难以满足他们的要求,因此要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近几年来,高校学生社团已有了很大发展,成为校园文化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证明了的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生机。学校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应把抓好学生社团活动放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上,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并在社团活动的内容、形式、发展方向上加以正确引导,不断扩大社团活动的参与面,努力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使学生社团成为学校重要的育人阵地。

4.校园文化建设要优化育人环境,完善办学条件,物质文化建设要突出大学特点,赋予深刻内涵

校园的物质文化就像一位无声的教授,给师生以文化和智慧的熏陶。高校校园建筑物应赋予一定“文化”内涵,近些年,国家对高校的投入不断加大,许多高校都建成了一批崭新、漂亮的教学楼、实验室、服务设施等建筑物,改变了过去大学校园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然而在新建筑物不断建起的同时,我们对校园物质建设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缺乏认识。往往对教学楼简单命名,大多数校园道路甚至没有名称,没有赋予这些建筑物一定的文化内涵。类似北京大学的“燕园”,清华大学的“清华园”,人民大学的“静园”,深圳大学的“半亩方塘斋”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称太少。如果让这些死板的建筑都有一个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又富有深意的名字,将会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不小的影响。同时,也可增建校园内的人文景观。如在教学楼悬挂名人像,张贴格言、警句,教室布置规范美观等,能够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审美功能,使得校园成为古树参天、绿地成片、花丛飘香、玉亭小溪、苍山碧湖的优美的花园式的校园环境,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无限美感。

5.加强以校风、教风、学风及校训、校歌等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两大工程,创建浓厚的育人氛围

校园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不仅是思想教育的内容,又是学校群体精神面貌的体现,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具有直接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推进师德建设和大学生文明修身两大工程的工作。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师德教育,切实改变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学生、轻教师”的状况。同时,引导学生文明修身自律,积极开展文明寝室、文明班级、文明系处的评比活动,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空气,禁上赌博等非法活动,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可以把全校师生凝结在一起,从而在校园里建立起高度和谐、信任的友谊群体。

6.运用创新精神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与时俱进、与世俱进的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自发形成,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铸就,这既需要历史的积淀、继承,更需要现实的再造与创新。高校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在理论积累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创新精神,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战略思考,培育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学校的发展才有希望,才能保证育人目标的实现,从而使高校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永葆蓬勃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高校的教化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的文化氛围,高校校园文化是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最重要的依托之一,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是一项长期的、不断发展的事业,贵在建设,重在发展。只有精心设计、坚持不懈,紧跟时代的步伐,贴近青年学生的成才需求和成才特点,不断研究探索校 シ园文化环境发展的规律,高校一定会拥有充满灵性、无穷生机与活力的校园文化。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