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索与创新

时间:2025-01-14 07:40:2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社会思潮日趋多样化、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大学生成长的新特点都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变化。如何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高校学生管理部门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拓展教育渠道和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探索与创新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学生ฐ管理;创新

一、新时代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新要求

(一)社会思潮日趋多样化

社会思潮是在某一历史时期,建立在特定社会存在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反映当时的阶级利益,并对社会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的社会思想,具有传播性、现实性、多样性和时代性等特征。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蕴含西方价值观的社会思潮涌入我国,并得到传播和发展。这些日趋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涉及到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大学生作为社会思潮的主要受众和传播者,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极易受到社会思潮影响的群体,这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

过去大学生获取外界信息主要通过图书报刊、课堂教学、广播等途径,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微博、论坛等极具平民化、自主化的自媒体手段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了解掌握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自媒体以其传播的即时性、交互性、平等性等特点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自媒体平台能够为受众自动推送有针对性的信息,使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但是由于传播信息良莠不齐,很多缺乏真实性,可信度低,加之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使得一些有违宪法、法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通过自媒体平台在大学生中传播。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自媒体,在众多的信息进行有效筛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学生管理部门提出新的挑战。

(三)大学生成长的新特点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全方位的立体的工作,涉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事务管理和发展规划等方面,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探寻新时代大学生成长的新特点,才能更好开展学生管理工作。“00”后开始成为大学校园的主力军,表现出新的成长特点。首先,追求个性,具有独立性的思维方式,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外的文化、制度、观念涌入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其次,存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矛盾。大多数学生认同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但是当面临价值选择时往往又偏向于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价值取向更具有功利性和物质性。最后,新时代大学生各种价值取向并存。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各种社会思潮交流交锋,一些西方的价值观和消极的生活方式正在影响着当代的大学生,使大学生存在多种价值取向。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路径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大学生是社会思潮的主要受众和传播者,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社会思潮引导,不仅有助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而且对推动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能够使大学生正确处理人生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形成价值共识,推动校园和谐发展。学生管理✫部门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教育中。一方面,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用中国梦凝聚校园文化的建设力量。树立以学生为本和创新性的理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制定各种学生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学生管理部门的服务职能,形成管理和服务相结合的育人环境。校园文化中要凸显中国梦的价值力量,体现中国梦的价值诉求,通过加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的教育,形成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共识。另一方面,利用校园广播站、校报、新媒体中心、公告栏、易班等宣传媒体,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辨别能力,以互动交流的形式,对学生思想进行积极引导。同时,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配合其他部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利用重大节庆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着力挖掘校园的学生榜样,通过营造和谐的氛围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实现融于心见于行的目的。

(二)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拓展教育渠道

自媒体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与外界交往、获得信息的主渠道。处于“三观”形成关键期的大学生往往由于缺乏社会阅历,是非曲直的辨别能力有限,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言论的蛊惑和影响。这就需要学生管理部门加大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对传播媒介进行有效监管,以净化网络媒体环境。首先,要创新教育载体,开发和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利用已有的校园网和易班平台,搭建能够为学生提供思想引领、教育教学、生活服务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主题网络平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牢牢掌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动权。其次,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优势,在利用微信、QQ群、微博等平台宣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同时,加大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组建以辅导员为主体的网络评论员队伍,通过舆情监督掌握网络话语权。最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大学生通过发挥能动作用,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进而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实现以德育人的教育目标。

(三)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

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基层组织者和具体的实施者,辅导员队伍是做好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学习生活管理、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骨干队伍,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新时代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第一,重视对辅导员的选拔工作,严格准入标准,规范准入程序。辅导员招聘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础,只有从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等各方面综合考核。一名合格的辅导员要达到: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能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具有为人师表的德行、为学生服务的精神以及较高的专业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准入标准。除此之外,还要有严格的准入程序,在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等环节均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只有把好辅导员的入口关,才能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保证。第二,建立分层级、多形式的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学校要制定符合本校特点的培训规划,合理设置培训项目,管理部门要加强指导与监督工作。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学、心理学、辅导员职责等方面加强培训;制定辅导员在各院系之间轮岗的机制,通过了解熟悉不同院系、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特点,有助ด于辅导员开拓管理思路;加强在职培训,定期组织辅导员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通过开展专题培训、需求性培训和分层次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面的培训。第三,完善辅导员的评价考核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的评价考核制度能够使辅导员增强责任意识、调动工作积极性、明确自身的职责,从而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将☤职能部门、院系和学生同时作为考核主体,考核时尤其要注重对培养学生的质量和培养学生过程的考核,每个辅导员都有工作量的要求,所带学生的数量不能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需要采用定期考核和随机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形成完善的考核制度,对辅导员进行全面、公平、合理的考核。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最大限度挖掘辅导员的潜能,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学生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辅导员的人文关怀,关注辅导员的成长成才,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优化分配制度,规范考核体系,及时反馈考核结果,同时完善辅导员的职务晋升机制,激发辅导员队伍ส的活力。

结语

随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环境、教育主体发生很大变化,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培养具有正确“三观”的有为青年,需要高校学生管理部门探索新的管理工作方式,创新管理工作路径。

参考文献:

[1]蔡娜娜,韩齐.新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39

:212-213.

[2]宋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探索[J].才智,2018,22

:178.

[3]兰海龙,杜连东.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西部皮革,2018,

:129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