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论文

时间:2024-12-27 21:06:5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通识教育是现代人才培养新模式。介绍了通识教育的含义及目的,分析了图书馆在通识教育中具有的优势及作用,探讨了图书馆实施通识教育的若干途径。

关键词:图书馆;通识教育;人才培养

1通识教育的含义及目的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通识教育,起自两方,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存我国,通识教育又称作通才教育.作为大学教育宗旨和办学思想,最早于清朝末年提出。新中国成立后,受前苏联教育模式影响,逐渐形成了高度弩业化的专才教育,通识教育逐渐被忽视。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已成为高等教育适应未来丰十会、适应未来社会中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识教育日益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界的普遍荚注。在汉语中,“通识”具有广泛知道、全面了解、综合分析等含义。作为一个教育概念,通识教育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通识教育是指大学的整个办学思想与理念,即指大学教育应给予大学生全面的教育与训练,教育的内容既包括专业教育,也包括非专业教育。在这个意义上,通识教育就是全才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狭义的通识教育是指不直接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活动做准备的那部分教育,比如有策略地开设多种非专业课程供学生修读,旨在通过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培养具有宽广视野、人文与科学精神以及个性健全的公民。

通识教育的目的:一是弥补、纠正传统々业教育的缺陷和偏差。加强学科间渗透、文理间渗透,让理工科学生掌握人文知识,文科学生具有一定自然科学知识,使学生成为文理兼备的通才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二是延伸、融合专业教育,以开发学生的智慧,训练学生对知识的洞察、选择、整合和刨新能力,其获得较强的综合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通识”专业人才。三是让通识教育成为大学的整个办学思想与理念,成为专业教育的灵魂和统帅,以求超越功利,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使大学教育走向情感教育、道德教育、人性教育,从而解决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中“过弱的人文精神、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的问题,造就品德高尚、情感丰富、人格完善、知识广博、身心健康的人,这是大学教育追求的理想目标。

2大学图书馆在通识教育中的优势

2.1丰富的馆藏是通识教育的宝贵物资资源

高校通识教育工作的目的要使学生获得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良好的素养,克服以往专业化教育带来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而大学图书馆正是这样“通识”知识宝藏。从横向看,几乎覆盖了本校所有的学科专业;从纵向看,也是囊括了各种水平、各种深度的读物。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期刊、报纸、视听资料、中外文图书等多种文献资源。如此多层次、多角度的馆藏资源,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求知解惑。

2.2专业的学科馆员是通识教育的人才保障

高校图书馆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收集、筛选、加工和管理的专业队伍。他们能够指导学生进行检索、查询、筛选、利用各种信息,起到知识导航员的作用,既节省了学生的时间,义克服了求知的盲目性,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发利用馆藏资源,为通识教育服务。

2.3灵活的服务拓展了通识教育的教学形式

大学图书馆通过开展讲座、研讨、展览、竞赛等,提供独立、灵活和自主学习与研究环境,同时采取导读、咨询、检索、二三次文献提供等多种读者服务形式。在图书馆的多种形式引领下,学生由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求知,具有主动、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自我摄取知识的方法。使得大学图书馆与教室、实验室一样成为通识教育的主课堂。

2.4良好的书香氛围是通识教育的理想场所

图书馆整✫洁清静的书香环境,以及图书馆便利的开馆时间,使读者置身于其中,感受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学习氛围,内心随即产生对读书求知的渴望和冲动。这样的书香氛围成为通识教育的理想场所。

2.5现代技术手段为通识教育提供服务平台

图书馆得天独厚的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图书馆能突破时空和对象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开放教育资源,满足求知者随时随地学习任何想学知识的愿望,从而能够有效地促进通识教育的开展。

3图书馆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

3.1与教学部门联手构建稳定的通识教育书目体系

通识教育书目应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三大领域,并使其内容达到均衡,这应成为大学通识教育书目内容选择的一个基本原则。但还必须注意选择基础性、理论性、综ร合性的知识作为其主体内容。鉴于此,在高校制定大学生通识教育书目时,就要与各教学部门联手制定专业推荐书目和公共必读书目或推荐书目,专业书目由教学部门为主来推荐,公共书目由图书馆为主,教学部门为参考来制定,主要以名篇名著为主。这样使书目更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广泛性。

3.2通过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渗透通识教育理念

我国教育家梅贻琦先生在任清华大学校长时曾指出:大学教育应是“通识为本,专识为末”,并力倡大学一、二年级不分系,在高年级阶段再进行号业划分。近几年,我国一些著名大学也在孥业培养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其实质就是通过改革专业培养制度加强通识教育。但由于大学通识课程的设置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图书馆通过制定必读书目.正确引导大学生课外阅读,既可以减少课程设置过渡期较长给通识教育带来的压力,又可以先行渗透通识教育理念。

3.3多种形式开设通识教育讲座

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央视的“百家阱坛”就是一个很值得借鉴的做法。大学图书馆既可以聘请各方面的专家面对面讲座,也可∞以通过开设争门的通识教育视听室,通过电子音像等形式向学生免费开放。这样做的优点是,能使学生较快地对某研究领域的历史、学术观 ☹点和学术成就、前沿动态等有较好的总体把握,而且深受欢迎。

3.4整合馆藏资源并优化馆员队伍

强化馆藏资源,就是要求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内容比例结构要科学合理。文献形式要多样,文献质量要上乘,以充分满足通识教育对图书馆馆藏文献的需求。优化馆员队伍,就是要建立一支业务精、素质高、作风硬的通识型的图书馆员队伍。这是图书馆在通识教育中的重中之重,通识教育能否落到实处,很大程度上要靠馆员的教育与指导,馆员要承担通识教育的导师之责,就必须是一支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较好的读者服务技巧以及较强的责任心的高素质队伍。

总之,无论通过什么途径实施通识教育,都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开展通识教育的良好氛围和宽松环境,引导大学生由单纯地追求学历转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其成为既能适应社会具有较强的生存本领,又有良好的人格素养的“健康人”。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