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时间:2025-01-14 07:58:4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从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目标出发,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从学生创新能力维度、供给侧导向,以及校企合作、师资水平等方面来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职院校;创新能力

一、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述

(一)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进中高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学术语,在西方经济史上,供给学派的理论集成是生产增长决定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而与之相对的凯恩斯主义代表需求学派,瞄准需求侧变化后的价量均衡点,认为总供给价格大于总需求价格,企业主就会缩小生产规模减少供给。我国目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经济学中的供给侧理论有所区别,但也并非与需求侧理论相对立,而是旨在调整经济结构,通过要素资源的最优配置,达到促进经济增长、质效提升的效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背景下,作为提供大批量技术型、专业型人才的高职教育,承担着顺应供给侧改革、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因此,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是:匹配当前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加强专业建设、师资配备,培养创新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

(二)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动力转向新的增长点,与此相适应的高职教育也在朝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前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关于目标任务的要求是:“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根据教育部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879所,其中高职院校1298所,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解决教育供给侧问题,解决高职人才要素齐全和结构优化的问题,提升高职教育水平,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以满足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主要包括高职院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维度认识不清、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供给侧问题导向不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不实、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师资综合水平不足等,影响了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也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对学生创新能力的维度认识不清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以创新能力代替考试能力的目标导向已十分明确。然而,很多院校常将创新能力等同于学习能力、专业能力或适应能力来对学生进行培养,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第一,以学习能力代替创新能力。尽管学习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丰富的知识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保障,但是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并不能划等号。一些高职院校用教学代替科研,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对科研项目和科研人才缺乏统一的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在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因此,虽然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提高,但创新能力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第二,以专业能力代替创新能力。专业能力是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能力,而创新能力则是在专业的基础上提供有价值的新理论、新方法、新发明的能力。一些高职院校将创新能力混同于专业能力,往往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学生也普遍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可以了。因此,除了完成课堂学习和参加某些竞赛活动外,很少有学生去进行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锻炼,专门的创新性活动开展得就更少了。另外,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途径较少,查找文献、分析问题、提炼总结等能力较差,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第三,以适应能力代替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时,适应新专业会带来个体成长和心理变化,客观上体现出与过去不同的状态,但这种适应能力不等同于创新能力,因为适应能力体现为学生自身的变化,而创新能力表现为提出新思路、新方法。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维度上有时把握不准,将学生的适应能力误作创新能力加以培养,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强。

(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供给侧导向不强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导向和重心发生了改变,但许多高职院校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产业追踪导向不强、市场需求导向不强、创新保障导向不强。第一,产业追踪导向不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倡导“三去一降一补”,传统落后、产能过剩的产业将加快退出市场。而随着消费升级趋势的日益明朗,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会加大,产业价值链的变革对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环节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输出上应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但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不能紧跟产业调整、服务对象变化的步伐。第二,市场需求导向不强。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伴生的是“中国制造2025”等宏观经济战略的实施,但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周期性、滞后性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专业的设置没有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导致部分专业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严重“过气”,使学生缺乏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第三,创新保障导向不强。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少高职院校都完善了科研管理政策和制度,并投入大量经费来支持科研活动。但这些经费主要是面向教师的,对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政策支持较少。同时,经费的投放也倾向于获得奖励的项目,对学生自发的基础创新缺少鼓励和促进。在浙江省关于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服务学生创新能力的调查中,有超过26%的学生认为创新缺乏足够的物质层面支持,近15%的学生不愿意参与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的原因是经费困难。

(三)校企合作模式不够务实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校企合作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然而,目前的校企合作发展不平衡、校企实践创新不积极等问题都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第一,校企互动介入不深入。高职院校和企业的互动没有改变“两张皮”效应,学生去企业实习仍然带有很强的任务性,以完成企业实践课程学分为目的。对校企合作的推进缺乏统筹运作,没有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作用的功能整体。不少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仍停留在聘请企业专家上课、举办报告会、送学生去企业参观实习等浅层次合作,与校企创新共同体的建立还有较大差距。第二,校企合作发展不平衡。在同一地区或同一高职院校内部,不同专业的校企合作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市高职院校好于地市州高职院校,工科类高职院校好于文科类高职院校,工程类专业好于外语及管理类专业。同时,由于校企合作的地方特色、专业特色不够,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缺乏激励作用。第三,校企实践创新不积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职教育负有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校企合作应当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沿阵地。然而,高职院校运作机制与企业运行方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校企实践很大程度上是“拉郎配”,校企联合有目的地推动创新的举措较少,没有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效性不强。

(四)师资水平不高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较多不足,主要包括教师课堂创新能力不足、科研指导能力不足、实践启迪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第一,教师课堂创新能力不足。我国著名教育学家裴娣娜认为,教师素质不是一个方面的简单能力,而是综合结构能力的叠加。学生的创新能力源于学习到的内容,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许多高职院校教师课堂创新能力不足,在确定教学内容、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存在照本宣科、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问题,启发学生开启新思路、寻找新方法的能力欠缺,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缺乏。第二,教师科研指导能力不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发生了变化,传统产业被颠覆式创新,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与高职教育相关的许多课题值得深度挖掘和研究。然而,许多高职院校教师指导学生选择和论证课题的能力不强,常常依靠文献来支撑科学研究,客观上引起学生的模仿,导致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创新少,模仿、借鉴现有经验成果多,科研创新能力不强。第三,教师实践启迪能力不强。高职院校教师往往注重课堂教学,而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启迪的能力不足。一些教师依托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在竞赛中缺少对学生的指导,尤其是创新思维的启迪,在实践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缺少主动意识和组织能力。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

(一)准确定位学生创新能力的维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按照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图谱,来培养学生比过去更强的创新能力。因此在能力维度上,高职院校应当有更准确的认知。第一,以学习能力作为创新能力的基础。广博的知识是创新的前提,高职院校应当强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主动学习、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建立起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之间的正相关联系,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第二,以专业能力作为创新能力的保障。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应当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根据市场发展和产业最新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坚实的专业能力作为创新能力的保障ญ,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好,在社会实践中干好,还应当将专业视角延伸得更远,将专业知识与创新观念交织贯通。第三,以适应能力作为创新能力的辅助。创新能力不是无本之源,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基础之上的。高职院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方向,防止“两耳不闻窗外事”,在适应经济结构转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二)明晰学生创新能力的供给侧导向

在需求侧引导下,高职院校比较注重投入和消费拉动,追求办学规模和学生数量,要求学校占地面积大、学生人数多。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应当适应产业发展、市场需求,根据产业链进行相应调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产业导向。按照新的产业结构,着重追踪“四新”产业,将教育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对接,紧跟产业调整、服务对象变化的步伐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第二,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市场导向。避免培养目标定位过于泛化,增强课程设计与市场发展的联系,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实践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凸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市场导向。第三,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制定规范科学的科研管理制度,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确保科研创新经费不仅面向教师,同时用于学生创新实践的奖励®,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三)务实开展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联通学校与市场的有效方式,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根据市场要求来锻炼提高相应的能力。因此,应当发挥好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第一高地的作用,为学生积累创新创业实战经验。第一,深入开展校企互动。“教”是高职院校的优势,“做”是企业的优势,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和企业应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充分培养学生的实干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对校企统筹运作,以校办企业、签约企业为平台,经常性开展实践创新、创新竞赛、创新论坛等活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平衡发展校企合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经济结构调整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不同地区、不同学科之间理论与实践都发生着重大变化,跨地区、跨学科的发展越来越显著。因此,同一地区和同一高职院校内部,应平衡不同专业的校企合作,避免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造成不利影响。第三,积极开展校企实践。打破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运作机制和文化的藩篱,为高职院校定制企业实践,为企业定制专业课程,真正做到校企融合、理实融合,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助推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不断提升师资的综合水平

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要在选拔、培训和管理教师上下功夫,努力打造一支创新能力强、指导水平高、启发力度大的教师队伍,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第一,增强教师课堂创新能力。高职院校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向学生传导科技、商业模式、产业等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相关的重大创新,增强学生对创新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积累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为主动创新打好基础。第二,增强教师科研指导能力。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还要引导学生探索学科前沿课题,指导学生做好资料查找、实验设计、论文撰写工作,为学生布置些创新型课题,由学生去调查研究,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增强教师对学生的启迪能力。高职院校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启迪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鼓励学生动手尝试制作新产品、研发新材料、实验新方法、设计新模式,引导、带领学生在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海洋中探索遨游。总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程,必须与当前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对高职人才的需求相匹配。高职院校要在改革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主动运用供给侧的思维和策略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军,冯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学理论内涵———基于总供给总需求的分析框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9-15.

[2]方法☑林.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质量、效率和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6(7):23-25.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