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逆反心理成因研究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逆反心理;成因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机制的理论,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概念,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形式与特点,并且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内容,教育形式.教育者、外在环境等五个维度出发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形成逆反心理的成因。
自从80年代初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正式成立以来,各高校一直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各个专业学生的必修之课来传授。经过十几年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在学术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给予积极引导,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激励、转化等功能方面显然不足。长期以来,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了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特征和接受心理,从而影响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态度和接受效果,并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的产生极大地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在强调个性自由、崇尚个性张扬的大学氛围中,如何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尽可能去消解他们的逆反心理,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功效发挥到极致,成为摆在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前的严峻课题。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概念
对于“逆反心理”这个概念的定义,在学术界持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我国教育界的主流观点是著名心理学家金胜华提出的“所谓逆反心理是指教育客体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背离教育主体期望目标的反向力量,从而阻碍态度转变的一种心理现象。”据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概念可以定义为,“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背离教育主体期望目标的反向力量,从而阻碍大学生态度转变的一种心理现象。”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作为一种态度反映,将倍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有效性,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强烈的敌对情绪。要使思政教育能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进行分析,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去消解逆反心理。
大学生作为思想政冶教育的对象,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复杂而微妙。因为思政教育的接收过程是一个由多因素、多变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认知过程获得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然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各种教育信息进行选择、理解和整合♀,形成自己的分析与判断;与此同时,还通过情感过程对这一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表现出积极或消极、认可或排斥的情绪与感受,形成自己的行为意向;最终将这种形成的思想意识外化为社会行为,从而完成接受的全部过程。在这里,接受主体是教育对象,接受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中介是教育形式和教育者,而外在环境也能对接受的有效性产生影响。这个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造成教育对象的不接受,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2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形式与特点
在中国,大学生历来被看做是国家的栋梁、社会改革的先锋、民族振兴的希望。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更多地是关注天下兴亡和以身作则。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学生由于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和功利心越来越浓,导致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较大的逆反,逆反的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对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的逆反,主要表现是逃课现象的普遍化
高校所开设的政治基础理论课形同虚设,大多数大学生们认为学习这些课程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如果选择逃课,政治理论课会成为他们必逃之课。如果老师不采用点名这种强制手段,那么来上课的学生必然寥寥无几。
2.2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逆反。主要表现在对政治思想教育内容的逆反上
政治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政治观点、政治方针和路线、法律和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传播本阶级的政治理论和政治价值观,让教育对象建立起相应的政治信念,形成符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政治思想观点。然而结果却是背道而驰,大学生们只要听到或者看到与此有关的内容,就会本能地产生抵触情绪:上政治课时不会认真听,下课以后很少有学生会去讨论和政治有关的话题,看报纸时故意避开政治性内容,对学校的政治宣传活动漠不关心,从学校的政治宣传栏走过时目不斜视。
2.3对政治教育的冷漠,主要表现在对政治的冷漠。以及对❣政治产生厌烦的逆反心理
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对于政治知道了又有什么用呢,我们并不能改变什么,大家都是现实的”。同学们主动去关注的政治问题都集中在就业等问题上。很多同学反映说:“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课余时间少,学习太忙,不愿把时间花在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的事上。”当今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更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改革事业,对政治教育活动缺乏热情,不喜欢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对和政治有关的活动和形式都表现出比较严重的逆反。
2.4对思政教育者的逆反.主要表现为不尊重教育者,对思政教育者采取敌对态度
大学生对思想教育者的要求很高,希望他们既有渊博的知识,又有完美的人格。他们不喜欢政治课,对政治老师具有较严重的排斥心理,甚至在课堂上公然顶撞,或者故意刁难政治老师,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一些政治老师甚至会被学生在背地里称为。变态”。
2.5对思想政治观点的逆反.主要表现为在网络上大量发布负面信息,传播偏激的政治观点,大肆宣传与思政教育内容相悖的西方价值观.人生观和政治观
2.6对传统道德观的逆反。主要表现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统一。道德情感的消极,包括对他人,对社会缺乏正常的情感。对他人对社会漠不关心。缺乏责任感与同情心;道德意志的自主性缺乏,对监督作用过于依赖和消极从众性行为
3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逆反心理的成因分析
3.1教育对象本身的观念系统对思政教育接受有效性的影响
思想政治品德是在社会环境影响、教育控制以及个人主观能动性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其中,教育对象自身的主观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其中,观念系统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动力,原来已经形成的观念会反过来主导着对思政教育的接受行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西方各种文化、社会思潮在大学校园里的渗透,使大学生的观念系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以及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由于受西方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其价值目标明显带有功利化色彩。当大学生的理想堕落为仅仅是为了去获取经济利益的时候,就会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是不切实际的,为人民服务等崇高精神也只是空话,从而对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传播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正在冲击、动摇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仰产生质疑和逆反。
在市场经济这把“双刃剑”的作用下,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正在被社会的不良风气和阴暗面同化,使崇高的道德人格遭到质疑,引发了大学生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排斥心理。
3.2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内容上的单一滞后对接受有效性的影响
陈秉公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与重点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综合教育实践。”长期以来,很多高校都仅仅进行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注重其政治功能,内容过于偏狭、单一,严重忽略了其他方面更多内容的教育,从而引起大学生对思想政冶教育内容的逆反。
如果只注重在政治方面的教育,忽略对大学生世界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并且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一成不变,而这些政治方面的内容又是从中学开始就不断重复的,大学生们自然会感到不厌其烦,仅仅只是把它作为一门考试来应付,在思想上并没有真正接受它,反而从心底排斥它厌恶它,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和实际意义。
3.3“灌输式”教育形式令整个思政教育过程枯燥乏味
在很多高校里面,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作为一门考试课程来学习,基本上都采取传统的满堂灌形式。这种形式最大的弊端就在于没有为大学生们创造良好的接受心理状态,完全忽略了大学生接受心理的科学规律。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接收者聚精会ษ神地听讲,他的大脑皮层的某些部位就会形成优势的兴奋灶,同时对其他部位诱发抑制,以防止无关信息的干扰,即负诱导;而其他部位的抑制又反过来加强了兴奋灶的兴奋活动,即正诱导。在同一时间内使正负诱导发挥双向反复作用,就会使接收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创造出良好的接受心理状态。满堂灌的教育形式,由于单调☒、呆板、无味,刺激强度远远不够,导致大学生们由始至终都处于神经抑制状态下听讲,不可能发挥正负诱导的作用。长期处于抑制状态下听思想政治课的恶果就是,使大学生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充满了厌烦和不满,无形中强化了大学生原本就有的对抗情绪,从而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阻抗心理。
3.4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传统观念上的“权威性”容易引起大学生们的逆反
传统的思想政冶教育中,学生不喜欢老师,却又有点害怕老师。他们害怕暴露真实的想法后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引起老师对自己的反感;而事实上,很多思政老师对学生与自己不一样的思想、观点、习惯、行为确实没有予以充分的接受,甚至会对表达自己思想的学生进ฐ行批评和报复,当然,这种接受并非指认可和同意,而是指承认尊重学生独特思想的权利。因此,这种不和谐的状态造成了学生想和老师沟通,但是却又不敢沟通的尴尬局面。没有充分的沟通,师生在思想观点上就可能存在很多矛盾不能解决,导致敌对情绪的产生。
3.5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虽然专业素质突出。但是缺乏一定的人格魅力
根据人际吸引规律中的个性吸引原则,优良的个性品质是人际吸引最重要的因素。目前高校中不乏高专业素质的思政教育者,无论是科学素养还是人文底蕴都很不错,但是在个性修养方面,却还比较不够。很多教育者都存在令人不喜欢的个性品质,比如:不友好、自私、自负、虚伪、没有责任心、不懂得尊重他人、对人冷漠、不容他人反驳自己的意见等等。而这些个性品质恰好是大学生最不喜欢的一些个性。正如著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亚所说:“一个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所说的话,比一个与他们格格不入并且受他们鄙视的人所说的话,他们接受起来是完全不同的。从后者口中说出的即使是最崇高的思想也会变成可憎恨的东西。”所以,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要培养优良的个性品质,善于把自己高尚的人品与政治理论、道德规范相结合。只有如此,才能使教育者对大学生产生强烈的人际吸引力,使大学生既折服于教育者的个性魅力,又仰慕于教育者渊博的专业素质,使大学生自觉追随教育者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大学生,达到理想的教育接受效果。
3.6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大学生在情感上的忽略,引起大学生的抵触情绪
大学生由于情感不成熟,情绪纷扰而不稳定,对情绪刺激非常敏感多疑。他们需要更多的爱,渴望他人对自己思想行为的理解。如果得不到情感上的理解,他们很容易对他人产生敌意,进而拒绝接受他人的思想。由于高校一直沿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讲课为主,在课堂上,教育者仅仅讲授书本上的内容,和学生几乎没有情感上任何的交流,显得冷冰冰,如同一部发声的机器。学生上完思政教育课后的效果就是,越来越厌恶这门课,甚至对学校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而百思不得其解,更不要说能改变他们原本不正确的思想观念。
感情是打开思想这把大锁的钥匙,感情的沟通是转变教育对象思想观念的前提。在人际吸引规律中的对等律指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付出是对等的,你对我付出真情,我也会用真情来回报你。思政教育者只有对学生付出真情,关心爱护、尊重理解他们,使双方在感情交流中沟通思想,增进理解,加深感情,达成共识。教育者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思想碰撞中触及学生的灵魂,使其得以反思和领悟。如果教育者冷冰冰地对待学生,将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排斥,形成“心理阻抗”,在心理对抗的状况下,学生会潜意识地把教育者当成自己的对立面,任何事情都会往反面去理解,使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