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之喜忧
电动汽车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新型支柱产业,拓宽个人消费市场、缓解充换电难等成为其亟待解决的难题。
但是不能乐观太早,电动汽车真能成为经济适用车么?市场推广一直有所局限无法打开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都在困扰着消费者和产业市场。结合电动汽车发展的实际情况,《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对相关专家和学者进行了采访,共同分析了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在消费产业市场内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
产业忧患是催化剂
不容置疑,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支柱产业的汽车业带动了国民经济的飞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成就同样举世瞩目: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2大汽车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3大汽车生产国。但是同样不容置疑,汽车工业的超速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隐患,不仅加剧了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由机动车排放造成的污染问题也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早在2009年关于“金融危机与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中国汽车产业国际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便指出:中国发展ด电动汽车更利于实现节能减排。“中国亟需‘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要把控传统汽车的减排,另外一方面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而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贺武认为,作为城市空气最主要的污染源,汽车尾气排放成为治理大气污染的重点,面对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推广使用电动车尤为重要。
2008年北京奥组委投入20亿元左右确保奥运会期间场地特种车辆和部分公交车辆采用电动汽车,使北京成为中国使用电动汽车的示范城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同样有上千辆电动汽车投入运行。随后全国范围内开启“十城千辆”电动汽车示范运行项目。
电动汽车的大量使用,极大地节约了燃料资☁源,有效地减少了环境污染。电动汽车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能达到零排放的机动车,以其环保的要求,加之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快速驶入了发展高潮。
有利好也有近忧
如今,全球范围内掀起的这股电动汽车热,使得世界各汽车工业强国从资金和政策上都积极支持电动汽车的研制工作。目前电动汽车分为三种: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正向小型化和专用化方向发展,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成为跨国汽车集团联合攻关相互竞争的焦点,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则成为当前市场的推崇。王贺武分析说,从经济角度看,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将主要依赖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它是未来10年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强调,“在节能环保背景下,电动汽车由于没有技术性突破的亮点产品推出,市场销量也没有明显提升,在中❥国发展得并不顺利。”享有国家和相关部门对于购买电动汽车给予个人的补贴,价格和使用成本均低,百公里8块钱,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不菲的购入成本,加上涨多降少的汽柴油价格,这些卖点无疑对消费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然而现实情况恰恰相反。
有统计数据显示¡,在电动车示范运行工程中,全国25个示范城市推广应用的电动汽车仅27432辆,且主要以商用车为主。其中进入公共领域的车辆为23032辆,乘用车销售数量仅为4400辆,主要应用于各地政府主导的纯电动出租车。在国家确定的6个私人购买电动汽车试点城市,电动汽车的私人购买总量不超过3000辆。甚至在个别城市数量为零。
据了解,消费者仍然十分顾虑电动汽车价格高、续航里程短、充电设备缺乏等问题,对此王贺武表示,“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但是,目前我国的推广市场仍然主要针对公共领域,个人消费领域市场难以打开,而消费者担忧的问题不仅仅是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国际上亦是如此。”
随着财政奖励办法的出台和实施,政府将以真金白银来支持产业创新和发展,对电动汽车产业形成实质性利好。崔东树对此强调,“未来市场仍需要主力厂家的强势车型研发,实现产品技术的真正突破。同时学习国外动向,引进丰田普锐斯等产品的销售,实现消费市场的突围,以此带动国内电动汽车产业的自主发展。”短期来看 ﭢ,奖励资金对电动汽车产业链有一定的刺激,但长期来看,电动汽车的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并且存在安全性弱、配套充电设施缺乏等多种问题。可见,电动汽车市场的全面推广仍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催化的过程。
发展之路仍然漫长
其实,我国电动汽车的研发与国外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技术水平与产业化差距相差较小,但是我国电动汽车研究只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电动汽车的标准体系编制完成,同时建立了有关电动汽车的数据库,完成了概念车车身及界面设计;另外,电池方面正在组织开发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还有待突破以缓解电动汽车用户群体忧虑的充换电难的问题。
虽然电动汽车的发展还存在很多瓶颈,如电池的性能、成本,汽车的速度和行驶距离,还有国家的标准和扶持政策等等,但是电动汽车以商品化方式进入市场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崔东树说,发达国家在电动汽车研究上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正处于大规模产业化的边缘,未来将引起一场规模庞大的汽车技术革命。中国只有积极应对,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建立起电动汽车技术创新与消费市场良好运行的理想平台,在未来的十年内,才能在这新一轮的电动汽车新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