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大型石油公司的“外交政策”(1)论文
论文摘要:“能源帝国”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经济改革过程中,形成了俄罗斯石油、卢克、尤科斯、苏尔古特油气等垂直一体化的股份制石油公司。这些大型石油公司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参与和影响政府的能源外交决策,并配合国家的能源外交战略,在政府的支持下成功地推行公司自身的能源“外交政策”。
俄罗斯大型石油公司在能源外交方面的实践值得我国借鉴。 论文关键词:俄罗斯;石油公司;能源外交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国家能源外交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与本国大型石油天然气公司自身“外交”政策的推行和落实相辅相成的。
政府将实现和维护本国大型石油天然气公司的利益作为制定国家能源外交政策优先考虑的因素之一。同时,大型石油天然气公司在推行其全球战略时对本国政府能源外交的倚重日益增强,尤其是在参与和推进境外大型油气项目开发的关键时刻寻求国家的支持和配合的例子屡见不鲜。
作为未来的“能源帝国”,俄罗斯在公司能源外交方面的实践值得我国借鉴。 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经济改革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垂直一体化的股份制石油公司,其中,大型石油公司全部或部分由私人控股,主要包括卢克石油公司、尤科斯石油公司、苏尔古特油气公司、西伯利亚石油公司、秋明石油❥公司(TNK)、斯拉夫石油公司等;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由国家控股,鞑靼石油公司和巴什石油公司则分别由鞑靼地方政府和巴什地方政府控股。
一、俄罗斯石油公司“外交政策”的缘起 早在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燃料能源综合体就已是国际事务,包括能源外交方面非常积极和卓越的参与者。有关能源外交的最早事例之一是,俄罗斯帝国外交部在协ท助铺设从巴库到波斯湾之间的石油管道时所做的尝试性工作,以及对俄罗斯的石油公司进入伊朗的原料基地提供外交保障的做法。
俄罗斯与西方石油工业体之间成功进行合作的范例可以追溯到1908~1917年,当时俄罗斯的石油公司同英国的壳牌公司(后来合并而成皇家/荷兰壳牌公司)在一些亚洲国家的市场上曾合作运输、经营和销售石油及其相关产品。1917年十月革命后到20世纪中叶,由于受国际环境影响,俄国的燃料能源综合体没有开展过国际业务。
20世纪20年代,俄罗斯的石油工业重返国际市场。这主要是由于阿普歇仑半岛的油田恢复了开采能力,同时石油开采企业也获得了外国企业的帮助。
为了与西方主要的大型跨国公司进行竞争,苏联的外贸组织使用价格战这一手段,从而得以成功地穿越歧视性壁垒,在“7姐妹”这一卡特尔组织的一些成员中打开了缺口。因为一些美国石油公司并不支持壳牌公司发动的抵制苏联石油和天然气的政策,而壳牌公司则是因其在阿普歇仑的资产被没收而对苏俄政府“耿耿于怀”。
20世纪50年代中期,阿普歇仑半岛原有油田的开采规模扩大和新油田进行开发后,苏联石油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销售量出现了大幅增长,以致西方跨国石油公司不得不联合起来与之对抗。至70年代,由于西方跨国石油公司与欧佩克之间的冲突加剧,西方跨国石油公司遂开始关注苏联的油气资源,特别是随着天然气在欧洲的能源需求国中占据越来越稳固的地位,天然气供应问题也就成为这些公司关注的焦点。
在将苏联天然气出口到西方国家市场的联合行动中,西德的鲁尔天然气公司扮演了苏联的主要伙伴这一角色。该公司早在1969年就与苏联外交部和内务部派出的代表进行了秘密谈判,最终促成西德从1973年开始进口苏联天然气。
时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大量进口苏联天然气,西欧国家对苏联能源的依赖程度大大增强,由此甚至有人怀疑二者在冷战中是否仍互为政治对手。1985年美苏在国际能源机构的矛盾激化后,如何保证西方国家的能源安全即被提到日程上来。
二、俄罗斯大型石油公司的外交政策 随着苏联的解体和私有化的进行,相当多的俄罗斯能源燃料综合体转变成独立的公司。在石油行业,成立了近20家垂直一体化的石油公司。
在俄罗斯,自20世纪90年代外贸自由化以来,几乎所有的石油公司开展国际业务的基本形式都是出口石油和石油产品。除上述石油公司外,一些贸易公司也从事石油出口业务,如开放式股份制企业莫斯科石油公司(Nafta Moscow)(前身为1931年成立的专司石油及其产品进出口业务的苏联石油出口集团)、阿尔法-埃科、俄罗斯石油进出口公司,从事石油外贸的科奈科斯(Кон-экс)公司等等。
一些俄罗斯石油公司在从事石油贸易的同时,对于其他形式的国际合作也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下文将以案例的形式对之加以分析和阐述。
(一)卢克石油公司(LUKOIL) 俄罗斯最大的垂直一体化私人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的国际业务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合作发展战略在很大程度上指明了与外国石油公司开展合作并积极发展外贸关系的方向。卢克石油公司在海外市场上获得了极大成功,在所有的俄罗斯石油公司中,其所拥有的海外资产是最多的,在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乌克兰拥有3家炼油厂,并在美国拥有1300多座加油站。
在保留石油销售市场的同时,卢克石油公司表现出在石油加工和石油产品销售领域(下游)拓宽海外业务的兴趣,吸收了外国投资,并且获得了海外原料基地。在此基础上,公司试图在南半球和西方国家实现自己的海外贸易扩张。
卢克石油公司在其国际业务中首先关注的是扩大自身在里海和波斯湾地区的原料基地,在产品销售方面关注的则是独联体国家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同时也包括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 积极运作拓展美国市场的战略,向美国出口石油,并进军美国油品终端市场。
2000年11月,卢克石油公司初涉美国汽油零售市场,以7100万美元成功收购了美国盖蒂石油销售公司(Getty Petroleum)所属的位于美国东海岸的1300家加油站,从而在美国油品销售总额中占到了4%,此举迈出了拓展美国市场战略的第一步。当时,股票市场分析家纷纷批评卢克石油公司,认为这桩交易从经济上来说相当不划算。
然而,卢克石油公司坚持认为这样做能为公司带来重大收获,即能够使一家俄罗斯石油公司(指卢克)在西方国家的石油市场上登台亮相。卢克石油公司此番作为还是俄罗斯有计划进入美国市场长征途中的第一步,大大提高了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声誉。
此外,卢克石油公司还与BP-阿莫科公司签署了向美国供应汽油的合同。目前,卢克石油公司已在美国油品市场站稳了脚跟。
作为拓展跨大西洋石油贸易战略的一个构成部分,卢克石油公司在2011年1月以2.66亿美元买下了莫比尔石油公司位于新泽西州和宾西法尼亚州的第795家加油站。卖方康菲石油公司已经同意,其炼油厂每天将为卢克的新加油站提供7.8万桶汽油。
但卢克石油公司宣布,公司的最终目的是将俄罗斯石油运抵美国市场。目前卢克石油公司已在开辟北冰洋海运航线以便向美国东海岸供油。
此前,卢克石油公司已经和康菲石油公司就共同开发其在俄罗斯西北部季曼-伯朝拉盆地油田的可能性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谈判,该油田开采出来的石油将出口到美国。卢克石油公司还计划与尤科斯等私人石油公司在摩尔曼斯克港兴建新的港口设施,以便将更多的石油运往美国。
美国石油公司则希望,让俄罗斯石油生产商平稳顺利地进入美国石油市场这一承诺能说服他们向外国,特别是美国投资者开放其油气田。 除美国外,卢克石油公司还有遍布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阿塞拜疆、波罗的海三国、波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众多加油站。
此外,该公司还在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和埃及从事采油作业。作为里海管输财团(KTK)股东,卢克石油公司和美国雪夫隆石油公司已经与土耳其政府谈判,力争后者允许大型油轮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
(二)苏尔古特石油天然气公司(Surgutneftgas) 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苏尔古特石油天然气公司与卢克石油公司一样,其掌舵人弗拉基米尔·博格丹诺夫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也是持“生产理念”的原苏联石油工业部石油生产协会(PAs)的领导人之一,其注意力集中于发展俄罗斯联邦内部的联系与网络。除出口石油及石油产品外,该公司目前在其他外贸领域并不十分活跃。
有别于其它由金融寡头控制的石油公司(如尤科斯、西伯利亚)的那些持“商业理念”、认为应适当建立与国外公司合作机制以吸引外资的领导人,博格丹诺夫在国际事务中主要关注的是保持和扩大石油及其相关产品的销售市场,更愿意利用国内的各种资源。该公司因此对其投巨资在列宁格勒州炮台港兴建的石油产品中转站倾注了更多的精力。
1997年以前,苏尔古特石油天然气公司对待外国石油公司的态度非常谨慎,是唯一一家没有与外国石油公司建立合资企业的俄罗斯大型石油公司。按照博格丹诺夫的说法,“合资公司开采出来的大部分石油俄罗斯本国公司运用本国技术也能开采出来,而且所花费的成本要小得多”。
博格丹诺夫反对建合资公司(其他俄罗斯石油公司将合资公司视作增加出口量的重要工具)还有另外一个理由,即苏尔古特石油天然气公司出口的原油已经超过了同行。 尽管如此,苏尔古特石油天然气公司却是俄罗斯最早利用西方开采技术和最先进设备的石油公司之一。
苏尔古特石油天然气公司第一个从美国引进了螺旋管。公司在1993年从美国Stewart&Steverson公司购买了第一批螺旋管。
目前,公司拥有15支安装了螺旋管的工作队(workover)。从1996年到2000年,使用螺旋管的工人数量从195个上升到1614个,这意味着公司在2000年多开采了960万桶石油。
此外,当博格丹诺夫确信苏尔古特石油天然气公司需要进行战略转向时,他逐渐克服了对外国投资者的偏见,抓紧时机于1997年迅速在西方国家发行了一流的美国预托证券(ADRS),遂成为继卢克、切尔诺戈尔石油公司(Chernogorneft)和鞑靼石油公司之后进入西方股票市场的第四家俄罗斯石油公司。
(三)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 俄罗斯石油公司是原苏联石油工业部的继承者,拥有规模很大♀的国际项目。俄罗斯石油公司下属的一些地方性石油开采公司和炼油厂从母公司分离出来,加入了卢克、尤科斯及其他新成立的垂直一体化石油公司,如斯拉夫、西丹科、秋明(TNK)、科米蒂克(KomiTEK)和西伯利亚石油公司。
俄罗斯⚥石油公司参与了伊拉克油ด田的开采项目,同时它对立陶宛的油田也很有兴趣。此外,该公司在波斯湾石油管道财团中也占有股份,还是开发萨哈林项目、季曼—伯朝拉油气省和其他地区油田的俄方主要参与商,对于波斯湾油田的开采行动也非常关注。
总之,在俄罗斯,成立时间不长的石油公司开始涉足海外能源行业。与西方跨国石油公司不同,它们在参与国际事务时往往只考虑满足公司的长期战略需求。
这种局面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尚未结束的所有制转换进程是主要原因。另外,俄罗斯国内目前尚未形成政治、经济、道德伦理和其他方面的“游戏规则”,油气公司以及支持这些公司的金融工业集团之间经常发生尖锐甚至野蛮的竞争和争斗。
因此当1997~1998年国际上的石油价格下跌之后,与西方跨国石油公司不同的是,俄罗斯油气公司并未准备好与政府开展协调一致的有效行动。俄罗斯油气公司的管理体制(包括国际合作领域)远未完善,以至于其在拟定和实施对外经济战略时困难重重。
俄罗斯油气公司也没有对自身的国际利益和利益的先后次序形成清晰的概念。最后,在市场的结构性变化迅疾而又出人意料、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残酷时,俄罗斯所有的油气公司在外交方面所积累的有限经验尚嫌不够。
参考文献:
1、沈剑峰,吴冬梅.俄罗斯石油工业发展趋势多维透视[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5
.
2、李东.俄罗斯能源对外合作概况[J].欧亚社会发展动态,2002
.
3、Lukoil expands into Saudi gas and US gasoline[J].Petroleum Economist,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