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为动力谋求知识产权产业化发展
【摘要】我国改革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也对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和创新能力的打造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唯有知识产权制度能够为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和品牌创新提供最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作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知识产权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具有核心作用,二者有着本质合一性。加强知识产权的产业化,对于实现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至关重要。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知识产权 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3月5日,习近平在两会期间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我国改革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也对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和创新能力的打造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加强知识产权的产业化,对于实现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至关重要。
创新大国正在崛起
国际竞争力往往通过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体现出来。现代创新主要包含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和品牌创新三种形式,技术创新侧重于生产层面的创新,文化创新侧重于思维观念层面的创新,品牌创新侧重于企业信誉的自我发展创新。技术创新已经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证明了它的重要性,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极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飞跃;文化创新能力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是“软实力”的标志;品牌创新从某种意义上是从商业、经济和社会文化的角度对社会发展、时代变化的认识和反映,有利于提升国家品牌影响力,塑造“中国形象”。在创新体系中,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品牌创新是具体的创新活动,制度创新才是其向前推进的基础,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和品牌创新都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和保障。现如今,唯有知识产权制度能够为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和品牌创新提供最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作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知识产权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具有核心作用,二者有着本质合一性。
知识产权法“基于科技革命而生,缘于科技革命而变”,其制度的构建和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部法律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共同促进、相互影响的演变史。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从初创、建立到完善,历经30多年时间。30多年里,知识产权制度为创新活动界定产权并制定激励机制,对创新产业进行资源配置并完善市场交易机制,为创新成果进行产权保护并建立市场规范机制。正是通过这三大作用机制,打通了知识产权制度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间的连接道路,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政策、法律以及市场环境的支持,引导、激励更多的社会资源、力量和智慧投入到科技创新中。可以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本质上是知识产权立国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具有原生动力的核心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程的深化,创新和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为了“创新的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创新的最有效制度。知识产权战略是创新发展战略,是国家竞争战略,也是富国强民的核心战略。从全球范围看,知识产权成为了当今支撑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决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美国、韩国、日本等创新型国家先后走上创新驱动发展之路,确立了与本国相适应的知识产权♡国家战略,通过知识产权制度推行和政策运用,维护本国科技优势、贸易利益与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制度在激励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支撑作用,已为历史和各国的发展经验所证明。近年来,我国各类科技创新的法规文件数量不断增加,初步形成以《科学技术进步法》为核心,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学技术普及法》、《专利法》等为配套构成的科技创新法规体系,在调整科技创新领域的社会关系,促进科技快速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当前我国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但仍然难以有力支撑和驱动宏观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创新能力不足与转型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与美国、德国和韩国等知识产权强国和创新大国相比,中国有很长的路要走。
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全球格局看,中国正处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点;从国内形势看,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增长方式从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就实力上讲,中国科技研发能力的不断进步,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投资驱动型转化为创新驱动型创造了主观条件。就现实状况而言,中国经济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这是一种必要的深度调整;增长换挡调速、进入新常态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中国经济“再要像过去那样以要素投入为主来谋求发展,既没有当初那样的条件,也是资源环境难以承受的”。过去的数十年高速增长期,中国基本上处于追赶和模仿西方发达国家阶段,我们在中低端产品上形成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关键技术不在我们手里,品牌也不在我们这里,缺乏核心技术的中低端产业往往产值高而收益低,并且不得不面临粗放型发展方式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创新对当前中国经济转型成败具有近乎决定性的地位,唯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有力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提升经济的整体质量;才能更多培育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使我国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才能有效克服资源环境制约,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面对当前的发展瓶颈,我国已到了必须依靠创新引领改革、支撑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新阶段。 仅从专利申请总量上来看,中国是当之ღ无愧的创新大国,但从创新效率看,我国ช仍处于较低层次。在被授权的专利中,发明专利不足1/6,外观设计超过30%。总体而言,中国目前缺少核心技术和创新元素,缺少引领和改变全球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科技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是制约我国创新水平的因素之一。从宏观层面看: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仍然存在,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目前的现状是,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比较严重,相当部分应用型科研成果不为市场、企业所需,没有市场价值,无法实现产业转化和商业化。
从微观层面看:创新仅仅局限在小部分企业中间,大部分企业普遍存在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对自主技术创新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一些企业对已有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有的甚至并未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据统计,目前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为0.03%,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主商标,90%的出口产品是贴牌生产。在对国外专利进行消化吸收过程中,很多企业不能及时实现技术创新和改进,把握不好专利申请机会,无法突破国外企业的专利包围,在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被动防御地位;一些中小企业缺乏知识产权意识,直接仿制竞争对手的专利产品,大肆推行缺乏核心技术的“山寨模式”,致使我国企业不断遭遇来自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诉讼,面临着被长期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的风险。
客观地说,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但我们在世人欣羡的目光中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些成就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从一到N的水平进步,也就是说,中国经济仍处于追赶和模仿的阶段,从无到有、具有产业影响力的科技突破和创新乏善可陈。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在过去许多中小企业的有利条件、人口资源红利等不复存在的同时,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企业竞争已日渐激烈,一些有明确战略目标的专利组合不断涌现和频繁交易,仅单项交易平均许可使用费用就实现了3到5倍的大幅增长。在市场交易纠纷中,跨国公司专利诉讼案件急剧增加,尤其是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其从技术研发到产品生产、再到市场应用、实现产业化的过程,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暗藏着知识产权被侵犯的风险。一些跨国公司也恰恰是利用自己自身的核心技术优势,在中国进行“技术圈地”,不断固化乃至扩大自己的竞争优势。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更好地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浪潮,我国应当主动寻求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依据科技创新需求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健全知识产权激励制度,强化国民知识产权意识,大力培养知识产权专门人才,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从而保障技术创新、文化创新与品牌创新,进一步提升国家创新综合实力、增强国家竞争力,为中国经济再次腾飞提供强有力的制度驱动。
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定位
与西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有着明显不同,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是舶来品,其并非是基于科技、经济制度的客观需求逐渐演化发展而来,而是依靠改革上层建筑不断推动制度的完善。从确立至今,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经历了被ผ动立法期、被动调整期、适应期、主动调整期四个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跟踪模仿战略已经不再适应中国的发展,知识产权的主动创新成为经济转型的需要,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已经逐渐摆脱外部压力,实现了从“逼我所用”到“为我所用”的巨大跨越。
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起步较晚、历程曲折,在观念层面,“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并没有在全社会广泛地传播开来,普通公民乃至各种公司企业保护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的意识仍然欠缺,并没有从骨子里意识到知识产权才是决定未来发展、转型的根本动力。在制度构建层面,我国知识产权实体法保护的范围较窄、部分重点法规建设滞后,知识产权程序法规定相对缺乏,网络电子出版物、基金工程、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出现也给知识产权制度带来了新的挑战。
当前经济迈入新常态,要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亟待加强科技创新法规的立、改、废工作,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法律法规,加快推进科研机构立法,增强科技体制改革举措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明确科研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强化科研机构现代院所制度建设,形成新的国家科技创新管理秩序。知识产权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着本质合一性。作为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一支生力军,知识产权制度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共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被赋予了再创辉煌的使命和责任。这将为中国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提供巨大的潜藏空间。
目前,全球创新格局和分工体系处于“大调整”的前夜。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活跃区域之一,亚洲在世界经济空间体系中正从边缘向核心区域过渡,中国作为亚洲第一大国和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的大国,在人口、面积、地理位置、科技人力资源、市场规模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战略优势。
中国目前没有完整的技术创新法规,也没有相应的国际创新管理机构。美国1980年即通过并实施技术创新法,旨在促进全美技术创新和就业等。高科技国家芬兰1983年于劳动与经济部下设技术创新局,以资助和扶持企业和研究机构的重大科研项目和产品研发以及成果的商品化。芬兰人认为,芬兰的未来在于激发全民的创新意识,这也是芬兰能够长时间在全球创新国家和竞争力排名中位居前列的重要前提。要依靠创新拉动经济长期增长,我国应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制度的革新,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应从政府层面建立各级创新机构,形成联合支持机制,为企业创造富有竞争力的环境,以改进创新业绩,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
创新给企业和经济带来的收益可能是巨大的,风险也同时存在。由于研发和创新意愿受创新回报的不确定性以及实现利润的时间成本的限制,企业的创新活动不仅需要政策和环境等公共支持,更需要资金方面的扶持。目前,上至国务院,下至各级地方政府,都设立了专项资金鼓励科技创新。但总体上看,企业获得资金支持的力度仍有待加强,特别是金融机构的贷款仍存在难度。放大政府资金的杠杆效应,加快科研成果商品化,特别是改进政府资助高校院所科研项目的方式方法,应成为未来知识产权战略和创新发展的方向。
与此同时,我国的产业政策应更多地聚焦于驱动创新企业,加快培育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和最具前景的产业,促进优秀的创意成功商业化,加强对重点、卓越实验室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对重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大学和研究机构是创新的引擎,世界上有许多大学建立了科学家和工程师构成的教职队伍,使发明和创新得到了有机的融合。美国的创新体系在世界各国中被公认是比较有效的,我们对其的认识也有不同的角度。通常观点认为,开放的教育制度和移民政策为美国培养了大量创新型人才。总体上看,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不只要解决效率问题,更重要的是依靠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激励创新制度等无形要素创造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要素。在今天,科学技术发展不断突破人类传统认知的极限,科学进步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高能物理、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领域已呈现革命性突破的先兆,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再生医学、3D打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技术都面临着重大革新,变革突破的能量在不断累积,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暗流涌动,即将迎来的新一轮科技创新将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甚至将带来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人类文明进程深层次转变。这对于当前中国来说,是挑战,更是追赶和超越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要后来居上,抢占科技和产业的世界制高点,必须把科学和创新置于长期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培育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和引进一流人才,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通过科技创新带动经济的长期增长,这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