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设计中空间组合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现阶段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良好的成就。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现在人们对于住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在选择自己住的地方的时候,主要考虑的是建筑物的空间问题。因此,在建筑设计中,空间的组合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住宅建筑设计中空间组合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空间组合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一、空间组合中的哲学思想
(1)天人合
一、物我一体
从古至今,中国人民对未知的浩瀚天空有着无上的敬畏,对这种主宰的崇拜意识影响了统治阶级的主导思想,也就自然地反映在 ☹了中国古建筑中,天人合
一、物我一体的思想成为了不断追求的境界。从南唐钦陵的天文地理图到因与天上紫微垣相呼应而命名的紫禁城,它们显示着窥天通天,与天同构的思想。这也使得建筑的空间组合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象天法地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老子的“道法自然”中升华到了物我一体,人们在满足精神文明追求的基础上更加倾向于“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营造追求,特别在园林型建筑中可谓体现地淋漓尽致。如承德避暑山庄中洲岛湖泊的自然连接,远近呼应,一步一景,在曲折逶迤的变幻中创造出灵活多变的空间效果,而这种变化也不是简单地迁就自然的走势,而是深刻地把握了湖区特点后อ因势利导达到的意境。
(2)有无相生、阴阳互易
美国现代建筑大师赖特曾说:“最好的空间理论在中国”,即对老子就空间的“有”“无”论的充分肯定,而任继愈先生则认为老子将“有”“无”的重要性倒置,只强调了“无”的作用而忽略“有”的本质。在建筑中,有时空间的划分是建筑实体的“有”划分成“无”的空间,最普遍的是用墙体划分空间,围合成私有或私密的场所,而有些空间的划分则是建筑实体本身或者建筑小品群组的划分。例如清东陵各陵寝前长达数百至数千米的石像生,将本来并列的陵寝布局利用石像生进行单体建筑间的联系,并在空间中起到引导人流的作用,较普通的甬道,石像生的排列指引既突出了中间主体,烘托庄严肃穆的气氛,又使得空间的形成循序而渐进,实现由空地向陵寝建筑的转折并不显得生硬和突兀,达到了均衡感。而与之相似的则是位于紫禁城后卫屏障的景山上五亭的布设,中间万春亭坐落在主轴线上与另外四亭构成弯向紫禁城☠的布局,为整体布局做了完美的收尾。再如承德市西大街在清代是皇帝、王宫贵族及外国使臣必经的“御路”,而每隔百米树立的三座牌楼并无其实际意义,而是通过这三座牌楼在横向上将权贵御路与庶民生活区进行灵活划分,纵向上使空间更具层次感。这些都是有无相生在建筑中空间划分的经典实例。
与此同时在中国传承千年的太极阴阳学说也给建筑空间组合带来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国古典园林的构图中,大多数园林总平面图都是运用《易经》中的太极图,进行演变后来描述向心、互否、互含的关系。虽然园林型建筑构图并没有宫殿型建筑组群构图那样错落有致、严谨划一,但中国古典园林也在形式活泼中充分地体现着阴阳互易的思想。游园者,驻足观赏是对一组景观的欣赏,单组景观划定的空间具有独自的特点,而逐步游览时,通过表达空间变幻的连续与转折的流水或回廊等的牵引,组成动态的景观,让园与园之间的衔接与转折不显突兀,这便是动与静的巧妙结合。再如颐和园中洗秋堂和饮绿亭的阴阳互易,洗秋堂坐东朝西,饮绿亭的屋顶朝向则为南北方向,体现了东为上的传统思想,并且洗秋堂与饮绿亭的台基处理,分别采用了一实一虚的形式,不仅衬托了主体洗秋堂,也使得整体建筑颇具灵性。
二、空间组合设计理念
(1)空间宜居性
居住的舒适性指功能完善、面积宽裕、动静分区、公私分明、内外流通、入户分流等方面。健康的生活,良好的通风和充足的日照是保证居室健康生活的必备要素。在大户型设计中,南北对流通风,无暗房间是设计师要保证完成的任务。此外,要提供老年人和生活不方便人群生活的无障碍设计。
(2)空间灵活性
一般来说,灵活的大空间布局可以进行空间再划分,设计一些功能性不确切的房间灵活应用,如多功能房或阳光花房可以根据主人需要,用作书房、儿童娱乐室、健身房、视听室和茶室等。此外,大户型要能够做到“分中有合,合中有分”,满足大家庭共同居住或是出租的需要,兼顾私密性和天伦亲情。
(3)空间效率性
✡节约的“奢华”,大户型虽然面积“奢侈”但这并不意味着空间可以浪费,减少不必要的交通空间、不好用的功能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是资源节约利用的表现。
三、建筑设中空间组合措施
(1)根据空间的形状和比例
按照建筑空间的形状和比例,对建筑进行设目乏士曾加建筑的空间。不同的空间形状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官感受,因此,在选择空间形状时,要综合使用功能、精神感受等方面的因素来考虑,使其既满足住户对建筑舒适实用的要求,又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并且可以根据建筑空间的具体清况和形状比例对其进行合理设计。
(2)根据空间的尺度
建筑设中空间组合按照空间的尺度来进行是指对所采用的空间杖小进行测量。最高高度要以人为标准,过高会给人一种距离感,过低又会让权感觉不舒适,相对高度也要结合空间面积分配比例。所以,要在建筑设时对其进行度量,这样才能给人一种空旷、舒适的感觉。
(3)中庭设计
建筑设计中,中庭是一种可以共享的空间,可以帮助实现过度和串联的作用,组织空间的效果较好。同时中庭的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空间体验,也可保障持续设计原则,中庭可以自然通风以及采光,降低建筑能耗体现建筑的生态化功能。现代建筑中创造舒适的中庭也是重要的空间整合设计。建筑中庭的采用就需要在建筑中间开口,因此需要将结构进行调整,使其载荷分布到外围,结合外部结构的传导能力,稳定建筑实现中庭的功能。如高层建筑中的中庭设计应采用外围模式将竖向承载结构件和抗侧力的结构件布置在外围,以此实现对中庭设计思路和空间整合。
(4)根据建筑造型和空间的关系
建筑的外部造型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该建筑的内部空间,同样,有什么样的空间,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外部造型。空间形式和空间组合都是属于内部空间的表现形式,这就要求空间组合要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性。建筑内部空间合理组合是为了服务于人们、方便于人们,在有限的居住面积中合理的组织搭配,有利于为人们的生活创造出一种和谐、雅致、温ข馨的氛围,促进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5)空间组织与结构引导
结构是界面的重要构成要素,因此在结构组织和设置上应重视其对空间的引导和组织作用。有效的组织和布置结构界面可以创造空间的差异性,也是空间整合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建筑内部的空间整合更需要有效的组织与引导,从而提高空间的趣味性。在某个建筑中,水平的柱和楼板构件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形成了内部空间的异构,形成不对称的空间形式,给人以新颖独特的空间感觉,满足和设计的创意。